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上帝的歎息(2)(1 / 3)

死亡在繼續

就在冰雪巨龍衝擊容加依城的時候,另一路由碎石、泥土和冰雪碎塊組成的大軍形成了泥石流,從山上奔騰而下。在沿途,大量森林、植被、荊棘和灌木叢被它們一路衝毀,之後它們又向秘魯中部的陽蓋鎮和潘拉赫城衝去,近2/3的城鎮在頃刻間被摧毀,一時間哀鴻遍野。

雪崩之後,意猶未盡的雪龍在跑過了14.5千米的路程,完成了最後一個衝刺後,停在了附近的一條河穀之中。巨大的冰雪體成為冰雪壩,堵住了一條河流,造成了河水蓄積,形成了一座“臨時水庫”。隨著“水庫”裏的水越積越多,“水庫”周圍的冰雪壩開始融化,終於導致了冰雪壩的垮塌。在“臨時水庫”裏蓄積的大量河水又一次洶湧而下,淹沒了容加依城附近的大片農田。

地震直接造成約1.2萬人死亡,由地震引發的雪崩造成2萬多人死亡,由地震引發的泥石流造成約2萬多人死亡,合計死亡人數達5.2萬餘人。

“鬼城”切爾諾貝利

核力量是人類迄今為止發現的最強大的力量,它造福人類,也給人類帶來巨大災難。切爾諾貝利核電站的爆炸至今仍是烏克蘭、俄羅斯永遠的痛,這場災難所帶來的影響直至今天都未能消除。

毀天滅地大爆炸

1986年4月26日淩晨1點,位於蘇聯烏克蘭加盟共和國首府基輔以北130千米處的切爾諾貝利核電站突然發出一聲巨響,刹那間,烈焰衝天,躥起的火柱高達30多米。當地消防隊員接到警報後沒有穿上任何防輻射製服便趕到了現場。現場情景令人震驚,整個核電站仿佛人間地獄。發生爆炸的是4號反應堆機組,廠房屋頂被炸飛,牆壁坍塌。超過8噸的強輻射物質(如銫、鈈等)外泄,周圍環境的放射劑量高達200倫琴/時,為允許指標的2萬倍。據估算,核泄漏事故後產生的放射汙染相當於日本廣島原子彈爆炸產生的放射汙染的100倍。爆炸後噴湧而出的1700多噸石墨成為熊熊大火的燃料,高溫石墨掉到哪裏就燒到哪裏,火災現場溫度高達2000℃以上,連金屬也被熔化。正在核電站值班的一些工作人員在瞬間被熱浪炙死。

在那場滅火行動中,有數百名消防員受到嚴重核輻射。他們到達現場後不久就感受到伽馬射線帶來的強烈反應:每30秒一次的間歇性嘔吐、眩暈無力直至不能站立。僅在事發當年就有至少6名消防隊員死於急性放射性疾病。事故發生後,曾為核電站工作人員集居地的普裏佩雅特和事故發生地切爾諾貝利由於受汙染嚴重,當地數十萬居民被緊急撤離,兩座昔日熱鬧的小城頓時變為死亡之城。這裏的村莊不見房子,隻有一個個小土墩,那是房子受核輻射太強而被掩埋起來的樣子。池塘裏的鯰魚大得超過兩米,樹上的蘋果很紅豔卻無人采摘。遍布在地上的是具有輻射性質的灰塵,人隻要站在那個地方,不出30秒就會頭暈嘔吐。一個三角形的標誌物豎立在那裏,提醒著人們這裏是核汙染的重災區!這就是世界核電史上最嚴重的事故——切爾諾貝利核電站爆炸。有科學家預言,這次核爆炸造成的核泄漏影響要在800年後才能完全消除。

慘痛代價

此次切爾諾貝利核電站爆炸給烏克蘭、白俄羅斯、俄羅斯帶來了深重的災難。雖說在事故發生之後,政府將核電站周圍30千米劃為隔離區,實際上核泄漏造成的汙染遠遠超過了這個範圍。具有強放射性的物質如鈈、鈾、塵煙等通過大氣、雨、風傳播到遠處,甚至滲入地下水。據不完全統計,切爾諾貝利核事故的受害者總計達900萬人,其中烏克蘭共有250萬人因此而身患各種疾病;70%的放射性粉塵飄落在白俄羅斯境內,200萬白俄羅斯人不得不生活在核汙染區;至今,超過150萬俄羅斯人還住在受汙染的土地上,其中有人還在吃受放射性汙染的食物。

目前有三種說法可以解釋核爆炸事故的原因。第一種,事故發生前正在進行實驗的操作人員由於沒有遵守操作章程而導致事故發生;第二種,核電站本身設計上的安全缺陷所致;第三種,由某種神秘自然力量所致,據說在核電站發生爆炸前,當地曾出現過地震、從地心湧出熔岩、氣壓不穩定等現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