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蘭的創作初衷,其實就是寫自己的經曆,自己的心境,自己的故事——將女性作為主人公是必然選擇。
“請記住,如果你寫這樣的故事,請在結尾讓她結婚。讓她有個完滿的歸宿。”
“真的嗎?”羅蘭不太確定地問,“我更想在文章裏表現現代女性逐漸崛起的獨立意識,對於這些女性而言,她們的人生價值並不是體現在她們是否結婚上……”
達什伍德先生直接打斷了她的話:“你要表達這些都沒問題,我們是個現代的國家,紐約擁有一個寬容的社會……但是!讓你的女主人公結婚。”
“這能讓你的印刷量得到保證。”
達什伍德臉上的表情似乎在告誡羅蘭:不要頭鐵!
羅蘭還在疑惑:“我還不大理解……既然我能夠表達這些,為什麼不能讓我的女主一直獨身,隻是獨身到文章的結尾而已,又不是一輩子……”
達什伍德表現得不再耐煩了:“出版界這是吃過好幾回虧的,作
者想要表達女性獨立,這沒問題,但是讀者就是喜歡看王子和公主美滿結合,從此幸福地生活在一起。”
“就算是你心裏知道現實會是什麼樣,讀者們隻有一個願望,就是讓你的主人公幸福。幸福等於結婚!”
幸福等於結婚?!
羅蘭無語。
這個世界上有那麼多勉強結合的不幸婚姻,那麼多婚後默默的不快樂……為什麼出版業唯一強調的就是要讓書中的主人公結婚?似乎這樣,人物就能毫無煩惱地度過餘生?
這難道是……王子和公主後遺症?
但是達什伍德先生鐵了心,甚至站起身,彎下腰,將雙手撐在桌麵上,凶巴巴地望著她:“要不是梅爾維爾推薦的你來我這兒,我根本懶得跟你說這麼多?”
羅蘭沉默了半晌,終於起身,對達什伍德道了一聲謝。
“謝謝您的指點。”
她能理解這位刊物編輯:編輯和作者本是共生關係,既然市場如此,為了能把小說賣出去,編輯也隻能反過來要求作者。
“請您放心,我會認真地考慮您的意見的。”
達什伍德先生終於消了氣,甚至在羅蘭臨行時還和她握了握手,祝她今天過得愉快。
“感謝您能理解,這就是我的職業。”達什伍德這麼說。
羅蘭微笑著點頭,心說:明白!大家都是打工人。
但是這件事給她造成了一些影響,她心裏好似始終有塊石頭壓在那裏,讓她始終感到不痛快。
然而很快她寫的小說就真的在《火山周刊》上刊出了,30美金的支票也很快寄到了她手裏。
但是羅蘭看看拿到的錢,頓時感覺:怎麼……錢好像也有點,不香了呢?
貝思用她教授鋼琴賺回來的錢一下子買了十幾本《周刊》,寄回去給馬奇夫婦、梅格夫婦、勞倫斯先生、在歐洲的艾美……這篇文章是她看著羅蘭一點一點寫成的,因此見到文章刊出,貝思是最為高興的人之一。
柯克太太家的大房子裏,住客們依舊每天忙忙碌碌,來來
往往,晚餐時分會去享受家鄉風情/異國風味的美餐,並且會對主廚表達感激,卻絲毫不知道主廚大人心裏究竟在想什麼。
羅蘭沒有大肆宣揚,因此誰也不知道,本周《火山周刊》上刊出的“熱門精選”正是出自他們的主廚筆下。
羅蘭的小說刊出之後,一如既往又引來了不少讀者來信。
其中有一部分老讀者感到驚喜,他們竟然在新的刊物上看到了熟悉的作者。這些讀者的信都寄到了馬奇家,由馬奇夫婦收著,一並轉寄給羅蘭。│本│作│品│由│思│兔│網│提│供│線│上│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