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集 唱念坐打戰遼東 第廿七章 曲藝下鄉(2 / 2)

王象乾仔細考慮了一下,眼前確實沒有其它地良策,也就點頭答應了。

四天後,紀用到了。果然像昊天所說的,他還是真的比較明理,軍情重要,將官不能擅離職守,他能夠諒解。可隨後王象乾跟他一形容遼東的天氣,紀用的臉色就不大好看了。昊天還在旁邊兒幫腔:“紀大人,我可聽說了,現在還不算最冷,到了臘八那幾天,上街見了熟人都不敢抱拳施禮。手在懷裏揣著是熱的,伸出來一抱拳就凍到一塊兒了,還得現拿開水澆才能分開。據說澆朋友、澆朋友,就是打這兒來地。”

這番話說得紀用十分為難,他是真吃不得苦,可九千歲交待的事兒他又不敢不辦。在進退兩難之際,昊天提出替他走一遭,可把紀用感動壞了,對昊天千恩萬謝。

紀用這關算過了,昊天也不耽擱,第二天就啟程,,前往遼東各衛所。為什麼走得這麼急呢,他想早去早回呀。因為這倘來回的路程時間,他早就打聽好了,最快也得二十多天。行程中可包括寧遠,如果多耽誤幾天,到寧遠正趕上打仗,可就倒了血黴啦,一不留神,再把腦袋混丟了……

因為事先都準備好了,所以走的並不匆忙。這次出行,戲班兒的人沒都帶著,留下一半兒,還在酒樓演出,帶著一半兒,算是下鄉慰問演出。王象乾還派李卑率領兩千人馬隨行保護。

出山海關,一行人前往的第一座衛所是金州衛,守將江應詔。一個衛所所轄的城池數量不一,像金州衛就管轄了兩座城池,渤海和榆林(這個榆林和陝西榆林同名)。

到了地方,一方麵體察民情,看有沒有冤案;一方麵試探當地鎮守官兵對原督師熊廷弼的敢情深淺;最主要的,還是組織當地軍民看節目。真是幹什麼吆喝什麼,看來昊天這個把曲藝放在第一位的毛病是改不了了。

因為這兩座城寨離山海關很近,昊天青天地名聲早傳到這兒了,還有不少人到山海關找昊天高過狀。與之相比,德雲戲班和二人轉地名聲傳的更快,戲班一來,全城轟動,臨時劇場被擠了各風雨不透。

昊天呢,趁著演出到**前地空檔,把熊大帥的事兒輕描淡寫的一說,腦袋也沒拿出來。這麼一來,除了極少數人,絕大部分都沒聽明白怎麼回事兒,這任務就算完成了。

一看這招好使,昊天算是徹底放了心。這兩地,昊天各停留了兩天,繼續啟程,趕奔下一處,複州衛的臨襄……

簡短節說,十多天以後,十二月中旬,昊天一行接近了此行的第七站,也就是倒數第二站——寧遠。倒數第一站是錦州,錦州靠遼河,遼河以東就是後金的地盤兒了。

寧遠衛轄三城,金湯、海陽、寧遠,位置呈三角形,寧遠城在最前方。此城背靠起伏的熱河丘陵,麵向渤海,西連長城,東接錦州,處於遼西走廊的咽喉位置,地勢非常的險要。

由於天氣實在是太冷了,昊天也不騎馬了,拉著左雲躲到了車裏。一邊兒走著,昊天一邊兒算計著時間:現在是十二月十六日,我記得後金發動進攻是正月十四,前鋒抵達寧遠是二十幾號。看來最後一站的錦州是不能去了,到了寧遠,待個兩三天就得往回返,這樣還能趕在除夕前返回山海關。

按照這個計算,昊天下令,不去金湯、海陽二城了,由官道直奔寧遠。

距離寧遠還有七、八十裏,有一處地名叫“山澗口”,此地兩都是大片的原始森林,密密層層,遮天蔽日,一眼忘不到邊;中間是一條官道,直通寧遠。

隊伍走到這兒的時候,李卑在馬上還琢磨呢:這兩側的密林,凶夭夭的,是個打伏擊戰的好地點。可因為是行走在大明自己的境內,雖然地勢凶險,他也並沒有多加戒備。

可他萬也沒想到,往前走了剛一裏多遠,突聽林中一聲信炮響,隨後是伏兵四起,喊殺聲震天,將他的隊伍圍在了擋住。

李卑定睛仔細觀瞧,登時嚇得魂飛天外:不好,是辮子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