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4章老朱家開廠了,不要男人,不要女人,隻要……(1 / 3)

東廠、西廠,內行廠,說老朱家接地氣不是沒原因的,沒事就喜歡開廠,當然,作為封建皇族,老朱家不辦工廠、電子廠,隻專注於——特務廠。

老朱家的廠子用人也挺特別,不要男人,不要女人,隻要太監,比如東廠廠公曹正淳,西廠廠花雨化田什麼的。

東廠創建於永樂朝,創始人為明朝第三位皇帝朱棣,而西廠,這就是成化朝,皇帝朱見深的傑作了。

成化十三年正月,朱見深設立西廠,地點定在西城靈濟宮附近,首任西廠提督太監是汪直,這個失了男人特征,做事卻非常男人的太監。

西廠正式成立後,汪直借用錦衣衛的力量,在明朝全國範圍內展開了特務網絡。

西廠的特務人數,於成化朝比東廠要多出一倍,因為勢力大,領頭的人牛掰,所以連東廠提督尚銘,也得俯首聽命。

也是因為領頭的人實在厲害,所以西廠特務們非常囂張、霸道,什麼文官、封疆大吏,甚至於連三楊的後人他們也敢逮。

三楊什麼人啊?明朝永樂、洪熙、宣德、正統四朝重臣,內閣抬頭就是從他們開始的,雖然明末的時候被罵得很慘,但明朝前中期,他們的聲望可是很高的。

於明朝文官們而言,三楊的地位就像是漢朝的蕭何、曹參,也因此,三楊的後人非常受文官們優待。

同時,三楊的門生故吏遍天下,縱使三楊已死了幾十年,但三楊家族依舊榮華不絕,門庭顯赫。

被抓的是三楊之一楊榮的後人,據說是因為橫行鄉裏、草菅人命,被官府追問後居然還大搖大擺上京城,住進了叔父家中。

當地官府不敢惹他,於是把案子上報中央,朱見深派人去查,結果這些人回來說案子不實,三楊的後人可乖可正直了。

這就奇怪了,地方官府說他草菅人命,中央官員卻說他為人正直,真相到底是什麼呢?

於是朱見深派了汪直去查,汪直可不管什麼三楊後人,帶著特務就把人逮了,一頓嚴刑伺候……招了!

朱見深聞報大怒,派人查抄楊家,逮捕楊氏族人入京問罪,同時,還牽連到錦衣衛、刑部、地方官府,一連串人落網。

這案子是否冤枉沒人關心,牽連多少人也沒人關心,朝廷重臣們看到的隻有西廠特務無法無天,居然肆意闖入官宅抓人,濫用私刑,屈打成招!

不行,這個組織不能留,一定要……參他一本。

成化十三年五月,內閣大學士商輅(超級學霸)、兵部尚書項忠忍無可忍,聯名上奏請撤銷西廠。

朱見深非常善於聽取建議,當月就把西廠撤了。

沒等文官們高呼萬歲,朱見深反手就把項忠罷免了,同時,商輅也辭官回鄉……西廠再次設立。

文官們:……等會兒!建議是我們提的,陛下也聽了,最後西廠還在,大學士和兵部尚書卻不在了……媽耶,虧了!

虧不虧的,反正西廠又回來了,大臣們的日子也是越來越不好過了,畢竟盯他們的人,除了錦衣衛、東廠外,又多了一個。

成化朝的西廠一直開了五年,也就是成化十三年到十八年,之所以隻到這裏,是因為成化十八年,汪直失寵。

這位西廠提督,不同於尋常太監,他不愛財物,他喜歡權力,還喜歡打仗,不擱北京呆著討好皇帝、皇貴妃,非要去鎮守邊關。

呐,時間一長,朱見深和萬貴妃就漸漸忘了這麼一號人物,再加上被他整過的文臣、勳戚、太監等人集體進言,於是汪直涼了……

政治生命涼了,至於人,他可是善終,弘治朝朱佑樘召他回京一次,差點把文官們嚇死。

至於汪直為什麼能善終?

首先,他不同於王振、劉瑾、魏忠賢三人天天擱皇帝身邊呆著,隨時得罪人,他混軍隊的。

經常跟的是王越、朱永這類率兵打仗的猛人,經常做的是領著騎兵上草原溜達,因而,成化一朝,最恨這個太監的不是文官,而是草原民族。

其次,他雖然掛著西廠提督的名號,但擱朝廷裏四處抓人的時間少,多數時間都在邊關去草原串門。

就算帶著特務抓人,人家也講一個證據,哪怕隻是虛構的證據。

最後,他還不貪財,不收賄賂,不搞金錢交易,黑料很少。

就這麼一個戰功多,黑料少,還“講道理”的太監,擼了他的官職是可以的,想殺他,費力還不落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