待做完了這一切,心裏總算踏實許多,方才迷迷糊糊睡了過去。
誰知剛剛進入夢鄉,卻被孫無擇給搖醒了:
“川子,不好了,出大事了。”
洛懷川聞言,一骨碌爬起來,卻一眼瞧見孫無擇身後的小車把式張,不由得渾身冷汗直冒。
急急問道:
“誰出事了?四貴子,你如何自己回來了?我堂姐與婉妹呢?”
“她、她們被歹人劫持走了。”
言罷,四貴子用手抹著眼淚,斷斷續續地講述了事情的經過。
原來那日三人分別後,懷婉便對懷月提議道:
“堂姐,你我難得出來一趟,何不去仙源縣東南方之尼山遊覽一番。
據說此山之西五裏處的魯昌平鄉,為孔子誕生地。
原名尼丘山,後為避其諱,易名為‘尼山’。
我們既要將孔家菜係發揚光大,理應再去聖人誕生處憑吊一番才是。”
懷月聞言,欣然應允。遂命四貴子改道去了尼山。
待來至山前一望,但見五峰連峙,中峰即為尼丘。”
二人登上尼山,俯瞰連綿的遠山、但見碧波蕩漾,氤氳彌漫,景色十分優美。
遂一路打聽,終於尋到了掩映在綠樹濃蔭中的一處農家小院,便是聖人出生地了。
佇立在院落前,懷婉頓時感慨萬千,忍不住道:
“真想不到這間質樸的茅草屋中,竟誕生出一位曠世奇才。我們有幸來此觀瞻,實在不枉此生。”
懷月也言道:“是啊,最不可思議的是,我們居然將孔家菜係整理成冊。
想著官家品嚐菜品的情景,我這心裏便忍不住一陣心潮澎湃。”
這時,一位手拎木桶的大嬸道:
“二位姑娘,一看便是奔著孔先聖來的。
你們可能不知道,自此地往北行,尚有一條蜿蜒的溪水,喚做智源溪。
可是孔子的智慧所化呢,人要是飲了那裏的水,便會變得聰慧異常。
我們這裏的村民每日都來這裏取水喝,靈驗的很哪。”
二人聞言,頓時來了興致,遂跟在大嬸身後,來到溪水邊。
但見眼前一條小溪蜿蜒而下,清澈見底,潺潺的水聲宛若躍動的音符般悅耳。
二人俯下身子,掬起一捧水送入口中,頓覺一股清涼之感襲遍全身。
再加上周遭濃鬱的花香一同沁入心脾,五髒六腑都覺得舒坦。
那位熱心的大嬸又領著二人沿著智源溪北行,來到了約裏許的坤靈洞前,方才拎著木桶遠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