輪船拉著長長的嘀鳴靠岸了,一個身材高大的英國人在幾個持槍的衛兵保護下,慢慢的上了岸。
這個高大的英國人便是親自參加了上海會議之後,被丘吉爾派往美國說服小羅斯福的英國大使。
英國大使上岸之後,剛要抬頭遠望感受一番異國風光,卻猛不甚防被呼啦一下上來的人們給為一個嚴嚴實實。
“您好我上紐約時報的記者,您能講述一下,關於上海會議的具體情況嗎?”
“親眼看到美國副總統梅根被日本人殺害了嗎?”
“英國的日本是什麼態度?”
劈頭蓋臉的問題,忽閃忽閃的閃光燈,啪嚓啪嚓的拍照聲已經充分的說明,這是一群無聊的記者。
大西洋上飄忽了一個多星期,足以讓英國大使感到疲憊不堪,剛才還打算下了船之後,舒舒服服衝上一個溫水澡,安安心心的休息一下,然後精精神神去說服小羅斯福。
蜂擁而至的記者,卻讓他的疲憊全無,尤其是出自記者口中的每一個敏感問題,似乎都是最提神的興奮劑。
英國大使立刻認識到這是一次擴大日本在美國壞影響的大好時機,順便對說服小羅斯福參戰也有很好促進作用。
“大家請後退,大家請後退……”幾名貼身保衛人員,奮力的去抵擋那些擁擠的人們。
“大家安靜一下,大家安靜一下,大家有什麼問題,我一個個回答好麼?”英國大使伸出了雙臂一邊示意大家安靜下來,一邊大聲的呼籲。
英國大使整了整衣領子,幹咳了兩聲,提了提精神,隨即來了一個現場即興演講,把梅根在上海是如何為了美國人以及世界人民命呼籲正義的,又是如何慘死在日本人屠刀之下的情況經過一番特殊加工。
直到把在場的美國人說的一個個劍拔弩張,咬牙切齒,甚至是有人當場破口大罵日本人,英國人這才因為口幹舌燥而停止了演講。
第二天美國的各大報紙以‘日本人的陰謀’‘上海會議的真相’‘民族英雄梅根’……等等一係列新聞標題報道了英國人帶來的具體消息。
小羅斯福也不得站出來,充當了好人,親自參加了梅根的追悼會,並且在全美發表了公開演講,為梅根死表示深深的哀悼。
梅根總統的遺體在被送往華盛頓教堂的那一天,天氣格外晴朗。
早飯過後,華盛頓工人,學生,與市民紛紛來到日本領事館門前,表示要聯合起來砸碎日本領事館,為梅根討一個說法,凡是恨透日本人萬分高興,因此,這一天前來日本使館門前集會的人特別多。
示威遊行的人不知道從哪裏弄來了幾塊磚頭,他們站在磚頭上拿著這些天日本人的各種罪證,對大家演講。甚至有些死難者家屬,舉著被日本屠殺親人的遺像,口口聲聲的呼籲日本人償命。
天變一時,事變一刻。美國人的集會演講剛剛開始不久,情況就發生了意想不到的變化,日本人對美國人的演講絲毫的不在意,幾個趾高氣揚的日本人在領事館門前出出進進,讓美國人難以忍受。
未等開會和組織者下令,美國便忍無可忍突然用石塊猛砸日本領事館的大門、窗戶。不大一會,領事館的門窗全被他們砸壞。
接著,美國人又擁進日本領事館內,砸了裏麵的辦公用品、生活設施。不到20分鍾,日本領事館被砸得稀巴爛。領事館內的日本人從後門逃走,無一傷亡。
這時大批的日本警趕護衛人員趕來來抓人,站在門的美國人高喊著:“大家趕快走,趕快走!”
有的人聽到喊聲很快散開。有的人餘恨未消,總覺得要把東西砸得越碎越好,房子砸得越垮越過癮,因此他們延誤了撤離的時間,大部分人認為日本人在美國的領土上根本就不敢開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