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集 唱念坐打戰遼東 第廿八章 拘神斬將(上)(1 / 2)

秋風衰草定逢春,尺蟀泥中也會伸。畫虎不成君莫笑,安排牙爪始驚人。

―――――――――――――――――――――――――――――

李卑從軍十幾年,可謂身經百戰,再凶險的戰陣,也未必能讓他皺一下眉頭。可現在這情況,真把他嚇壞了,因為此處出現辮子兵,最大得可能,就是寧遠已經失守了。寧遠是遼西的咽喉,此城一失,遼河以西的地盤就很難守住了,而且韃子的兵鋒就可以直指山海關,如此一來,遼東的局勢就不堪設想啦,他怎麼能不害怕呢!

在害怕的同時,他又不禁納悶:錦州、寧遠兩衛失守,後方不可能一點兒信息察覺不到啊?奉命統領兩衛的滿桂和袁崇煥都不是等閑之輩,就算守不住,難道連個信兒都送不出來?

李卑不愧是一員沙場宿將,經驗豐富,腦子裏轉過幾個念頭之後,很快就鎮靜下來了,舉目一掃,發現包圍他們的敵軍人數不多,也就五、六百名,而且都是步兵,沒有馬,自己的隊伍應該能有一戰之力。前方城市是否有失,可以以後再探查,當務之急是戰退來寇,把張大人保護好。

書中暗表,李卑還真判斷的挺準,伏兵確實不足六百人,隻有兩牛錄。牛錄呢,是後金部隊的一個單位,定額三百人,隊長稱為牛錄額真(牛錄意為大箭;額真,又稱厄真。意為主)。

兵法雲:十則圍之。可明軍有兩千人,還有一千騎兵,韃子兵隻有六百人,就算他們真能以一當十,也不可能全殲明軍。那他們怎麼還來個四麵包圍呢。這也是沒辦法,因為錦州、寧遠兩衛現在並沒有失守,而後金就要開始一場針對這兩衛的大規模軍事行動。寧遠衛三城地後方。都有韃子兵埋伏,為得是阻斷寧遠城和其他城塞的信息。以免消息走漏,明軍派兵來援。

這些韃子兵分批暗渡遼河,因為怕驚動守軍,而且敵後補給不便,都沒騎馬。他們晝伏夜行,悄悄潛的進來,在各自在預定地點已經埋伏四、五天了。也湊巧了。昨天才開始按計劃截殺過往行人。今天昊天他們就來了。

在總攻馬上要開始的時候,來了這麼大股的明軍部隊,這兩牛錄韃子兵還以為是消息走漏,明軍派來增援部隊的前鋒呢!兩個牛錄額真一商量:為了不影響整個計劃,就算拚命也得把這股明軍擋住,能全殲最好,全殲不了,也不能讓他們接近寧遠。

要是平常的明軍。別看數量達到3.5:1,而且韃子兵沒騎馬,但在這個地形上,還真能一戰而勝。因為上文書咱們說了,此地是兩側密林,中間一條官道。韃子兵分四路,道路兩端各二百人堵住路口,兩側密林中各埋伏了一百人,準備乘明軍慌亂之際,用弓箭取勝。可他們不知道,這對明軍是李卑麾下地精兵,曾多次與韃子交鋒,戰鬥力比普通士卒高出近倍,這一仗打起來,勝負還真是難說。

書規正傳。李卑看明形勢。從得勝鉤摘下長槍,舉在空中。高喊一聲:“列陣,迎敵。”這對明軍也確實精銳,短暫的慌亂之後,主將一聲令下,迅速根據地形擺開陣勢。盾牌手在前,以防韃子地弓箭;己方的弓箭手在後,準備還擊;由於區域狹窄,不利於騎兵衝鋒,騎兵撤到內圍,保護張大人。

如果一開始就調集騎兵不計損失,先衝擊一方,打開回旋餘地,再利用人數的優勢與韃子死拚,這一仗能有九成得盈麵。可惜,李卑為了保護昊天,打法過於保守了。由於原先是行軍的陣形,加上四麵都有敵兵,盾牌手還沒就位呢,韃子兵的箭雨已經撒下來了。兩輪齊射過後,損失了二、三百兵卒,最要命的是傷的絕大多數都是弓箭手,看來韃子是找準了目標下地手。

本來明軍的箭法就遠不及韃子,這一下弓箭手的人數上又處於劣勢,雖然陣形勉強布好了,可攻擊乏力,一時間竟讓韃子射得無還手之力。

李卑急了,這可不行,讓韃子壓著打,時間長了,隊伍非潰散不可。他一咬牙,命令步卒閃開道路,將騎兵分為兩路,向兩頭發動衝鋒。

這人一著急,有的生智,有的發昏。李卑就屬於這發昏的,由於距離太近,騎兵得衝擊力根本發揮不出來,眼下想占據主動,就得先打開一頭,取得回旋餘地。他這一分兵可倒好,敵人的弓箭可以從三麵射來,防都沒法兒防,一千騎兵還沒接近敵陣,就被射倒了一半多,最後隻有四百於騎衝進了敵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