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1 / 2)

寒假對於周皓軒來說並不是個漫長無聊的假期,當縣城的同學百無聊賴的在街上溜達在家裏無聊的看電視的時候,他在幫父親和哥哥在采石場幹活,跟母親搶著做家務,晚上偶爾還會去摸幾隻麻雀(麻雀晚上都藏在屋簷下或者柴草棚裏,用手電筒一照,就乖乖的束翅就擒了)。周皓軒的假期總是那麼的忙碌和充實,他喜歡這樣的日子,喜歡看著父親抽著煙杆蹲在石頭邊和一群鄉親聊天,喜歡母親不讓他幹活故意裝出來的嗔怪,喜歡哥哥和他一起抓麻雀時的興奮……

農曆的新年,是農村一年中最重要的節日,一進入臘月,新年的味道就已經散發了出來。到了臘月二十三的小年,過年的味道就更濃了幾分。周皓軒雖然已經十八歲,可是還是向那些七八歲的孩子一樣盼望著新年的到來。小的時候母親會給他和哥哥每人做一雙新鞋,扯了嶄新的布請人給他們做新衣服,然後他們也總是早早的把衣服放在床頭等著新年的到來。他還記得有一次他剛穿上新衣服出去玩,結果跌倒弄髒了,害的他哭了半天,還是母親把他包在被窩裏洗幹淨了衣服放在火上仔細的烤幹了給他換上才不哭了。

想到這些周皓軒就一直想笑,他已經過了那個對新衣服和好吃的那麼向往的年紀了,隻是這些記憶卻是那麼溫馨的殘留在他的腦海裏。此刻母親還在燈光下上著一直鞋子,那是給哥哥李海濤做的,自從上了高中,母親就不再給他做手工的布鞋了,而是買的。周皓軒開始不依,說為什麼哥哥還穿做的鞋,母親摸著他的頭說,“皓軒,媽隻想讓你和城裏的孩子一樣,你不比他們差,媽知道,所以媽更不能讓你受半點委屈。”李海濤也在一邊嘿嘿一笑,說:“皓軒,你可沒沾光,穿著咱媽做的鞋子幹活最舒服了。”這些細碎的記憶那麼的平常,卻包含著無盡的愛意。

“海濤,你和皓軒早點睡覺,明天你開平叔讓你爸幫忙砍樹枝。你和皓軒去集市上把年貨買齊了。”母親邊做著手裏的活計,對著大兒子說到。

“行,我去看看年貨還少些什麼。”說著李海濤起身離開。周皓軒依舊坐在凳子上看著母親手裏的針來回翻飛。他小的時候就喜歡這樣坐著看母親做針線,母親的針線活也是村子裏有名的,很多大姑娘小媳婦經常來家裏請母親畫個花樣,求母親教個針法的。

“皓軒,你給媽講講學校裏的有趣的事吧,別看媽沒文化,最喜歡聽這些新鮮事兒啦。”母親抬起頭,慈祥的看了一眼小兒子,隨著他越長越大,眉目間的神色像極了他的親生母親,不知道是不是因為身世,在周皓軒一個人凝望遠方的時候,雙眉間總是若有若無的鎖著一絲淡淡的哀傷,就如同二十年前闖入這個平靜小山村的絕色女子,她如曇花一現,美麗的容顏讓人驚豔,卻有那麼迅速的凋零,留給了她一個兒子。有時候這位農村女人在想,這或許就是緣分,她的命中注定會有這麼個兒子,要不然她不會在生了第一個兒子以後就再也沒有懷上孩子,在他們這個偏僻的小山村,是不存在避孕這種說法的,多子多福,這就是農村人的想法。

“媽,你有沒有聽我說啊。”周皓軒見正在做活的母親有些發呆,便搖搖她的胳膊。“媽是不是累了,我去看看爸什麼時候回來,媽先休息吧。”說著周皓軒站了起來,他的父親老好人經常幫村子裏的相親做些活計,不過村子裏的人也不會白請他幫忙,一般都是晚上吃頓飯。反正都是家常便飯,也沒什麼還推辭的,這會沒回來說不定是喝了點酒,周皓軒放心不下便去看看。

農村的年集很熱鬧,尤其是這種偏遠地方,民風淳樸之地的年集,更是熱鬧非凡。在這個偏遠的地方,鞭炮的管製沒有那麼的嚴格,年集的那種氛圍是久居城市的人用盡所有的想象都無法達到頂級的。隔著一裏地都能聽到年集上的鞭炮聲響。還有各色的行人絡繹不絕的湧向年集的方向。兩個人隨著人流擠進集市。其實所謂的集市是在山邊一處平坦的開闊地上,大小規模早在上百年的時間裏變得有了無形的規定,物品的分類也很分明,經常來的人肯定知道在哪裏買什麼。因為是年集,一入集市便是買春聯的,接著是賣糖果、年畫、玩具、衣服,左後才是菜市場。兩個人在人群裏見縫插針的擁擠著,尋找著自己需要的物品。

“瞧一瞧。看一看啊,正宗的大鞭炮,不想不要錢……”鞭炮市場總是年集上最熱鬧的地方,即使不買的人也會過來湊個熱鬧。隻見剛才說話的店主,隨手拎起兩串鞭炮,掛在旁邊的樹上點燃,一陣震耳欲聾的響聲,引得人群裏一陣叫好。相鄰的一看也趕忙如法炮製,“我家的大鞭炮啊,聲更大,更響亮嘍……”也放了兩串,頓時鞭炮市場此起彼伏的全是震耳欲聾的鞭炮聲。兩兄弟好不容易買了鞭炮擠出來透個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