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9章:太監第一人(1 / 3)

“皇上,臣以為,行商司一事還得謹慎。”劉大夏說道。

葉淇卻是說道:“臣以為行商司值得推廣,以甘肅和寧夏為例,關外勢力以阿黑麻和韃靼為核心,眼下阿黑麻和韃靼都與我朝交好,個別部落並不敢越雷池半步,此等時機不能錯過。”

同為戶部官員,葉淇是尚書,劉大夏是左侍郎,很難見到這種一把手和二把手窩裏鬥的情況。

徐溥則是主張推廣行商司,畢竟這機構太能賺錢了,以前是不知道,以為這行商司不過是賺點小錢,便由得皇帝自己去搗鼓,但確實沒想到,單單是一個行商證,就能讓皇帝的內帑怒賺幾十萬兩銀子,這下別說戶部了,就連內閣都坐不住了。

對比起風險來說,行商司所能創造的收益更多,這點風險在徐溥看來完全可以忽略不計。

李東陽則是站在劉健的身旁,想要說什麼,卻是搖頭頓下來。

“皇上,臣覺得,此事可為。”徐溥附和道:“戶部官吏能人眾多,再加上有朝廷的支持,行商司必定能推而廣之。”

徐溥這話裏有話,隱隱有點暗諷禦用監和錦衣衛的意思。

靠著一個太監機構和一個特務機構都能辦成事,那朝廷為什麼辦不成?

孝宗皺了皺眉,朝蕭敬問道:“李兆還未來?”

孝宗話音剛落,李兆就已經進入大殿,身後跟著祝允明和何鼎。

其實他早就到了,專門駐足在門外就是想聽聽牆角。

此時何鼎臉上的表情卻不怎麼好看,徐溥居然在暗諷自己管轄的禦用監,何鼎哪裏會有好臉色,這行商司能如此發展,這其中他何鼎可沒有少費心思,怎麼到了徐溥嘴裏,自己就變成可有可無的?

見李兆來了,孝宗便當即道:“李兆,你覺得行商司可否推廣到其他七個邊鎮?”

所有人都看向李兆,這行商司從無到有,都是李兆一手操持出來的,他的話自然是重要。

徐溥看了一眼李兆,李兆朝著徐溥暗中點頭。

這下徐溥心裏就覺得十拿九穩了,自打上次在暖閣見麵後,徐溥就把李兆當成了自己人。

李兆拱拱手說道:“皇上,行商司雖然是臣開設的,但實際上這大半年的時間都是臣的弟子祝允明在負責。”

孝宗還記得祝允明,殿試的時候他就覺得祝允明此人頗有點老臣的氣質,為人一點都不輕浮,說話總是深思熟慮之後再開口,頗有一點春秋之楓。

“祝允明,你可是狀元之才,居然被你師父安排到邊關,可有怨言啊。”孝宗笑道。

祝允明低著頭,停頓了十幾秒鍾才開口:“回皇上,君恩不敢怠,師命不敢違。”

孝宗滿意的點頭,果然不愧是朕選出來的狀元,看看,說話多有分寸,完全不像他的師父,就知道拍馬屁。

“既如此,你來告訴朕,這行商司之事該如何?”

祝允明剛想把自己的真實想法說出來,李兆則是在祝允明的身後輕輕拍了一下,祝允明側過臉,李兆閉著眼睛搖了搖頭。

雖然祝允明不算聰明人,但好歹跟了李兆這麼長時間,他知道老師這麼做肯定不是沒有道理。

當即換了自己的口風,抬頭回道:“回皇上,臣覺得行商司可以推廣。”

徐溥當即笑道:“皇上,您看看,就連行商司的提舉都說可以,這件事當不能再拖延了。”

劉大夏則是疑惑的看向李兆,李兆則是假裝沒看見劉大夏的目光,把臉側向另一邊。

李東陽朝劉大夏道:“劉大人,舟山侯這麼做有什麼道理?”

“老夫是不知道這小子再打什麼算盤,且看著吧,若是徐溥執意要開設行商司,此事並不是老夫能攔下來的,更何況,希賢兄不是還沒開口嗎。”劉大夏說道。

劉健微微一笑,無奈道:“時雍你就知道敲打我,你這徒弟眼下算是半個徐閣老船上的人,他這般做也不算錯,不過是一個行商司,我們何必跟徐閣老對著鬧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