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章 賺銀子了
去繡莊裏順便將楊氏和初七、春曉的繡品拿去賣,楊氏的果然賣得高些,她那小件的屏風喜鵲登高賣了四百五十文,繡莊的掌櫃有些遺憾,“這繡工真不錯,要是能繡些大件,或是圖案不太一樣的,肯定能賣更好。”
初七就想起前世她看到的那些十字繡之類的,她試探著問,“寬二尺半高三尺的財神爺掌櫃的多少錢收?高三尺長四到五尺的花開富貴和家和萬事興呢?”
掌櫃的聽了眼睛大放亮光,“小娘子,你娘能繡?”
“能吧!不過費時又費力還費眼,所以我得看看劃不劃算。要是不劃算我們寧願繡這小件。”
她娘現在家裏家務都不用管隻做繡品,這次的小件半個月繡完了。這還是初七看著,不讓她貪黑繡,而且冬季早早就黑天,往往是天色一暗她就不讓楊氏動針線了,怕壞了眼睛,要不然估計六七天她就能繡出來。
掌櫃的就摸著胡了,“要都是這種繡工,再用上好的緞子,財神我給你一兩,那花開富貴二兩,如何?”
程初七就往下咧了咧嘴角:“掌櫃的,你不實誠。這小件我們幾天就能繡出來,那大件一件怕是沒有半年以上都繡不出來……算了算了,還是算了。”
掌櫃的看她轉身要走,忙“哎哎”叫著想要伸手去攔,程五擋在他身前,“你要幹啥?”
掌櫃的訕訕,“我就是想要叫她,程五爺……”
程五擺了擺手:“別!我可當不起這聲‘爺’,掌櫃的還是叫我程五吧!”
“那行,那我就叫你程五兄弟。你和這小娘子說一聲,她要是不滿意價錢咱們好商量……”
正好前些日子有人和他打招呼,想要個大件送禮用,那位可是不差錢的,真要喜歡銀子不會少給。
初七被叫住,想了想道:“這樣吧掌櫃的,我們先繡一幅試試‘家和萬事興’試試,這個題材好,大戶人家想必都喜歡。”
她在心裏算了算娘親繡這麼大尺的繡品得用多久,還有她畫這麼一副圖要幾日,“最少半年吧,價格三十兩,先付定金十兩,怎麼樣?”
掌櫃的驚訝,連忙搖頭,“小娘子,這也太高了,再說了,這‘家和萬事興’啥樣我也不知道,哪有先給定金的,小娘子也太不實誠了。”
初七解釋:“這價格自然是要賣給有錢的大戶人家,這麼大的繡品寓意又好,繡工又好,人家自然不吝花這個錢。我們還要買緞子,掌櫃的你這種素麵緞子這麼大的尺寸也要好幾兩,加上繡線紙張,再說要繡這個,我娘就沒時間繡小件了,家裏可等著銀子吃飯呢!”
掌櫃的心想“才怪!”
因為程舉人的事,他們對程家都是了解一二的,家中雖沒了讀書人支撐,但家裏那百畝地難道是擺設?何況程二爺可是搬進了縣城裏的宅子。
日子可能不會太寬裕,但要說等銀子吃飯才是笑話。
不過初七的話讓他又覺得她說得很對,隻是給出定金是不可能的,他略一琢磨就道:“這樣吧,小娘子先把那描好的樣子給我們東家看,若他看了覺得好,又是小娘子交來的這種繡工,我就包了小娘子用的這緞子和繡線,交工時再付你三十兩銀,如何?”
都說買的不如賣的精。
程初七覺得掌櫃的挺聰明的,素麵緞賣給她們貴,但他們上貨價肯定要便宜許多。
或有賣剩下卻夠這尺寸的就更劃算了。
但程二簽約的陰影還留在她心頭,因此她隻是略一思忖,就直言道:“可以!但我若交不出,或你們認定繡工不好,又該如何?”
掌櫃的讚許道:“我這素麵緞,就按進價,一尺二百文給小娘折算銀錢可好?”
“那咱們就定個合約,繡莊若不滿意,我賠緞麵錢和繡線錢,繡品則歸我。但若繡莊想要留下繡品,那就三十兩一文不能少,緞麵錢和繡線錢也由繡莊出了。”
掌櫃的覺得果然是讀書人家出來的孩子,就是聰慧。
初七和掌櫃的說好,放心的和程五去買紙。
家裏沒有這麼大張的紙,還是要買幾張的,還有水彩顏料,家裏不全的也要補上。
程五也是因為前事有些擔心,但想到初七的周全不由嘟囔:“你二叔一個大人都沒你一個孩子想得周到。那賠償是能輕易簽的嗎?”
等回到家,楊氏聽說後大吃一驚。
“你也太莽撞了,若這花樣子這麼好畫,我也不會隻繡這幾種常見的了。”
初七就板了臉,嚴肅的對她和老太太說:“你們不覺得自我開口說話以後,我就聰明了許多,懂了許多嗎?”
老太太嘀咕:“你聰明不聰明我倒沒覺出,我就是覺得你這臉皮變厚了,誰家小姑娘動不動就把她聰明這話掛在嘴邊?”
楊氏也嗔怪的看著她:“娘知道你聰明,可你也不用這樣說出來,你一說出來,旁的人就要覺得你驕傲了。”
初七跺著腳叫了聲“奶奶”,被這二人弄得,她之前營造的嚴肅氣氛也消失不見。
老太太嗬嗬笑著,“行了行了,奶奶知道我們初七聰明,行了吧!”
初七這才整理了一下情緒,用很低沉的聲音道:“那是因為我落水時,到了一個地方。”
初七編了個彌天大謊,她說自己去了一個非常陌生的地方,那個地方的人男女平等,都會上學工作,從小在學校裏學的東西也很多,她在那裏上了十三年學,又工作了兩年,足足呆了十五年,學了看了很多很多東西。
要不是被家裏不停的召喚,她隻怕就留在那裏不回來了。
老太太和楊氏被驚出一身的冷汗。
二人並沒有相信初七的話,心裏同時想的是:這孩子衝撞了什麼,說起胡話了。
初七一看她們的表情就知道她們不信。
她指著麵前鋪好的紙張,“不信你們看。我在家時沒有學過畫吧?可我在那邊學過啊,學了足有小二十年呢!”
“娘,奶,你們看好了。”
老太太和楊氏就張大著嘴巴震驚不已的看著她揮墨作畫。
她並沒有畫“家和萬事興”,她畫的是一幅花鳥圖。
寥寥幾筆,就將一隻鳥畫的栩栩如生,關鍵是這熟練度,確實不是幾日就能會的。
二人還是將信將疑,事實雖在眼前,可她說的那一切太匪夷所思了,讓人不敢相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