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戰場情況都幾乎是隨著變化送到了許都,送到了剛剛從黃河防線趕回來曹操手中,曹操看了不由得憾然而歎道:“獅兒、虎子,好一對江南英傑,可惜啊,可惜啊!”他話沒說出口,這會他就想起自己死在宛城的長子曹昂來了。
曹昂弱冠舉為孝廉,長年追隨曹操四下征戰,協助曹操建立了虎衛軍和虎豹騎,在豫州各地巡視屯田事宜,作出了詳細的報告,讓屯田順利開展,可是這麼優秀的兒子,卻因為曹操的好色而死在了宛城,雖然曹丕現在已經開始學著治事,但是比起曹昂、劉琮、孫策等人卻還是差得遠了。
曹操搖搖頭把思緒甩了出去,然後道:“江東隻怕要敗了。”
郭嘉道:“孫策性急少謀,匹夫之勇,而劉琮少年謹慎,知自己行軍之力不足,每每用兵都肯付托於人,並能聽取謀見,孫伯苻的確不是他的對手。”
曹操沉聲道:“若是劉琮挾勇襲破江東,那荊州之勢就無可遏止了。”他頓了頓,道:“怎麼其他幾處都不見消息?”
荀彧道:“張羨短視,占住了荊南四郡之後就不肯北進了,加上劉表長子劉琦出兵荊南,他現在是一點忙也幫不上,而交州張津自然不可能越過他向荊州出兵,豫章之南那些蠻子也都被劉琮封土王贈金寶給收買了,江南實在找不出人手來協助孫策了。”
曹操眉頭皺起,沉吟一會叫道:“沒有別人就讓張繡出兵好了!蔡瑁不是和劉表在打擂台嗎,劉表的長子沒定荊南,想來他肯定會調劉琮回去的。”他對張繡也暗中耿耿,現在找到機會,下令道:“讓張繡出兵襄陽,對了,告訴曹彬,不許幫張繡。”
曹操說完向坐在一旁的賈詡看了一眼,賈詡平靜的坐在那裏,曹操一笑,解釋道:“若是曹彬出兵相助,那就成了我和劉琮交戰了,而張繡就是戰敗了,我這麵也好替他分解。”
賈詡知道曹操這是在向他解釋,不好再做無視之態,拱手道:“若是丞相下令,張繡心裏不會安心出兵,就是出兵也不會下心去打,劉表現在的襄陽守將是王威,此人雖然年紀大了,卻好戰無方,愛行險兵,丞相部將之中若有黃巾餘部,可點一支,就充作黃巾匪兵,襲進襄陽,大肆劫略,然後讓張繡保護這隻人馬,張繡在這方麵不好撒手不管,而王威必然為此而怒,肯定會鋌而走險攻入南陽,那時胡軫出兵襲擊王威,張繡就不得不戰了。”
哈、哈、哈……;曹操放聲大笑,道:“文和先生妙計也!傳令卞喜率皇甫儁、皇甫植南下襄陽。”說完之後他想了想又道:“卞喜他們的戰力不強,另調前番平叛的那個虎衛軍都伯翟元為都尉,帶一哨虎衛軍給卞喜做個副將吧。”
一旁的許褚應命稱諾,曹操幸災樂禍的望著南方笑道:“劉虎兒,老夫看看你有沒有三頭六臂。”
孫策、周瑜走水路回軍,到了牛渚磯的時候魏延、徐寬早就帶人馬去北岸了,呂封雖然回兵守住了含山,但是吳景被擒,曆陽無人管轄,魏延、徐寬毫不費力的占領了曆陽,借堅城之利,正和孫策的叔父孫靜的人馬對峙呢。
孫策打聽到丹陽之圍已解,立刻就要帶兵去曆陽,周瑜卻極力反對,曆陽無關大局,但是丹陽那裏是麴義的主力,隻所以被孫權擊敗,隻是過於疲憊而已,並不是戰敗,隨時都可能反撲,若丹陽有失,那劉琮的兵馬就可以插進吳郡了,雖然孫家的駐地在吳城,但是抹陵是他們最重要的城池之一,丹陽一丟,劉琮隨時可以兵進秣陵,由太湖而進吳城,因此還是先破麴義為要。
孫策聽了周瑜的解勸,帶人馬自南岸登陸,向著丹陽進發,並命孫權先一步引軍去攻博望,留周瑜在江,防備荊州、豫章的水軍來襲。
探馬把孫策的行兵路線送到了劉琮手中,劉琮聚集眾將,此時他把鄧芝也給叫來了,令諸葛玄帶崔鈞駐守黃州,是儀到豫章,遙控廬陵。
劉琮請鄧芝坐在中軍首位,自己坐在側位,把指揮權完全交給了鄧芝,鄧芝也不推辭,此時輕敲帥案道:“孫策是想在我們到來之前,攻破博望,趕走麴義將軍,他打得算盤卻是不錯,隻是麴義將軍久經戰陣,豈能那麼輕易就被他趕走,看來孫伯苻要失望了。”
劉琮虛心的道:“伯苗先生,那依你之見,我軍當如何而動呢?”
鄧芝惋惜的道:“可惜我們水軍實力不如江東,不然先破周瑜,然後進兵秣陵,必然能讓孫策潰敗,現在嗎……隻能馳援博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