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個月後,就在通天元年(公元696年)二月四日這天,薛懷義突然死了。
不用說,所有人這時都會想到,一定是武則天秘密殺害了情人小寶。她不公開殺,是因為怕丟臉。薛懷義縱火燒毀的明堂和天堂,罪大惡極應當處死,這合情合理,可問題是,他縱火的理由是和禦醫沈南醪爭風吃醋。這要是公之於眾,武則天的臉往哪兒擱。看來女皇帝的待遇到底還是不如男皇帝,沒聽說女嬪妃爭寵對男皇帝有什麼影響,可對武則天來說,影響就比較壞了。
這時候,一個叫宜都內人的宮女給武則天講了一通陰陽之道,說男為陽,女為陰,豢養男寵,是以陰求陽,是走向毀滅,所以一定要除掉男寵。武則天驚出冷汗一身,隨即雇凶將薛懷義暗殺。這個段子出自於李商隱的《宜都內人傳》,這是一本小說。小說是什麼玩意兒大夥兒都知道,除了虛構就是虛構,可信度非常有限,隻能當段子聽。
那麼,薛懷義被殺案的真相是怎麼樣的呢?案發現場在哪兒?作案凶手是誰?
此案有兩個版本。
版本一:
案發現場:洛陽宮城內瑤光殿
案發時間:夜晚
作案凶手:太平公主乳母張夫人率領的一幫武士
案發過程:武則天召喚薛懷義當晚到瑤光殿幽會。當晚,薛懷義赴約,卻未見武則天,見到另一個女人張夫人,張夫人身後還有一幫武士,如狼似虎撲過來,把薛懷義按翻,拳打腳踢,一頓暴打,將他活活打死。
案情記錄:《舊唐書》
版本二:
案發現場:洛陽宮城內瑤光殿
案發時間:夜晚
作案凶手:武則天堂侄武攸寧
案發過程:武則天派人召喚薛懷義當晚到瑤光殿幽會。當晚,薛懷義赴約,卻未見武則天,見到一個男人武攸寧,武攸寧身後還有一幫武士,如狼似虎撲過來,把薛懷義按翻,拳打腳踢,一頓暴打,將他活活打死。
案情記錄:《資治通鑒》
分析這兩個版本,首先我們可以得出一個結論:薛懷義夠倒黴的。其次,《舊唐書》和《資治通鑒》記錄的案發現場、案發時間和案發過程都如出一轍。隻是作案主犯不同,一個是太平公主乳母張夫人,一個是武則天堂侄武攸寧。哪一個更適合作案,或者說更值得武則天信任,而被派去作案呢?
我認為,應當是太平公主。
第一,親屬關係上看,太平公主是武則天最寵愛的女兒,武攸寧隻是堂侄。要說信任,武則天當然更信任太平公主,指派她去幹這件事更為妥當。
第二,太平公主行事謹慎,有頭腦有權謀,深得武則天喜愛。
第三,太平公主是武則天和薛懷義的介紹人,她去收場自然是再合適不過。暗殺行動要的就是一個“暗”字,知道的人越少越好。太平公主自然知道內情,那麼何必要讓堂侄武攸寧也知道呢!從這一點來看,就算不受武則天指使,太平公主也會產生幹掉薛懷義的想法。雖然,薛懷義得寵時並沒有深入過國家政治,也不是宰相,但他恃寵而驕,徹底傷透了武則天。自己作為介紹人,多少會受到一些牽連,不如派自己的乳母帶人去暗殺,一了百了,既遂了母親武則天的心願,自己也很安全。當然,這一點僅僅是分析。
薛懷義死後,武則天派人把他的屍體運回了白馬寺,屍首在寺內被焚燒,建塔一座。
唐伯虎究竟點沒點過秋香
明憲宗成化六年(1470年)二月初四,唐伯虎出生於吳縣(今蘇州市)閶門內皋橋吳趨裏一個商人家庭裏。這一年歲次庚寅,他恰好生在寅時,父親便為他取名唐寅。十二地支中寅為虎,他是長子,故取字為伯虎,讀書後又因“虎”而取字子畏。
自從馮夢龍的小說“唐解元一笑姻緣”問世以來,由於民間藝人和戲曲的渲染,唐伯虎點秋香的故事在民間廣為流傳,唐伯虎也成了中國老百姓家喻戶曉的曆史人物。在民間傳說中,唐伯虎成了妻妾成群、風流倜儻的富豪。其實,這大大地歪曲了唐伯虎的本來麵目。曆史上的唐伯虎,不僅沒有傳說中的風流韻事,而且生活清貧,一生坎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