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於蔣介石利用武力威脅與重金**雙管齊下的戰略,許多桂係軍官都被其收買,有的通電下野,有的公開擁蔣,所以很快,李宗仁在湖北的桂軍就頂不住了。
當蔣以勝利者的姿態出現在武漢時,他開始對已經展開的“削藩”之舉,更充滿了信心。蔣並不滿足湖北桂軍的消滅,而是要乘勢徹底鏟除桂係,以絕後患。在解除心腹之患的同時,以此來鎮服其他派係。
蔣介石定下了對桂係要采取根本鏟除的方針。因此在兩湖地區,集結重兵,準備進一步采取行動。一舉徹底消滅桂係。
蔣介石在安撫湖北的同時,積極準備圍攻廣西。
李宗仁、白崇禧先後輾轉逃回廣西之後,即住在容縣的黃紹竑的家中。共同籌劃反蔣的對策。他們回顧這兩個月來桂係的變化,百感交集。曾幾何時,李、白率桂軍北伐討奉,從鎮南關打到山海關,由不到4萬之旅,迅速發展到幾十萬人馬,卻又在數戰之間化為烏有。現如今隻有留在廣西老家的這3個師的兵力,還算自己的。在此種境遇之下,李、黃、白等人惟有希望蔣介石就此收兵,給桂係留下點家當,以便日後好東山再起。
而正在此時,汪精衛的改組派,在上海已經公開打起“護黨救國”的旗號。為了爭取政治上和軍事上的同盟,5月5日,李宗仁在梧州,也打起了“護黨救國軍”的旗號,並自任南路軍總司令。發出討蔣檄文,斥責蔣介石:圖使內爭,塗炭生靈,動兵邦內,任用外戚,賄賂公行,淩亂度支,飽盈私囊,排除異己,殘害同胞,此賊不除,黨國何有?
蔣介石並不理會這些,而是加緊了對李宗仁的攻勢,最終使李宗仁被迫流亡香港,受英國人的避護。
蔣介石討桂得手後,便如法炮製,把攻擊的矛頭指向馮玉祥。
馮、蔣之間兵戎相見,雙方兵力都在50萬左右,鹿死誰手尚未可知。馮玉祥忙於集結兵力,縮短戰線,拉閻反蔣。不料,馮軍內部有人反叛,而反叛者正是馮玉祥的心腹愛將韓複榘、石友三。
韓複榘、石友三反叛,原因的三:1、韓、石追隨馮玉祥多年,死命效力,但馮對他們有所疑忌,不願賦於重任,且有削奪二人兵權之舉。2、馮玉祥治軍嚴厲,實行家長製,**賭博,一概嚴禁,恰這兩項又是韓、石所喜,為此,二人常遭馮的訓斥。3、蔣介石的銀彈攻勢,韓、石二人難以抵禦。
馮玉祥深知目前情勢危急,若免戰自守,西北軍或許尚可保全。權衡再三之後,馮玉祥采取防禦策略。馮玉祥發表下野通電,稱:“潔身引退,以謝國人。”宣布,所有各處電文來電,一概謝絕,從此入山讀書,遂我初衷。但得為太平之民,於願足矣。
蔣介石通過謀略,達到了不戰而屈人之兵的目的。蔣馮戰爭第一期到這裏就告一段落了。
此時的閻錫山見馮玉祥數十萬部隊全部瓦解,懼怕蔣介石在收拾馮係後,向自己開刀。因而他謀求急於保住馮玉祥的實力,使其成為自己的屏障。遂向馮玉祥發出電報一封,勸馮玉祥下野出洋,並稱他“願附驥以去。”
蔣介石見閻錫山態度**,遂派人到太原與閻密談,南京政府發表通電,兌現了蔣介石在北京時對閻的許諾,任命閻錫山為中華民國海陸空軍副總司令。
閻錫山宣布就任中華民國海陸空軍副總司令,同時聲言出兵討馮。西北軍徹底孤立。
在汪精衛為首的改組派的串通下,唐生智與石友三積極與閻錫山聯係。唐派他的顧問袁華選到太原見閻錫山,說明他唐生智反蔣了,希望能得到閻的支持。
閻錫山因受到蔣介石的猜忌,有心再度聯馮反蔣。唐生智之請正中下懷。袁華選轉達了唐的意願,隻要閻錫山同意反蔣,唐生智即擁護他為領袖。閻熱情地表示,他一定援唐反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