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章:準備出京(1 / 2)

弘治六年十二月,舟山侯呈上飛天球,此球能載人升空,孝宗令太監劉瑾乘坐飛天球,遂升空近百丈。

孝宗大喜,令舟山侯督造飛天球,而後打造明朝第一支空中部隊,堪稱當世航天事業開創者。

劉瑾被後世航天研究界,稱為飛天第一人,是繼鄭和之後第二個在曆史上留下濃墨重彩的一筆的太監。

隻有當時在場的人知道,劉公公在回到地上後,已經尿濕了褲子,雙腿癱軟無法站立,據說回到詹事府後,劉瑾在床上躺了月餘才敢下地。

見識了飛天球後,孝宗很快便意識到這玩意兒並不隻是博人眼球,而是有大用處。

尤其是結合李兆研製的新式火器,你想想看,在百丈高空,往別人頭上扔手榴彈是什麼場景?

就算對方知道,那也無法防備,更別提反擊,就算是神箭手也不可能射到飛天球。

不過李兆馬上就給孝宗潑了盆涼水,飛天球想要進入實戰階段並不困難,但是培養一個熟練的飛球員卻不簡單,除了熟練掌握飛天球操作外,還必須要學習各種知識。

要知道後世培養一個飛行員,那可是老花錢了,雖然飛天球不像飛機那麼複雜,但對比目前的社會文化程度,在李兆看來,培養一個飛球員比培養一個舉人還費勁。

盡管如此,孝宗對此事也極為看重,吩咐李兆好好督造此事,還專門從內帑撥了一筆費用,讓李兆在研究所裏單獨成立飛天機構。

這也成了世界上第一個航天機構,孝宗為取名為:大明飛天院。

回到研究所後,李兆便給曲清提出了建設性意見,用煤來作為動力,極其不穩定,而且不好掌控,最好代替煤的原料就是火油,也就是一種通過對石油進行分餾後獲得的碳氫化合物的混合物。

實際上在我國唐朝時期,就有關於石油的記載,被稱為石脂水,宋朝的沈括在夢溪筆談裏將石脂水改名為石油。

李兆隻是給曲清提出大方向的意見,至於該怎麼設計噴火裝置就是曲清自己的事了,好歹現在曲清也成了飛天院的頭頭,在孝宗小金庫的支持下,能不能搞出結果,就看天意了。

接下來一個月李兆便是在侯府裏重新過上混吃等死的日子,輪流在三女的房間裏努力耕耘,一直到了年關。

侯府裏才熱鬧起來,趕著給李兆送禮的人從街頭排到巷尾,眼下誰不知道皇帝最喜歡的臣子就是舟山侯,如此年輕的侯爺,誰不想巴結。

李兆自然是不願意露臉去和這些人假客氣,便是把毛澄給扔出去,身上頂著恩師的名頭,再加上毛澄本就是天生的官場油子,在各方勢力的官員裏,毛澄也是把握得恰到好處,不僅如此,毛澄還刻意招攬了一批職位不高的官員。

雖然李兆沒有提及過,但毛澄知道,想要在朝堂上站穩腳跟,並不是靠一個人,老師不說,但他卻不能不做,眼下就必須開始建立一個官員集團,而這個官員集團就是為了給恩師服務。

至於回京的祝允明,原本應該去戶部坐班,但祝允明卻是天天跟在李兆的身後,恩師燒烤他就負責撒調料,恩師寫書他就磨墨,恩師上廁所他就在門口守著,要不是李兆開口罵娘,祝允明甚至在李兆行房事的時候,都要在門外候著。

最後李某人實在是沒辦法了,便是丟下幾個經濟學的課題讓祝允明去鑽研,這才擺脫了這個粘人的徒弟。

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一年的光景轉瞬即逝。

侯府的後院,露天的院子裏擺著兩張大桌子,除去自家人,還有劉大夏和李東陽二人被邀請到場。

李兆看著席間的眾人,深深歎了口氣,去年這個時候他還在趙家園子,短短一年時間他就已經坐在京城的侯府,身份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

但李兆並不覺得這一切是上天饋贈,說到底,這一切都是他自己拚命換來的。不管是殺倭寇還是退金帳汗,不管是火器營還是開海,這都是李兆一步一步算計來的。

李東陽坐在劉大夏身邊,看著李兆這一大家子人,心裏那是相當震動,畢竟他是知道的,這一家子到底多有錢,就連在身旁給自己倒酒的下人,聽說叫李狗蛋,那也是江南富土康的總經理。

李兆是頭一天才給李東陽發了邀請帖,李東陽是二話不說就馬上同意前往赴宴,他是明白的,眼下朝中局勢並不像看起來這麼明了,徐溥雖然勢大,但李東陽的直覺卻告訴他,要跟著劉大夏和李兆。

李兆舉起酒杯:“李大人,這是家宴,有招待不周的多包涵。”

李東陽笑著道:“侯爺破費了。”

李東陽心裏暗歎,這比起宮裏的禦膳都差不多了,如果這叫招待不周,拿自己平日裏家裏吃的,隻能算是豬食了。

劉大夏夾起麵前的黃瓜炒蛋,劉大夏知道這是李兆專門給自己準備的,正是因為這道黃瓜炒蛋,兩人才能結下師徒的緣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