李家的封王製度是借鑒曆史經驗而製。這種製度將皇族藩王割據和皇室實力進行了和諧統一。既不會因為皇室沒有藩王而懼怕封疆大吏造反;也不會因藩王世代經營累積財富爭奪中央皇權。
如今在大唐皇儲已立的情況下,周歲的李雲龍破例被封為“藏寶王”。雖說隻是一個象征意義,沒有任何實際的封地和賦稅收入。但這已經足以讓那些撲風捉影,猜測政治走向的大臣們迷惘了。
更何況,還有李氏族長方可佩帶的太極玉被賜給了李雲龍!李氏族長便是大唐黃帝,並且族長大位曆來是由皇帝在臨終前傳給儲君皇位時一並傳下的。族長的傳繼過程就是在家族會議上把太極玉和太清劍交接。
李氏族長之位和北唐皇位對北唐李族來說,幾乎是等同的。這一點早已深入人心,如今忽然有了變動的跡象,也難怪那些大臣們胡思亂想了。
再加上燕王去年新立奇功,封為幽州之主,兼任北方大營藍衣副統帥,更是皇位第二順位繼承人。
這一切都說明燕王有角逐皇位的實力。不是長子的他缺的隻是名份!如今,皇上在燕王之子的周歲上,演出這麼一出戲,這皇上存的什麼心思呢?
同一件事,總是有人歡喜有人悲。
自侄兒李雲龍抓周時,“搶”去了李氏族長兩大信物之一的太極玉,被封了藏寶王後,儲君李裕就一直頭痛不已。
父皇或許是一時的無心之舉,可他會是無心之舉嗎?雖說父皇比不上開國的幾位先祖,但也是英明神武,功績卓著的!
不說這次擊潰胡軍南侵的偉績,就說他剛登基五年收複了遼西,這幾年更是開疆辟土,接連收複了上穀、白登,將唐境內的胡人全部驅逐到了長城以北。登基十二年,一項項功績加起來,稱為一代有為的中興聖主,絕不誇張。
而這樣一位中興聖主,他會有這種動搖國本的無心之舉嘛?把太極玉送出去的糊塗事情自己都做不出來,何況英明的父皇——唐高宗李哲。李裕不敢自欺欺人。
既然把太極玉送出去,不是一時糊塗所做,那他必定三有什麼深意在了!
想到這,李裕不僅有些心寒起來:皇太子他從二十五歲起到現在才做了三年,許多李氏秘密還不知道。朝中投靠他的,和心向他的不過隻有四、五個未握大權,提前投機的臣屬。父皇此舉,無疑讓那些揣測聖意,選擇主人的大臣們更加畏縮猶豫起來,而且還極可能分散那些維護正統繼承製的大臣們對自己的支持。
想到這,太子李裕看了一旁正喝茶的妻子不由發牢騷道:“你怎麼就生不出那樣的兒子,那樣的話,你不就穩穩當皇後了!”
太子妃曹芳並不理丈夫的話,心想:“也不看看自己和弟弟的差距,生那樣的孩子?是我一個人就能做到的嗎?換你弟弟替你還差不多。”
這麼一想,她又覺得自己很無恥,怎麼能這樣想!他李嘯天再好,也讓自己當年受了恥辱!我堂堂魏國公主,不能做你的王後,這也罷了,你畢竟和姬原有盟誓在先。可你竟然拒絕我做你的一個偏妃?這也太絕情了吧!
何況,要不是我,你早在遊學時,就被司馬家的人給暗殺了。我對你的一切,還換不到你對我的一點點感情嗎?哪怕是同情?怎麼就眼睜睜的看著我成了魏唐兩國盟好的犧牲品。
曹芳越想約覺得委屈,看看一旁猶自陰沉的思考著的李裕,又不僅暗歎自己的薄命和命運的不公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