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有副將憤憤開口,道是北狄一向嗜好飲酒作樂,無非是欺大周朝不敢主動出兵。
其他幾位副將也點頭稱是,北狄一向治下不嚴,常有夜宴之事。
淮陰侯沉吟片刻,終是拿出輿圖,按照自己所想,安排好各副將的行軍路線,特別是便於設伏的地方,皆提前做了妥善處置。
眾副將又是一陣吹捧,道淮陰侯的安排萬無一失,此戰定能大獲全勝,言辭間信心滿滿,意氣奮發。
大軍定於下午開撥,眾副將便退下安排行軍事宜。中午時,昨夜派出的斥候終於回營,道是北狄營中並無異常,也無調兵之舉,如此,淮陰侯終於放下心來。
京城中,二皇子近日甚是自得,一來自己本就是唯一的嫡出皇子,身份比另外幾人高出不少,二來淮陰侯是自己的人,如今統領著二十多萬的鎮北軍,若能大獲全勝,自己如虎添翼,屆時儲君之位非自己莫屬。
且如今五皇子因李慶之事正夾緊了尾巴做人,大皇子隻占了年長之便宜,一無顯赫外家,二無出眾才能,二皇子從來沒將其放在心上。
至於其他幾位皇子,三皇子早逝,四皇子出身平平,平日裏低調的緊,無意與自己相爭,再往下幾位皇子年紀都小,想來不足為懼,形勢一片大好,二皇子如今隻等著淮陰侯立下戰功,自己便可高枕無憂。
然而事與願違,鎮北大都督李慶一行尚未到京城,北地便傳來八百裏加急,淮陰侯親率十五萬大軍進攻北狄,誤中北狄奸計,十五萬大軍隻餘八萬,如今狼狽退回北地。
一下便損失七萬精兵,天啟帝當即吐血昏迷,朝野上下也為之震驚,先前竭力要求召回李慶的一些大臣此刻戰戰兢兢,生怕天子一怒,自己遭殃。
天啟帝身子本就剛剛康複,如今再次氣急攻心,吐血昏迷,情況比之第一次更為嚴重,一連兩日都未能清醒,朝政大事還是久未露麵的皇太後拍板,由幾位大臣共同處理,才沒有落得朝野大亂。
北地,淮陰侯倉促退兵後便一直與幾位副將商議軍事,幾人皆一改之前意氣風發之態,如今垂頭喪氣,如喪考妣。
淮陰侯內心後悔莫及,自己本是仗著人多,圈出便於埋伏之地令,預備各個擊破,誰知北狄並未設伏,反在各路大軍彙合前展開廝殺,又仗著精通地勢之便分出兵力繞道大周軍隊後方,出其不意,大軍本就是各處征調而來,被北狄軍隊衝散後,四處逃逸,又不通方向,最終損兵折將,隻得狼狽退回北地。www.x33xs.com
議事廳中,淮陰侯先開口,“此次是我輕敵,有負李將軍所托,是我對不住諸位了!如今之計,隻得暫緩出兵,休養生息,再圖後事,諸位可有異議?”
眾人皆是死裏逃生,如何再有意見,紛紛答應下來。
誰知就在當晚,北狄大軍不知取道何處,竟避過斥候,悄無聲息到了城下,再次攻城,守城將士還未反應過來,便被奪了性命,待眾將士反應過來匆忙逃命時,北狄已是開了城門,放大軍入城了。
淮陰侯率餘下的將士們撤退到距北地百裏的一處城鎮,清點人數竟隻剩十萬,與北狄不相上下,淮陰侯驚魂未定,但也隻得硬著頭皮請求朝廷再次派兵增援。
時隔一日,朝中再次收到八百裏加急,北狄已攻下北地城池,淮陰侯要求派兵增援,幾位輔政大臣麵麵相覷,不知道如何處置,隻得前去求見皇太後。
皇太後已過古稀之年,聞言當場摔了茶盞,不顧眾人的反對,令還在返京途中的李慶折返,再次接管鎮北軍,另從京畿大營調兵三萬,前去支援。
至於領兵之人,太後歎了一口氣,鎮北軍軍心渙散,亟需重整士氣,若能得皇帝禦駕親征最好,但如今皇帝躺著還未醒,便隻得幾位皇子了。
皇太後斟酌一番,大皇子才智平平,淮陰侯剛失了北地,二皇子自是不宜再去,五皇子母親是李慶堂妹,按理說最是合適,但皇太後又怕二人勾結,劍指京師,最後便定下四皇子,又因沈翊熟悉京畿大營情況,最後令四皇子和沈翊,共同帶領三萬京畿大軍增援北地。
。您提供大神都市南山客的步步榮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