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曲清就是第一批的研究員,進入研究所後,曲清對火器並不感興趣,反而是單獨找到李兆,問出一個讓李兆都很感興趣的問題。

“侯爺?人能不能飛上天?”

對於飛天這兩個字,華夏的古人並不是沒有做過嚐試,就說明朝,有一個萬戶,他就將自己綁在椅子上,然後在椅子下方捆了四十幾個火箭筒,把自己成功的送上了天,隻是這個萬戶完全沒有考慮怎麼平穩落地,最後隻能是上了西天。

但對於古人來說,人想要飛,這等於是癡人說夢,畢竟隻有神仙才能飛,人沒有翅膀,怎麼可能飛得起來?

曲清隻記得那一日自己問出這個問題後,李兆不僅沒有嘲笑自己,反而是說:可以!

在曲清看來,侯爺是個神人,能研究出這麼厲害的火器,而且還搞出番薯這種作物。

侯爺說可以,這等於是給曲清原本空虛的幻想,重新穿上了現實的外衣,人真的可以飛天!

百科全書雖然離開,但還沒厲害到上麵會記載這怎麼研製飛機,可李兆卻在書上找到一個很詳細的飛天方法,百科全書第四百八十頁:熱氣球的構造。

雖然不能做到飛機那樣的高機動性,但熱氣球完全可以做到飛天,而且技術難度並不大。

在這個全世界還在地上跑,水裏遊,對天空一無所知的時代,一個熱氣球代表什麼?

這簡直是跨時代的產物!

世界上最早的熱氣球其實就出現在華夏,就是孔明燈,隻是古人止步於此,並沒有對孔明燈進一步的開發,不然華夏隻怕是最早占據天空的民族。

李兆將熱氣球的結構圖和所需材料謄寫下來交給曲清,讓他自己按照圖紙去搞,原本想著短時間內應該也出不了成果,誰知道這才短短幾個月時間,這家夥居然真的搗鼓出來了。

曲清激動的彙報道:“侯爺,我弄出來了!”

隻見曲清身後一個巨大的籃子,這是用藤條編製而成,其中還加了麻繩和竹片,結構十分的穩定,籃子的大小足夠站在兩個成年人。

打開一個木箱,裏麵就是熱氣球的球囊,原本應該使用尼龍這種纖維材料來做,但這個時代哪裏去找尼龍材料,就憑李兆拿著百科全書,也不可能搞出這麼跨時代的化工產品。

曲清認真的道:“侯爺,我用了上百種材料,最後得到一種新的布料。”

李兆扯起球囊的一角,在手裏摸索,這材料的質感確實和布差不多,但用力一扯卻是十分堅韌。

“侯爺,這裏麵是用棉麻以及造紙的紙漿混合而成,不僅如此,球囊還做了內外兩種處理,球囊外用油紙覆蓋,能防雨水侵蝕,而且還易於球囊充氣塑形,球囊內的材料我塗抹了一層火漆,就算是高溫也能保障球囊的安全。”

李兆眼前一亮,他沒想到曲清真的找到了代替尼龍的材料,而且還做的這麼詳細,就連防水和防火的工藝都考慮到了,這他娘的真是個人才。

至於加熱裝置,其實很簡單,有了蜂窩煤之後,就能持續的提供火焰熱能,曲清將煤爐子改成了縮小版,能架在籃子的頂部,爐子是用青銅打造,耐腐蝕性高而且能長期使用,明朝的青銅鍛造工藝已經是全世界最先進的,這爐子不僅做的工藝感極強,而且好設置了幾個出氣孔。

曲清得意的介紹道:“侯爺,這些小的出氣孔,用專門的塞子堵住,就能控製火焰的大小,再配合這個特質的鼓風機,插入主風口,就能完美的掌控火焰。”

李兆已經看得出神,誰說我華夏沒有科學人才,這還不是妥妥的古代航天第一人!

曲清見李兆沒有說話,自信的語氣慢慢變得弱了下來,小心的問道:“侯爺...是不是哪裏做得有問題?”

李兆突然大聲道:“好!好!好!”

接著一把拉起曲清:“隨我進宮去見皇上!”

“侯爺!不可啊,這飛天球還沒有做過實驗...”曲清大喊,頓時慌了神,雖然他自信他的飛天球一定能飛起來,但如果呢,如果飛不起來怎麼辦?

李兆卻是信心十足,如此完備的熱氣球怎麼可能飛不起來?這可比西方的第一個熱氣球研製得更加成功,李兆甚至想放兩個人上去,看看載人的效果。

何鼎此時才反應過來,結結巴巴的看向焦寶忠:“焦大人...侯爺剛才是在說飛天嗎?那箱子裏東西能飛天?”

焦寶忠嚴肅的道:“我們科學門人不說假話,說飛天就飛天!”

“還能裝人?”

“自然是要裝人,老師說了這叫載人航天,如果不能載人,那研究出來幹什麼?”焦寶忠一副理所應當的樣子,似乎人飛上天成了一件很平常的事情。

何鼎捏了捏自己的臉,感到一陣疼痛,這才知道自己不是在做夢。

可他怎麼想不到,人?怎麼能飛天?那不是成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