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七說:“三嬸你不用羨慕,咱賣菜譜,等春天暖和了,咱再做其它的菜讓我三叔他們拿到縣裏賣,沒有他們的累,也比他們賺錢。”
牛氏就笑:“你就唬我吧,一件就一兩半銀子呢!”
“一套不是一件!”
在縣裏大集時出攤不用交費,但這種大集是一旬才一次的,平日裏是要交攤位費的,根據占地大小從兩文錢往上,他們因為是做吃食,要放幾張小桌椅,占的地方自然大一些,一天十五文。
為了省錢,程四甚至連棚子都沒搭,就這麼直接在露天地裏放了兩張小桌,一張小桌擠擠也就能坐四人。
其中一套桌子和長條凳是程二搬家時沒要的,當初打這些是為了給孩子們學習的,就是在山上砍的鬆木,不算好也不孬。但雲修不再念書,程二可能覺得自家進了城成了城裏人,看不上這些就都留下了,還大氣的說“給你們燒火。”
另一套是三房屋裏的。
孩子還小,當時做的時候也給預備了,此次牛氏拿了出來,說自家雲舟念書時去大房,“正好和雲宗做伴,就這麼兩個小的,還這一個那一個的幹啥?”
程三在家找些木棍釘了兩個一層層的收納架,一個架子上一層層的放著蓋簾,蓋簾上是包好凍好的混沌和擀好的麵條,蒙塊白布免得落灰塵。
另一個架子則擺著需要用的碗筷、小碟子、木盆等。
大鐵鍋是買的,程家有好幾個鐵鍋,哪棟都有鍋灶,但冬天要燒火取暖,這鍋灶不能拔,拔了呼呼冒煙屋子裏就不能住人了。
而程二再顯擺,大鐵鍋也是要搬走的,這可不是舊木桌,一個大鐵鍋要不少錢的。
不用壘什麼像樣的灶,每天早上出攤時,現用磚石一擺一撂,上麵座上大鐵鍋就行了。旁邊還有個小爐子,上麵壺裏燒得是開水。
旁邊還擺著一溜四五個水桶,大多是清水,是每天早上,程三程四收拾攤子時,程五就和程六現去井裏打的水。還有一桶是備用的,裏頭是開水兌上半桶的骨頭湯。
有程四程五兩兄弟,根本不怕賣不出去,這二人的嘴也都算是能說會道了……其實據初七的觀察,這裏的人們大多樸實,有些事因為眼界窄看得就沒那麼遠,要是有人一點拔,大家還是心裏挺會算這筆經濟帳的。
今年豐調雨順,家家戶戶要說多麼富裕日子是不敢說的,但大多還是能吃飽飯的。
冬日裏冷,去街上賣個自家養的小雞啊,雜糧啊,編的筐筐蔞蔞啥的,做點小本生意的,大老遠去縣上買東西的,上藥鋪的,辦個買賣契書啥的,本來不舍得下館子,但被程五這麼一吆喝,就覺得守在大鍋旁邊,吃上一碗熱湯麵,花個二文錢還是挺劃算的。
再有那連兩文都不舍得的,一文錢買碗稀釋後的熱大骨湯,把自己揣來的幹硬餅子或饅頭掰碎了泡在裏麵,熱乎乎的連吃帶喝來上一碗,心裏都透著舒服。
所以在程五的帶領下,程六、雲輝和聽說後趕緊來幫忙的雲修的一致忽悠……噢不,勸說下,每天都能賣個百八十文錢。逢著大集賣到的錢丁丁當當的拿回家一數,足有一千多文。
這是小本生意,一家人都恨不得跟著忙乎,賺這些並不多,但程家人很知足,這可是天天能進錢。
隻不過雲輝跟了幾天後,就被老太太給喝止了。
“你娘說,你這幾天天天跟著往外跑,這心都跑野了,回來書也不好好讀?從今天起不準去了。”
雲輝一聽急了,“奶奶,大家都在為這個家忙裏忙外,我怎麼能安心坐下讀書?我以後忙完回來,肯定好好看書還不成嗎?”
老太太就板了臉:“你也知道大家為了這個家忙裏忙外?那你就該知道這個家,還是要有讀書人的!沒有讀書人撐著,哪怕賺再多的錢財,也會如那無根的浮萍,說被人撈走就被人撈走!”
程初七連連點頭,“哥,你放心,有娘賺的繡花錢,還有姐姐們賺的做衣服錢,誰要再說咱們一房吃白飯,我讓奶奶先罵他們一頓狗血噴頭。”
楊氏也勸說:“你好好念書,早日裏考了功名,可以免了咱自家的徭役,就是為了你幾個叔叔好為了家裏好。”
程初七又又補了一句:“你是讀書人,更比我們明白‘各司其職’這句話。你可以幫忙,但隻能是念書累了的閑暇,而不是像現在用閑暇時間來念書。”
程雲輝就沉默了一會,“我知道了,是我想岔了。”
縣裏攤子上四個人撐著並不累,到了年前開始每天都有大集,不管多遠的鄉下,都會有村民們來趕集。
或買或賣,準備過年。
程家的攤子味道好,價格便宜,給得又多非常實惠。
甚至有人在家不吃飯也會花幾文錢到集上吃一碗熱麵。
老太太帶著牛氏和付氏,還有初七,每天擀麵、切麵,包餛飩,辛勤勞作並快樂著。
程初七累得常常思索:“我為什麼要給自己找這麼多活幹呢?”
直到程三幾人有一天激動的帶回來了三兩多銀子,她宣布:“從今天開始,我要思考賺錢大計了。誰也別打攪我!”
至於做雜活,她說老太太:“奶奶你放著咱家三個長工不用把我們使喚的像頭騾子似的,這合理嗎?”
反正就是:誰愛幹誰幹,反正她是撂挑子了。
老太太也心疼,被她這麼一提醒,才想起自家還有三個長工呢。
這是冬日,長工除了偶爾去砍柴,並沒有其餘話,住的地方又在離程家有一段距離的地方,因此老太太常常忽略了他們。
也是程家這些人都是厚道人,要換了其他地主,真就把長工當驢做馬的使喚才覺夠本。
老太太就讓長工們幫著和麵,做得多了這和麵就成了力氣活。
有長工們幫忙,果然省勁許多。
初七就沒事畫幾筆衣裳樣子,臨近年關,繡莊隔三岔五就催他們出新衣裳。
三個人一人繡一件,也賺了有十幾兩了。
讓出攤掙辛苦錢的這些人直呼還是她們能耐。
程家人從來不小瞧女人,這下女人賺得比他們還多,他們更是不敢小覷了。
六千字,補了昨天缺的兩千。求訂閱求支持求收藏求推薦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