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卷 第三百四十八章 世界局勢(2 / 3)

過了十餘分鍾,大批警察趕來了,麵對美國人瘋狂的挑釁,隻好用抓人的方式來遣散這次圍攻日本大使館事件。

一波接著一波的突發事件讓,美國政府與日本政府之間的矛盾越來越深刻,越來越混亂越來越說不清楚,這個時候英國大使麵見了小羅斯福簡單陳述了一下英國政府邀請美國參戰的意圖。

小羅斯福在感到日本給予強大的威脅與壓力的時候,也意識到了卷入戰爭之後,給美國帶來的經濟影響,最讓小羅斯福擔心就是蘇聯現在還沒有參戰,將來的鹿死誰手還不一定,即便是小日本一而再再而三的損害美國人的利益,就目前來看日本人的誠懇度還是夠的。

此時的英國的被德國打擊的奄奄一息,雖然說是在抗戰,但是能抗戰多久,這也是一個問題,一旦日後真能反擊德國,也不失是美國的一個合作夥伴。

於是小羅斯福在讓英國使者看到希望的時候,也看到了失望,保持了中立的態度,小羅斯福以日本與美國正在交涉為理由,一邊不斷的與英國政府談合作,一邊觀察世界上的動靜,尋找合適的契機而製定美國的戰略。

且說北極熊蘇聯為了暫時避免了德國法西斯的侵略,為自己贏得了擴軍備戰的時間,也積蓄了力量,但是同時蘇聯喪失了主動權,處於被動地位。

與德國的經濟貿易口的是換取德國先進的武器和技術,但從另一方麵卻支持了德國的侵略戰爭。

蘇聯對德國的綏靖政策使兩國關係處於表麵風平浪靜的狀況,從蘇聯方麵看,蘇聯

鞏固了自身的安全。在對德國貿易中,換取了德國先進的軍事技術和武器,鞏固了軍事

國防。

以航空上業為例。德國的航空上業以麥施比特一一109、榮克—87、榮克— 88型號飛機為主,運輸機以容克—52為主。同時德國還生產少量的重型殲擊機:麥施比特—110,轟炸機亨克爾—111和道爾尼—217,其中麥施比特—109在德國飛機界有“空中之王”的稱號。

上述飛機蘇聯幾乎都沒有。在對德貿易中,蘇聯提出要求供應這些型號的飛機,蘇聯還從德國得到一百種左右的軍事技術和上業方麵的產品。德國的這些武器樣品經蘇聯上程師改進後投入生產加以利用,在以後對德的戰爭中發揮了作用,同時蘇聯利用與德國往來的時間儲備了戰爭資源。

蘇聯對德國的綏靖政策沒有使蘇聯消除戰爭威脅,反而喪失了戰爭的主動權。蘇德兩國簽有經濟貿易協定和互不侵犯條約,蘇聯的自衛活動像被套上了枷鎖,由於這些協定和條約的束縛,蘇聯害怕承擔違背條約的責任,對德國的挑釁不敢輕舉妄動,助長了法西斯的氣焰。蘇聯企圖用經濟和邊界等條約鞏固中立地位,拖延與德戰爭的爆發,這種想法使它對德國的威脅放鬆了警惕。

對德國來說,阻止了英、法、蘇的接近,避免了東西兩線作戰的危險,與蘇聯的貿

易增加了戰略資源。就戰爭發起國德國來說,其懼怕的是英、法、蘇的聯合,那樣的話,

它將不得不重蹈一戰中東西兩線作戰的覆轍。蘇聯的綏靖態度使希一特勒看到了它的向西

推進計劃有著“光明”的未來,蘇聯的綏靖政策使德國處於東線無戰事的狀態。

於是德國放手對付歐洲的戰爭,於是在幾個月時間裏迅速橫掃歐洲,侵占了丹麥、挪威,破壞了荷蘭、比利時的中立,滅亡了法國,又把軍隊開進匈牙利、保加利亞、羅馬尼亞、南斯拉夫使戰爭向縱深發展。

敦刻爾克大撤退之後,德軍開始正式全麵入侵法國本土,由於先前在低地國地區喪失了大部分的軍事力量, 所以德國的裝甲部隊紛紛進行一場競速比賽,很快的就深入了法國中央首都巴黎被攻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