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國中部和北部三分之二的領土疆域由德國武裝部隊來進行實質占領,而南部地區則成立由貝當執政的附庸政權,維希政府。
從德國展開西線進攻到法國敗降隻經曆了6個星期,閃電戰的威力讓法國體會到了亡國的恥辱。法國的戰敗令英國必須獨自麵對德國。
占領法國後德國空軍就在法國北部集中,準備可能的登陸英國的海獅計劃。德國決定首先進行空戰消滅英國皇家空軍,這即不列顛戰役。但事實上很多人認為登陸戰根本就不切實際,因為即使德國空軍能夠將皇家空軍趕出南英格蘭,剩餘的英國空中力量仍有可能在英格蘭中北部對德國登陸造成威脅,德國的登陸部隊很有可能被英國海空力量切斷,然後逐個消滅。
但是德國人似乎沒有意識到這點,發動了‘鷹計劃’,即對英國的大規模空中打擊,從而為陸軍登陸掃除障礙。
在戰役的高峰,德軍每天平均出動1000多架飛機,憑借著數量上的優勢與已經十分疲勞的皇家空軍飛行員作戰,雖然英國擁有先進的雷達技術,他們還是損失了四分之一的空軍飛行員。
他們開始對英國的主要城市狂轟爛炸,希望能夠摧毀敵人的信心,令敵人迅速投降。這為英國的飛行員提供了喘息的機會。但轟炸也對英國造成了嚴重影響,幾乎所有的英國工業重鎮遭到襲擊,倫敦連續在57個夜晚遭受轟炸,其他受襲擊的城市還包括工業城市考文垂和伯明翰,以及一些港口和海軍基地等。
當時在歐洲大陸沒有大的地麵衝突,因此空戰成了主要的戰事。不列顛戰役的最終結果是,希特勒對英國進行了狂轟亂炸之後,下令‘無限期推延’海獅計劃,德國登陸英國的企圖宣告失敗。
英國空軍也不時在夜間轟炸歐洲大陸,皇家空軍開始對柏林進行了轟炸。德國在關鍵時刻決定改變戰略,他已將戰略目標由西歐轉向了蘇聯。
西線戰事的順利進行,隻有英國憑借海洋的優勢在拚死抵抗,讓希特勒感到有機會騰出手來對付東邊的大國蘇聯了,而德國的情報機構對蘇聯的錯誤判斷,也讓希特勒認為蘇聯是非常容易對付的國家,便開始著手製定入侵蘇聯的計劃,計劃代號為巴巴羅薩作戰計劃。
巴巴羅薩計劃是集中大量兵力,‘閃電戰’從數個方向實施迅猛而深遠的突擊,占領蘇聯首都莫斯科、蘇聯第二和第三大城市列寧格勒和基輔等,把蘇聯紅軍的主力消滅在蘇聯西部地區,爾後向蘇聯腹地長驅直入,進抵阿爾漢格爾斯克、伏爾加河、阿斯特拉罕一線,並用空軍摧毀烏拉爾工業區,從而擊敗蘇聯。
巴巴羅薩計劃出台許久之後,蘇聯還是渾然不覺,雖然英國等國和蘇聯間諜多次向斯大林彙報,德國將要進攻蘇聯,但斯大林認為,英國和德國的戰爭見分曉之前,德國還沒有能力進犯蘇聯。他甚至懷疑,這是英國間諜為了將蘇聯拉入對德作戰的陷阱而捏造的。
1941年6月22日淩晨4時30分,德軍在北起波羅的海﹑南至黑海的1800多公裏的漫長戰在線分為北方、中央、南方3個集團軍群向蘇聯發動突然襲擊。
戰爭剛開始,蘇聯西部66個機場遭到猛烈轟炸,蘇軍半天之內就損失飛機1200架,其中800架未及起飛即被毀於機場,蘇聯西部城市、海空軍基地、通訊設施,在德軍航空兵襲擊之下嚴重受損,邊境軍區指揮機構基本陷於癱瘓。德軍在戰爭的第一天就前進了50至60公裏。蘇聯國防委員會在戰況不明的情況下,於當晚發布不切實際的命令,要求邊境軍區實施猛烈反擊,消滅入侵之敵,這種盲目的指揮使前線戰況更加惡化。
(未完待續,如欲知後事如何,請登陸WWW.CMFU.COM,章節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