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章 賺銀子了(2 / 3)

“你說的真的?你真是我初七不是什麼鬼啊神的?那你記不記得你小時候的事?”

初七就想起小時候,原主被嚇失聲那事。

她歎了口氣,“奶奶,娘,你們知道我小時候到底是怎麼嚇到的嗎?”

二人搖頭,楊氏回憶到:“當時你還小,你大姐帶著你出去玩,結果回來時你就癡癡傻傻的也不說話,你大姐說你嚇著了,可怎麼嚇的卻不知道,隻說她找你回家,在林子邊看到你時你就成了那樣。還是你奶去找了張道士給你驅了鬼,你才慢慢好了,可是卻一直不肯說話。”

這件事也成了她心裏的一根刺,問小芳,結果她和村裏的小夥伴說話根本沒注意這個孩子。

問旁人也沒有人看到的,這事就一直是個迷。

程初七就點頭,“其實我在昏迷過後醒來時,就記起了這件事。不過是我怕你們擔心就一直沒說。”

“啥事?”

程初七就用比剛才還低的聲音:“我看到王村長的那個回鄉探親的弟弟拖著一個人把他埋在河邊的林子裏。”

小初七剛好跑去那裏采花玩,就看到了這一幕。

當時她驚叫的昏死過去,等醒來後不僅失去了這段記憶,還被嚇得開不了口說話。

老太太和楊氏嚇得捂住嘴,“初七~”楊氏心疼的抱住女兒。

她說的不知道真假,老太太心裏懷疑卻又不能讓人去看,萬一被發現還以為是他們殺的,那可就跳下黃河也洗不清了。“是他殺的人?你爺以前就說過,王老二那是個狠的。”

要不然也不會有王海媳婦指證,他們也沒有找王老二對質的意思。

那是個狠人!

“你認得被殺的是誰嗎?”

初七仔細想了想,記憶中隻有驚嚇的那麼一個瞬間,她驚叫後王老二嚇跑了,但後來村裏並沒有傳出有人死的傳言,那可能是河邊的幾個孩子並沒有發現他埋到一半的屍體。

不過讓她意外的是,王老二並沒有殺她滅口。

其實她不知道,王老二確實有這個想法,但一來小芳和好幾個半大孩子一起,他當時並沒有機會,等到小芳把人弄回家後他更沒有機會。

二來他通過他哥王村長,確定了那丫頭什麼都不記得了,甚至於不會說話了。

他還曾偷摸跑到她麵前嚇她,見她真的是不記得也不會說話,這才放心,沒敢再畫蛇添足。

“我沒看清臉。”

老太太仔細回想了一下,“王老二回來的那段時間,沒聽說村裏有誰沒了……難不成是外來人?”

她警告娘倆個:“把嘴閉嚴,這事再不能跟人說,要是王老二知道你想起這事,那……”

她不由打了個哆嗦,嚴厲道:“你哥你姐你五叔都不能說。把這事爛在肚子裏,知道不?”

程初七忙點頭,“奶奶你放心,我指定誰也不說。”

初七證實了自己沒被鬼神附體,也讓老太太和楊氏相信她曾去某個他們不知道的異世界溜達了一圈,學了好些本事。

就比如眼這個花鳥圖。

“我老太太不懂這個,但這鳥還挺像的,這花也好看。”

楊氏看得眼睛都直了,“初七,這個我可以繡嗎?”

“可以啊,等我給你好好描一下。”這個沒用色彩,繡花要用彩色的描繪出來,才不致於繡錯。

她有這樣的本事,老太太和楊氏就相信了她能畫出那什麼“家和萬事興”來。

楊氏還催著她,“你快些畫了拿給繡莊看,我也好早些繡。”

等到看到“家和萬事興”幾個大字和後麵的風景畫,她猶豫著,“這好是好,可這就能值三十兩?會不會太高了?”

不會。

初七就給她說這裏麵的門道:“這幅麵大,雖說不是滿繡,卻也要繡上大半,三十兩都少了,這要是放在府城或京裏,怕是百兩不在話下。繡莊再給裝裱好,再多加百八兩的也是能的。”

初七還畫了一幅“竹報平安”,她挑的都是當下寓意好,大家都喜歡的題材。

果然掌櫃的拿給東家一看,東家當場拍板簽下合約。

程初七仔細的看了,她提出的幾條都在裏麵,就放下心來簽上名字。

東家特別爽快,臨走是讓掌櫃的給她拿了三倍所需的素麵綢緞,初七眨了眨眼,去看其它布料時問夥計:“我看咱們縣裏的鄉紳人家好像更喜歡這種新鮮的緞子。”

夥計沒防備這小丫頭會套自己的話,他把她當了自己人,“是啊,都嫌這素麵的太素了,不如這些鮮亮。東家上的這批貨全壓下了。”

初七就心裏有數了。

她就拿了範氏、初一和春曉的繡品,指著緞子問:“掌櫃的,你說我把這上麵繡滿花,再製成成衣賣,會不會好賣?”

掌櫃的就見她拿出紙筆,寥寥幾下一件漂亮的衣裙躍於紙上,他屏住呼吸,“這這這肯定好看。”

初七就問:“掌櫃的你就說這能一套能賣多少錢吧?”

掌櫃的就一臉為難,“好看是好看這本錢也大啊,這素麵綢光是進貨就二百文一尺……我們要賣二兩銀,都沒什麼賺頭的。”

初七一聽爽快道:“那算了。”

掌櫃的才想起當初她也是這樣,說走就走的,忙“哎哎哎”的叫了幾聲,“不過我們繡莊是咱縣裏最大的繡莊了,再往北去也沒有比我們大的了,有許多平陽的太太,還有邊境的太太們也都會來我們繡莊……”

其實是他們繡莊在平陽和邊境鎮上都有分店。

他喋喋不休的絮叨了一會,又去和掌櫃的商量一通,最後和初七又簽了一份合約。

每尺素麵緞還是二百文給她,她做好的成衣,不管繡莊往外賣多少錢,她每套三兩銀子賣給繡莊且隻能賣給繡莊,除非繡莊不要才可以往別處賣。

不算手工,一套刨去料子和線,最少也能賺一兩半。

等回到家,老太太和楊氏再也沒有任何疑慮了。

要沒去上那些年的學,沒點見識能有這腦袋瓜?

這做衣服根本不用楊氏出手,這是她給四嬸、小姑和姐姐找的活計。

牛氏羨慕不已,但她自家知自家事,她做活這種細致活也就能比二嫂強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