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說竇武的母親在生他的時候同時還生下了一條蛇,後來把蛇送到了樹林裏。後來竇母去世,在辦喪事還沒下葬之時,有一條大蛇從草叢中爬出來,徑直來到發喪之處,用頭撞擊棺木,涕血交流,仰俯彎曲,看似十分哀傷的樣子,過了一會才離去。當時就有人說這是竇家敗落的征兆。
上麵的理由比較唯心,那我們就唯物地辯證一下竇武失敗的原因。總結起來就是四句話:錯失良機、粗心大意、手無兵權,還有一句就是:萬無一用是書生。
為什麼是這四句話,我們最後再講,因為到後麵我們就會發現曆史是多麼的相似。
再看何進,東漢最後一位大將軍。
何進字遂高,南陽郡宛縣人。光和三年(180年),他的異母妹妹被封為皇後,他也跟著被召入朝,封為侍中、將作大匠、河南尹。
中平元年(184年),黃巾起義爆發,何進被封為大將軍,率左右五營兵士屯守都亭(就是竇武叔侄的腦袋被懸掛的地方,現在想來那裏的血已被洗淨,那夜的變故也已逐漸被人忘卻),以鎮守京師。黃巾軍黨徒馬元義謀劃在洛陽起事,是何進及時發現了他的yīn謀,並因此被封為慎侯。
當時靈帝設置西園八校尉,以小黃門蹇碩(又是宦官)為上軍校尉,同時又任命他為元帥,連何進這個大將軍都在他的管轄之內。
蹇碩雖然在宮中掌握兵權,但還是畏懼何進,於是就上奏靈帝要求何進西征韓遂,其實就是想把何進調離靈帝身邊,好進一步加大自己的權勢。在和蹇碩連成一氣的宦官們不斷吹風下,靈帝竟真的答應了蹇碩的奏章。不過何進也不是個省油的燈,立刻推脫說軍隊目前沒有齊整,委托袁紹到徐、兗兩州征兵,就是想要拖延時間,而靈帝竟也答應了。一個回合下來,雙方都沒討得好去,不過梁子倒是越結越深了。
當初,何皇後生皇子劉辯,王貴人生皇子劉協。群臣請求冊立太子,可靈帝認為劉辯“輕佻無威儀,不可為人主”,但何皇後受寵,何進又握有大權,所以一時間無法定得下來。
到了中平六年(189年),靈帝病重,把劉協托付給了蹇碩(明眼人都知道為了什麼)。這一年的四月十一rì,靈帝在南宮嘉德殿駕崩,當時蹇碩在後宮,看到靈帝去世,就想趁此機會誅殺何進,擁立劉協登基,於是便叫人去請何進入宮商討機要。偏偏朝中司馬潘隱和何進是至交好友(不知道是不是曆史上的無間道),在宮外迎接之時用眼神示意何進危險,何進大吃一驚,撥馬便回,才算是撿了一條xìng命。
四月十三rì,太子劉辯登基,母親何皇後尊為皇太後,改年號為光熹元年。接著封劉協為“渤海王”,擢升後將軍袁隗也就是袁紹的叔父為太傅,與何進共管宮廷機要。
何進在鬼門關外走了一圈之後立刻秘密準備報複。袁紹趁機規勸何進把蹇碩等這些宦官一網打盡。袁紹家裏的背景還是很強的,從曾曾祖父袁安到曾祖父袁敞再到祖父袁湯再到叔父袁隗,無一不是赫赫有名的人物,因此才有家門“四世三公”之說。何進采納了袁紹的建議,並提拔了包括荀攸等一批人,逐漸控製了朝廷的各個部門。
四月二十五rì,何進命黃門令逮捕蹇碩並立即處死,把蹇碩控製的部隊全都置於自己的控製之下。
五月六rì,何進將自己的政敵驃騎將軍董重逮捕並免職,董重自殺。
六月七rì,董太皇太後因憂慮恐懼而突然斃命,同時宮內也有傳言說董太皇太後是被何進逼得去自殺的,且不管傳言是真是假,倒也獲得了大多數人的信任,自此何進也就失去了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