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2年4月10日,“泰坦尼克”號從英國南安普頓啟航,準備穿越北大西洋,到達美國紐約。14日晚上10點30分,海麵上風平浪靜,星空璀璨。“泰坦尼克”號已經多次收到附近的“加州人”號發出的冰山報警訊號,可是船上的工作人員卻因正在向紐芬蘭發報訊號而忽略了這條訊息。11點半時分,船上的瞭望台人員發現在船頭處有微量霧狀物迎頭接近,幾分鍾後,一個高約16米至18米的巨型冰山出現在船體前方約450米處。
“冰山就在正前方!”大副梅鐸下令左滿舵,停止引擎並向後倒駛。數秒之後,“泰坦尼克”號開始向左舷改變方向,船在高速航行中進行緊急轉彎,由於船體太大,在轉彎加上前進的同時,其右舷弓與冰山相擦而過,冰山在船底劃了一道長長的裂縫,此次撞擊對“泰坦尼克”號來說無異於死亡之吻。右舷水下的鉚釘因承受不了水壓而鬆脫,很快海水漫進了6個水密艙。造船工程師托馬斯·安德魯在檢查受損情況後,宣布這條船在兩小時之後即將沉沒。可是船上的救生艇卻隻能裝載一半的人,而另一半的人注定將會身沉海底。在船長史密斯的命令下,一些婦孺先登上救生艇,保全了性命。湧入船身前部的海水越來越多,船尾逐漸離開水麵,高高地翹起。淩晨2點18分,“泰坦尼克”號船身因承受不了船尾的重量,從三號、四號煙囪中間斷為兩截。兩分鍾後,浮在海麵的船尾緩緩在水麵消失。船上的2208名船員和旅客僅生還705人,1503人遇難。
事後省視
海難事故之後,人們開始反省工業革命所帶來的自滿,並省視到沉船絕非偶然。首先,建船之時的鋼鐵工藝並不成熟,“泰坦尼克”號上的鋼板甚至鉚釘的材質裏都摻有礦渣,導致船體不夠堅固。其次,沒有配備足夠的救生艇,致使一大半人隻好眼睜睜地命喪海底。還有就是瞭望台的船員們竟然不帶上望遠鏡進行瞭望,發現冰山時已經太晚。最主要的一點就是船長自恃經驗豐富而忽略了冰山來襲和船體速度。當時“泰坦尼克”號正以20.5海裏/時的高速向前行駛,一旦冰山來襲,如此巨大的船體將來不及閃避而產生碰撞,而“泰坦尼克”號隻要有5個水密艙進水就注定會沉沒。種種因素都是導致這一特大海難事故的直接原因,人們為自己的驕傲自滿付出了應有的代價。
東京大地震
日本東京是世界上人口密度最大的城市之一,那裏燈火輝煌、車水馬龍、人聲鼎沸。一個正常人難以把如此繁華的大都市與地震、火災聯係在一起。如果真的如此,那將是一個深重的噩夢。不幸的是,這個噩夢偏偏就真實地發生了。
地震來了
位於日本本島中東部的關東地區總麵積為3萬平方千米,包括東京、橫濱等大城市,是重要的經濟、文化和政治中心。1923年9月1日,關東地區仍舊人來人往,熱鬧非凡,11點58分,正值上班族和家庭主婦吃午飯的時候,突然間,大地深處傳來一陣陣“嘎嘎”聲響。寧靜的大地猛然搖晃起來,人們還來不及品嚐桌上的美味,就被巨大的衝擊波拋到了地上,或拋向了對麵的牆壁。大地時而左右搖晃,時而上下抖動起伏,一排排房屋傾斜,成片牆壁倒塌。呻吟聲、哭喊聲和地震發出的“隆隆”聲混在一起,令人不寒而栗。
此次地震震源位於東京的相模灣淺海底,震級達裏氏7.9級。地震引發了山體滑坡、塌方、泥石流以及大火。整個日本關東地區由於煤氣管道破壞而引發了殃及全地區的大火。大火使這裏成了人間地獄,成千上萬人逃到海裏,把生的期望寄托在海水中。遺憾的是,海灘附近的油庫發生爆炸,10萬多噸石油注入海灣,大火瞬間在海麵上燃燒起來,使許多人葬身火海。強震引發了海嘯,滔天巨浪以750千米/時的時速撲向沿岸,那些停在岸邊的船舶、近岸房屋頃刻間被打得粉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