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六十七章 江南,通貨膨脹!(3 / 3)

“當當當當!”那千總用包著銅皮的刀鞘敲打著茶幾,“直娘賊的!讓你們來商量事,一個個的都和蝦蟆一樣聒噪!就不能聽柳會長把話說完?!再有亂吵吵的額,別怪咱老子不客氣!”

在刀把子槍杆子的威懾下,議事的花廳轉眼間變得異常安靜,剛才還吵鬧不休的人們,頓時連大氣也不敢出一口,隻是眼睛盯著那千總手裏雪亮的腰刀。

“唉!今天的兩千銀元算是白白的丟到了水裏去了。隻怕一會柳家的人半句話也不會幫我說。”黃東家心裏兀自還在肉疼他雙手奉上的兩千元彙票,他偷眼看了看坐在柳攢機身旁的柳擎,見這位替柳攢機掌管著車船行的少東家麵色如常,不像是要動手殺人的樣子,這才強自將一顆心壓回了肚子裏。

“剛才柳某也是說了,大清兵馬乃是天兵,王師,又豈能像那前明兵馬那樣,強征民間財貨?隻不過,方才某家剛剛說了這差使,各位聽也不肯聽後麵的話,便隻管自顧自的喧嘩起來,這可不是做生意的本事啊!”柳攢機見人們不再吵鬧,隻管將一雙雙眼睛盯著他,心中從心底一陣陣的得意之感油然而生,這才緩緩的開了口。

“博洛王爺格外的恩典,念及我等商民將本求利也是實屬不易。故而特為降下恩典,每一石米都是給價購買。”

嗯?果然是商人的趨利性決定了他們的思維方式。聽到柳攢機說清兵並不是要強行征集大家手中的糧食,而是要給價購買,頓時心裏又是一翻個,“不知道王爺給個什麼恩典呢?”

從崇禎年間開始,各地便是災荒兵火連綿不斷。便是號稱人間天堂的“杭嘉湖”、蘇州、鬆江、太倉等州府,也是天災不斷。崇禎十四年的時候,連蘇州府都大旱,各地滿是蝗蟲,米價一石要銀四兩。

崇禎十五年,五月蝗災大作,民削樹皮木屑雜糠秕食之,或掘山中白泥為食,名曰觀音粉。蘇州府吳縣,米價貴至每石銀三兩三錢,麥石二兩二錢,城鄉房舍半空傾倒,死屍枕藉。

但是,在這些商人們看來,越是天災,越是糧食減產,越是他們在市麵上興風作浪大發利市的好機會。就算是南中的大船一船一船的將糧食運來,他們也有辦法和本事在市麵上大肆的放出風聲,“南中的運糧船隊在海上遇到了大風,可憐哦!幾百條大海船全都葬身魚腹了!半年之內,不要想有一粒米能夠從南方運來了!”

南中的漕米合約,被他們從一兩銀子一石米,炒到了翻了兩三番的地步。然後,少不得還要往裏麵摻雜一下沙子石子之類的必需品才能賣給那些升鬥小民們。

如今,聽到了柳攢機說博洛願意給錢購買軍糧和油鹽等必需品,頓時這些人忘記了方才麵臨著死亡威脅時的恐懼,腦子了一個個堪比超級計算機一樣的小算盤立刻“劈裏啪啦”的打得山響。

“博洛這些韃子,從江北一路過來,沿途不知道洗劫了多少城池,搶掠了多少的財貨,如今手裏有的是金銀細軟,缺少的卻是糧米油鹽。老子們這個時候好好的講講斤鬥,板板價錢,也算是替天行道,劫富濟貧了!替江南江北的百姓們出出這口惡氣了!”以黃藍二人為代表的這群商人們,心中無不是冒出了這個趁火打劫的念頭。

“王爺格外體恤我等。一石糙米給價銀元四塊,一石粳米給價銀元六塊!罐頭、燒酒、油鹽等物也按照現在的市價采辦。不過嘛,王爺給了咱們恩典,咱們江南商民也不能沒有一點孝心不是?我已經代大家向王爺表示,不管是最後多少銀子,零頭一律抹去!然後,按照江南的規矩,有個二八回扣,算是咱們大家夥向大清兵馬捐了些錢財,以助軍餉!”

至於說大家在糧食油鹽燒酒的分量上、糧米的幹燥程度上,罐頭肉食的保質期上做些手腳,那就不是柳攢機該管的事了。橫豎大家把回扣給夠了,反正這些東西也不是各級軍官將領們食用的。

其實,這些商人們分析的情形一點也不錯。博洛等人一路南下,手裏多得是金銀細軟,手裏缺少的卻是糧食物資。為了能夠籌措到足夠的糧食,他們也不會在乎多花些銀錢。反正這些銀子都是搶了來的,隻要軍中糧食夠,大不了再去別的城池搶就是了。實在不行,翻了臉,把這些養肥了的豬羊宰了便是。

於是乎,在柳攢機的帶領下,江南商人們煥發了衝天的幹勁,三天內便將二十萬石糧米解送到了大營。為博洛向勒克德渾交上十萬石糧米,同時向杭州進軍打下來厚實的物質基礎。

但是,博洛和柳攢機們也不會發現,隨著這次采購,江南,清軍控製區內的物價,漸漸的飆升起來。

404/4680985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