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卷 第一百四十七節 第三大汽車公司?(下)(1 / 2)

1925年,T型轎車開始將市場丟給了它的競爭對手通用汽車公司。

1926年T型的出售量劇減使亨利福特認識到他兒子一直在堅持的主意是對的:他們需要一個新的車型。亨利福特主要從事發動機、車體和其他機械裝置的設計,在這些方麵他有豐富的技術經驗。他的兒子主要進行外形的設計。埃茲爾福特也克服了他父親一開始的反對引入了液壓刹車係統。這個合作的結果是非常成功福特A型車

該型車流行了幾種車體款式和富於變化的顏色。當A型轎車開始失去市場、輸給它的競爭對手的時候,在1932年,福特汽車公司又推出了V-8型汽車。6年後,在1938年,在福特的兒子的建議下,Mercurt型車成為福特汽車公司發展中檔汽車市場的突破口。

在此期間福特汽車公司走了無數的彎路,從此遠遠落後於自己的對手的通用汽車公司位居美國工業第二!

任軍心中暗罵,美國人都他媽媽的這個德行,近年來在日本等外國汽車公司的猛烈進逼下,美國通用、福特、克萊斯勒三大汽車公司由於傲慢自大、缺乏遠見、判斷失誤,以及錯誤運作等原因,麵臨本土市場不斷喪失的困境。日本豐田、本田等外國汽車公司以可靠的質量、最新的技術、優良的設計,合理的價位……製造消費者真正想要購買和符合他們想象的汽車,能橫掃美國汽車市場,侵占大量美國汽車市場份額。這些在底特律曾經擁有的無可爭議的優勢,如今落入他人之手,成為底特律沒落之因,真是莫大的諷刺!

“大家靜一靜,聽我說!”任軍舉起雙手示意大家安靜下拉,“其實電氣與機械的結合,是一個汽車名牌多元化的一個過程,與單一的生產產品的生產過程完全是恰恰相反背道而馳的兩個概念,我相信到目前為此T型車是市場上最受平民歡迎的汽車,但是通用汽車公司的富貴豪華車卡迪拉克也賣的非常不錯,這是為什麼呢?有的人可能僅僅能夠承擔得起特定的價格,而有的人願意為較高的品質而付出較高的費用,有的人喜歡清淡,有的人酷愛辛辣,有的人追求成功,有的人享受人生……不同消費能力的人群能夠承受不同的價格,不同的人群可能被不同的產品特性所吸引,不同人群的價值觀、理念和生活方式也迥異。產業存在不同細分市場的事實為多品牌奠定了基礎!如果同一類產品中的兩個品牌沒有任何特色,對於消費者來說沒有區別,那麼這兩個品牌中隻有一個有存在的價值。品牌存在的意義就在於區分,而區分的意義則在於滿足特定消費者特定的需求,並且在消費者心目中建立這種區分!”

“多年以來的市場經驗已經確切的證實,麥克——福特汽車就是依靠產品單一的民用T型車無數次擊敗了我們的對手,事實告訴我們照著這樣的路數走下去是正確的!”

“多品牌戰略的目的同樣是為了把生意做大,擊敗我們的競爭對手,首先,多品牌戰略,符合產業發展的規律——產業發展的過程就是市場不斷擴大並且不斷被細分的過程。舉個簡單的例子,為什麼我們穿的西服而不是僅僅推出高檔、中檔、低檔三個品牌?而要有樣式與顏色等等區分?”任軍指著大家的西服說,“我們在座的各位,有兩個人的西服完全一樣的嗎?”

當後世IBM的大型機壟斷市場的時候,也許沒有人能夠想到今天的電腦會發展到:大型計算機、服務器、台式機、筆記本電腦、手寫板、PDA、工作站、智能手機……當汽車剛發明的時候,再大膽的發明家也無法想象今天的跑車、SUV、轎車、兩廂車、MPS、MPV、卡車、麵包車、微型麵包車、豪華車、經濟型車、中檔車、緊湊型商務車……不同的產品針對不同消費者的不同需求被發展出來然後推向市場,他們需要與原品牌形成區分,強化定位。

福特看了看自己的西服,看看了任軍,忽然張開嘴巴想說什麼,但始終沒有開口!

“第二,多品牌戰略也是攻守兼備的戰略手段。我們可以尋找、引導、激發、創造不同人群的需求。如果企業不針對不同人群的不同需求提供特定的產品和服務,並打造強而有力的品牌。那麼,它的競爭對手就會這樣做。它的競爭對手將創造出強而有力的品牌,在消費者心目中建立清晰的定位。然後,企業將看到自己的消費者被奪走,市場份額變小,利潤率受損。雖然我們的T型車市場的銷售額占有60%以上,但是最終美國市場的40%由通用汽車雪佛萊、別克、凱迪拉克等品牌的多種車型共同占領。麵對競爭對手的成功品牌,企業可以推出相同定位的品牌與之競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