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 說 你你說你是
那隻青青的螞蚱
而我決定做一絲綠色的野草
幫你躲過麻雀的翅膀
你說你是
夏天快樂的蟬
那我便是你軀底
灰色的樹幹
螳螂微笑的刀下
你安靜地飲著朝露
你說你是
雨後迷路的雲
我默默的等到天明
直到黃昏
為你染一身絢爛的
夕陽裏的新娘
你輕輕的無語
輕輕的無語
終於你說
你說你該走了
去哪啊
眼淚代表了回答
可卻仍微笑著
搖了搖頭
搖了搖頭
(阿也於情人節時發表在《驚蟄詩刊》上給葭雨的)
阿也的母校是一所普通的農村中學,從小阿也就在農村長大。對農村阿也總是心懷感激,山有山的靈氣,水有水的流韻,一切都是那樣的寧靜溫馨,所謂“知者樂(yao夜敖切,去聲)山,仁者樂水”。早晨一出門,左腳擁抱的便是撲鼻的泥香,右手輕輕的合上一縷清新的空氣。黃昏夕陽下,有金柳柔柔的枝條羞羞的挑著清淺的小溪,阿也家的小雞和鄰居家的兩小無猜,青梅竹馬的在草坪上嬉戲著,見此夫複何求?阿也的日記本上曾因此而寫了,
冬 雨
一葉隔斷千萬縷,
商蟲依彈舊時曲。
池魚欲探天外客,
殘荷底下細細語。
野 趣
粉蝶碎花風不惜,
黑泥輕催促織戲。
曠野暮寒鋤農歸,
夕陽牛背橫短笛。
茹軒是阿也高中時候的好友兼姐姐,對於茹軒阿也有的隻是深深的歉意的無盡的慚愧。一種無形的陰霾時時籠罩著阿也,但誰都不曾說破,那是一種殘忍,一種執著。
茹軒是一個並不出眾的女孩,初次見麵也許並不會給你留下很深的印象,但卻有一種佛曰“不可說”的氣質,可能就因為這一點我們就談得來吧。我總說可能,隻是一種懷疑而不是沒有主見,因為葭雨總是喜歡這樣的刨根問底,想到這對於茹軒,心裏更有一種罪惡感,說茹軒的時候又想著葭雨,我有時也討厭我自己。
直到現在茹軒還是保持剛進大學的樣子,每周都會給我寫一封信,而我實在沒什麼優點,除了會按時回信外好像真的沒有了。所以慢慢的我們也就有了星期一和星期四的故事。
每周周一我都會收到那封熟悉的信,那是我所喜歡的檸檬黃的信封,背麵畫著可愛又可恨的流氓兔,有時茹軒還會別出心裁的在信封上畫些漫畫或是寫寫俏皮的話。像畫上一個可愛又令人忍禁不俊的小鬼頭寫著“像不像你啊”,有時突然畫著一排的小孩的衣裳掛在孤單的絲繩上,甚至還禮貌的寫些“謝謝郵遞員叔叔”之類的話。信的稱呼都是一成不變的稱呼“小弟”。
而我也習慣一收到信就回信,周四我總在想茹軒一定也是在某一個角落看著我給她的信,隻是我猜不到她的表情,也許亦喜亦憂吧?我知道等待的孤獨和淒冷,所以我不想讓別人也像我一樣孤獨,雖然等待的結局是美麗的,但等待的過程卻是殘忍的。
信裏我們無所不談,從校園到社會,從生活到學習,家庭瑣事也被我們津津有味的說著“今天去買菜,又漲價了。”
“昨天睡覺從床上掉了下來,好痛。”“給你揉揉”偶爾翻看時,嘴角仍然掛著淡淡的笑。但有一點卻像高小鬆寫的《睡在我上鋪的兄弟》,“你寫的信兒越來越客氣,關於愛情你隻字不提”那樣,我們始終都很默契的沒有觸及那搖搖欲墜的,無法理清的愛情,難道我們都在逃避著什麼?
茹軒的信越寫越長,也越寫越空,平平淡淡的似流水一般,你看著它就這樣的流著,可是卻不知道它到底流的是什麼。長長的幾張彩色的信箋,除了淡藍的鋼筆字,還是淡藍的鋼筆字,它已經隱藏了它所要表達的意思了,所以文字是會騙人的。而我也在這細微的變化中覺察到了點什麼。
手機上以茹軒的城市區號開頭的電話號碼漸漸的由陌生變為熟悉,茹軒的聲音總在我有意無意的時候在耳邊響起。有時我手機關機了,她就打宿舍的電話,而每次打通時,她又總是顯出好高興好高興的樣子。“總算找到你了”早成了每次電話的開場白,好像我是一個大忙人一樣。雖然電話裏並不一定總講她喜歡聽的話,但每次她卻總是那樣的開心。有一次她說“阿也,你說話的聲音好好聽。”茹軒和葭雨一樣喜歡叫我阿也,這應該是茹軒和葭雨共同的地方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