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友三隨後就炮轟了南京,嚇得蔣介石一夜沒有睡好覺。
此時的溥儀和張學良,卻躲在一旁看好戲,管他誰輸誰贏,都不關自己的事,現在雖說承認了民國政府,但實際上還是自己說了算,他們也不樂意幫助誰。
馮玉祥也曾派人聯係過溥儀,對他講了許多唇亡齒寒的道理,但楊革卻並不怎麼熱心,他巴不得馮玉祥敗了呢,他好趁機拿下西北。
張學良公開發電,表示不願見到內戰,希望各方遵從中央的號召,坐下來談判。
楊革又悄悄與張學良商議,現在不能動,讓他們好好的鬧去,隻有把閻錫山卷進來,自己才能動,目前能與蔣介石抗衡的,也就隻有他閻錫山了,隻有把他卷進來,溥儀和張學良才能得到真正的好處,到時候才能與蔣介石成鼎足之勢。
1931年3月4日,比曆史整整晚了一年,李宗仁、張發奎以及西北軍將領鹿鍾麟等57人發出了擁護閻錫山、馮玉祥、李宗仁、張學良為中華民國海陸空軍總、副司令的通電。同時還曆數了蔣介石十大罪狀,促其下野。
閻錫山在太原正式就任中華民國陸海空軍總司令。馮玉祥、李宗仁分別在陝西、廣西就任副總司令職。同時確定了作戰係列和作戰計劃。
閻錫山的通電裏麵明顯沒有溥儀什麼事兒,這個很明顯的是看不起溥儀,他認為,溥儀小皇帝也就占了點兒東北的老張家一點勢,做什麼事情還得要看著點張學良的臉色,所以隻要把張學良打發好了,就一點事情也沒有了。
張學良在看到通電之後,不置可否,並沒有響應閻錫山的舉動,自己並沒有與閻錫山商量過,所以這件事他並不理會,也沒有同意蔣介石的命令出兵鎮壓。
張學良並不想參於關內之事。作為一支實力強勁的軍隊,張學良是國內局勢天平上一個極重的砝碼。所以各方麵都在極力爭取。
最終,張學良發電表示中立。
但閻錫山的五路聯軍也是各有異心,蔣介石利用這點大作文章,使得閻錫山,馮玉祥等人非常被動。
蔣介石不惜血本的拉攏張學良,拿出一張又一張委任狀,先委張學良為副總司令,又委任東北軍大將於學忠為平津衛戍司令,王樹常為河北省主席,把平津、河北的地盤送給了奉係。並給3000萬元巨款讓張自由支配。
張學良發出和平息爭的擁蔣通電後,宣布出兵華北,公開表明了擁蔣的態度。使本來已經分崩離析的反蔣聯盟進一步瓦解。此一路也完蛋了。
就在張學良發出通電的同一天,事先已經得知消息的閻錫山既未同汪精衛打招呼,也沒有和馮玉祥商量,他也發出了“退避三舍”的通電,實際上是舉手投降了。
閻錫山的兩路也完了。隻剩下馮玉祥一路了。
溥儀知道,自己的時機到了。
他命令各部以國民軍的命義支持蔣介石:孫傳芳率部先奉軍一步進京津一帶接防,張宗昌部兵進河北,阻止馮玉祥從河南退至西北,馬仲英出兵西北,進一步逼迫馬鴻逵部,迫使其投降,唐紹武的第一軍仍駐赤峰,防張學良的奉軍趁機異動,唐紹驤的二軍駐承德,喬巴山的第九軍隨時策應。
然後,他又與張學良取得聯係,希望能與張學良達成同識,把北京與天津等地讓給自己,而自己願意替張學良出兵,並且希望張學良能夠支持自己。
張學良會同意嗎?如果不同意該怎麼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存稿已經發完了,謝謝大家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