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上帝的歎息(1)(3 / 3)

最悲慘的是東京下町區(現在的墨田區),約4萬人逃到被服廠廣場避難。因地處下風,不久廣場就被大火包圍,使人們無路可逃。許多飛濺火星隨風而至,衣物家什開始燃燒,整個廣場成了一片火海。有不忍燒烤的人跳入河中,不是淹死就是被高溫河水燙死。最後,3.8萬人被活活燒死。大火燃燒了3天,直至可燒的一切東西都被燒盡。

真實的噩夢

受災最嚴重的是東京,往日繁華的建築成為一片瓦礫,隻有一些光禿禿的鐵杆立在那裏,整個城市一片破敗之氣。

青煙在繚繞,空氣中彌漫著焦的氣味,城市因被大火炙烤過而顯現出黑色。黑色是死亡之色,而此刻的東京正是一座死亡之城。在空曠的大街上,幸存的人們結伴行走,天空中下著小雨,仿佛在為逝去的人們哭泣。昨日的繁華還曆曆在目,今天的景象難道是一場噩夢?然而這噩夢卻是真實的,因為它觸手可及。

此次地震令東京都內85%的房屋毀於一旦,橫濱近96%的房屋被夷為平地,人員傷亡慘重,東京都超過14萬人死亡,數十萬人受傷,上百萬人流離失所。東京大地震由於主震範圍在關東一帶,也被稱為關東大地震。經震後的三角測量表明,相模灣以北和東邊的房總半島的地麵有較大的向東南的水平位移。相模灣中部的海底下沉了100米至200米,有的地區竟下沉了400米,而在主要的下沉區以北,人們發現一處海底上升了250米。這表明這次地震導致了海底地形的大變動。

如果隻是地震沒有火災,或許後果不會如此嚴重。火災發生後,裕仁皇太子命令消防隊傾巢出動,可是由於地下水管在地震中受到破壞,令消防隊找不到充足的水源。另外,倒塌的房屋又堵塞了各個街道,消防車無法通行。於是消防隊員們隻能眼睜睜地看著大火肆虐卻又束手無策。

秘魯大雪崩

秘魯是一個多山的國家,位於西部的瓦斯卡蘭山海拔6768米,是安第斯山脈西部白山山脈的一部分。這座秘魯境內最高的山峰長年積著皚皚白雪,雪山體坡度較大,峭壁陡峻。麵對如此自然美景,誰能想到在1970年這裏曾發生奪去無數人生命的大雪崩。

雷霆雪龍

1970年5月31日20點23分,瓦斯卡蘭山腳下的容加依城,大多數居民已經入睡。突然,夜空中傳來雷鳴般的響聲,但是外麵卻沒有閃電。大多數人尚在半夢半醒之間,一些人憑著直覺急急忙忙向室外跑去,頃刻間,他們身後的房屋吱吱作響地倒了。那些來不及反應的人們則被埋在了橫七豎八的坍塌物中。人們大呼“地震了”,還沒等他們定下神來,又一陣驚雷似的響聲由遠至近,從瓦斯卡蘭山的方向傳來。不一會兒,伴隨著呼嘯的狂風,漫天的雪花撲麵而來,由地震誘發的一次大規模的雪崩爆發了。山上的冰雪和碎石從懸崖峭壁上直落下來,一瀉千裏,瞬間便衝到了山下。

瓦斯卡蘭山腳下是一個在日積月累中形成的巨大雪盆,從山上猛衝下來的冰雪和碎石以巨大的衝擊力撞上雪盆,把盆內的冰川雪粒子打得騰空而起,頓時雪花紛飛,遮天蔽日。由飛雪組成的蘑菇雲一次又一次從盆內升起、落下,把雪盆塞得滿滿當當。終於,雪盆被扯開了一道口子,其中的冰雪如脫韁的野馬奔騰著,咆哮著,帶著巨大的氣浪,噴著白色的煙霧,向著不遠處的城鎮呼嘯而去。

10年前,也是在這個地方,一次500萬立方米的雪崩不僅毀掉了山下的6個村莊,也毀掉了沿途的灌木叢林。如今,這場更強大的雪崩順著這條由“先輩”開創出來的道路,以更高的速度急馳而下,宛若一條冰雪巨龍,一路所向披靡。它集聚了3000萬立方米的雪量,是10年前那場雪崩的6倍。它的前方就是容加依城。雪龍所到之處,岩石被擊得粉碎,樹木不是被連根拔除,就是被攔腰折斷,房屋被衝得支離破碎。之後,容加依城成為一片廢墟,隻有河穀中的幾根歪房梁、山坡之上的幾扇破門窗、塵土之中的幾塊碎磚瓦還能讓人們看出原來這裏曾經是一個熙熙攘攘的城市。快速行進中的冰雪巨龍形成的強大的空氣壓力使許多人窒息而死。據幸存者描述,當時“有的張著大嘴,瞪著雙目而死;有的抱著頭,蜷縮著身子而死。少數沒有被冰雪完全吞噬的,也像被活埋了上半身,個個呼吸困難,張大了嘴拚命地喘息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