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00章 求名捷徑(1 / 3)

“黃祖手下並沒有一員名叫甘寧的將領?”

“屬下多方打聽,都沒有聽說這麼一位將領。在襄陽也經過仔細詢問,但是劉使君麾下也無此人的蹤跡。想來若非地位太低,恐怕就是真的沒有此人。請問三公子還需要繼續探查麼?”

“……不,此事暫且擱下。過兩日的宴會你得隨我前往。那麼文聘呢?”

“文聘的名氣倒是不小。他雖然年輕,可已經是劉使君手下的得力幹將。如今是荊州北境的鎮守之一,這兩年聲望越來越高,都說劉使君早晚會把北邊的軍事交托給他,成為和江夏黃祖一般的重將。”

諸葛均有些煩躁地揉著眉頭。事情總是不如想象中順利,前世看穿越小說,裏麵主角招攬、算計名人那叫一個容易。可看人挑擔不吃力,自己來挑才知道分量。這些曆史人物的行蹤、年歲並不是那麼好掌握,別說延攬,就算去尋找蹤跡也很困難。

甘寧似乎不在荊州。樊阿找不到他的蹤跡,或許是他如今名氣還不夠大,但是更可能是他根本就沒有離開益州。仔細回想,甘寧似乎是和劉璋發生衝突後帶人離開蜀地的。最近和荀攸以及荊州人士交往,諸葛均已經得知目前益州還在劉璋的父親劉焉掌控之下,那麼甘寧已經東下荊州的可能性不大。

文聘如今已經混出了頭,輕易動彈不得。劉表可不是劉繇,他對文聘還是很看重的,沒理由反而被自己把人給挖走了。魏延那裏也沒有絲毫的消息。如果他本身沒有一定名氣的話,找起人來其實很困難。這年頭可沒有網路尋人、人肉搜索;而且荊州的戶口圖簿也不可能任諸葛均翻查,要搞地毯式搜查,人力、物力和時間那都不允許。何況按照目前的狀況來看,魏延應該還很年幼,就算找到也派不上用場。

“子明,李嚴那邊的情況如何?”既然收不了名將,就暫時把注意力轉回來襄陽吧。

諸葛均讓呂蒙和衛旌一起處理李嚴的事情,派出去的斥候兵都是先把情報送回他們手中,由兩人嚐試著歸納整理後再交給呂岱判定。兩個少年人理事的才幹都不錯,呂蒙尤其突出。他雖然讀書不多,但是判斷事務卻總是很準確,提議的處理措施也讓呂岱大為稱讚。在私下呂岱不止一次地對諸葛均表示,呂蒙的確是個值得培養的人才,日後應該給他更廣闊的空間。

“李嚴交了棗賦後並沒在襄陽多做停留,第二天就離開了。期間他並沒有和其他人有過值得注意的接觸,在太守府那邊,根據我們買通的眼線回報,李嚴也沒有接觸過任何重要人物。按目前的情況來看,他並不是荊州安排的陷阱。”呂蒙已經漸漸習慣了諸葛均手下的辦事步調,看起來更添了幾分幹練。

“南陽郡那邊留下兩個伶俐點的人盯著。如果有動靜就及時回報。”

“三公子既然有心延攬李嚴,那劉二公子那邊是不是也要使點力……?”呂蒙偷偷看了諸葛均一眼,嚐試著建議。

“子明,辦事不能隻看眼前,也不能太心急。”諸葛均笑了笑:“劉琮和李嚴的衝突這才過了幾天?劉琮雖然隻是個少年,可並不是個急躁莽撞的人,他要如今急著動手,反而落人口實。但李嚴不小心涉及劉家兄弟紛爭,招了劉琮的忌諱。劉琮雖然暫時隱忍,可不是就會放過李嚴了——畢竟涉及荊州的繼承權,他是不會在心裏留下這根刺的。這種事情,擱在劉琮心裏越久,日後發作出來越厲害。”

呂蒙聽著諸葛均這麼一分析,心裏也覺得自己有些急躁了。其實前世曆史上的少年呂蒙也是個有些衝動的人物,不然也不會在與人爭執時一刀把人給砍死,觸犯了刑法。諸葛均留呂蒙在身邊觀察,也是發現他膽勇有餘,沉穩卻還不夠,有心磨一磨他的火性,這才讓他處理一些細致繁瑣的公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