督軍進入杭州境內,忽聞聖京府陷落,陳海道大軍已經繞過常州,直抵蘇州城下,後續渡江的周野部則將常州圍困的水泄不通。
大宋天子如夢初醒,認識到禦駕親征實在是一件蠢事,於是駐蹕杭州,令皇太子王瑾代己督軍北上,解救蘇州之圍。陳海道圍攻蘇州是假,誘使大宋出兵是真,見大宋天子鑾駕出現在湖州境內,大喜,遂抽選精兵五千,連夜南下截擊。
皇太子瑾生於深宮,長於婦人之手,十七歲前從未離開過興隆府,對軍事更是一竅不通,軍中事務全由拱辰軍將軍姬勝和左右佑聖軍監軍使主持,姬勝是姬禇此子,在軍中多年,懂得一些軍事,不過對於如何指揮大兵團作戰,並無實際經驗。至於左右佑聖軍監軍使,他們本是文官出身,因擅於阿諛奉承而得王弼信任,對軍事根本是一竅不通,三人為如何行軍,如何布陣爭執不休,皇太子王瑾又是個沒主見的,四萬大軍自出杭州後磕磕絆絆,像隻沒頭蒼蠅一樣在湖州境內亂竄,陳海道捕捉住戰機,猝然發動攻擊,在烏程縣境內大破宋軍,斬首萬人,宋軍頃刻間土崩瓦解。
左右佑聖軍奔回杭州,王瑾也要回杭州,姬勝勸道:“我軍大敗,臣一人擔不起這責任,殿下回去難逃一劫。不若去宣州,召集兵馬襲擾唐軍後隊,也可將功贖罪。”王瑾沒有主見,被姬勝裹挾著去了宣州。皇太子完敗於湖州,江南局勢頓時明朗起來,但凡有點眼光的人都不難看出,杭州是斷然守不住的,杭州一失,興隆府難逃一劫,大宋江山就像那一棟紙糊的房子,在暴風雨的侵逼下,坍塌還是頃刻之間的事!
人心散了隊伍就不好帶了,民心散了,國家就窮途末路了。承平二十年,大宋還是大宋,一棟紙糊的房子,看著軒敞華麗實在不堪一擊。
有識之士不再與陳海道正麵抵抗,而是趁天子尚在興隆府,陳海道的目光還盯著興隆府之際,紛紛前往江西、湖南兩地,兩地尚屯駐有重兵,隻要有皇太子或南王在,即便是興隆府被唐軍攻克,天子罹難,大宋卻還有一絲中興的西王。此刻唐軍鋒銳正利,與其死拚硬打無異於以卵擊石,與大局毫無益處,人都拚光了,則天成元年便是大宋的滅國之年。
聞之皇太子兵敗湖州,蘇州守將吳本棟感到大宋回天無力,為保全闔城百姓,便獻城歸降了陳海道。吳本棟是尚書令李正的門生和女婿。昔日陳蘇倒台,李正得張仃發、李熙護持,並沒有受到株連,其女兒李然也安然無恙,李然貌美性情又溫和,被時任杭州司馬吳本棟看中,明媒正娶為妻。吳本棟後做到禮部侍郎,不久前才外放蘇州刺史,雖然官品升了一級,心裏卻老大不樂意,怨恨之下而投敵。
吳本棟投敵,遠在興隆府的李正預感大事不妙,趁城內混亂之際,攜帶家眷偷偷地流出了興隆府,逃奔明州而去。同日,常州城破,刺史梁新樂自殺。陳海道與周野合兵一處,約有七萬眾,江南地方已再無對手。二人商議了一下,決定趁機南下,在春天到來前渡江攻克興隆府,一舉端掉大宋的中樞係統,徹底擊垮大宋的抵抗意誌。
王瑾兵敗後,王弼下詔班師回朝,丟下堆積如山的軍械糧餉,率親衛撤回了興隆府,同時派司徒盧榮嶠、左仆射姚素為使者去蘇州向周野、陳海道請求議和。周野和陳海道一麵與二人周旋,一麵趁湖州、杭州防禦鬆懈,連取兩城,進抵浙江之北。
大宋國在浙江南岸屯積了十萬大軍,與唐軍對峙,河麵上千帆林立,萬軻爭流氣勢十分雄壯。周野令軍士在北岸虛張聲勢吸引宋軍注意,而由陳海道選四千精卒秘密西進,從浙江上遊渡河,迂回至宋軍背後。此時靜海軍陸戰隊已在明州登陸,經過多年擴充,靜海軍陸戰隊已擁有三千名擅長水路兩棲作戰的精銳士卒,王弼曾判斷唐軍會在上虞縣境內登陸,以直接威脅興隆府,因此在上虞境內布設了重兵,而明州方向的防備力量相對薄弱,靜海軍在明州司馬李選的策應下一舉攻克明州城。
李選是李正的養子,實為私生子。
陳海道突然出現在十萬宋軍背後,引起了巨大的混亂,十萬宋軍中大部分都是從未打過仗的拱辰軍士卒。大宋天子為了籠絡江南士紳,大肆擴充拱辰軍,招募江南士紳子弟入伍,拱辰軍的地位和待遇高於諸軍,軍將升遷很快,被士紳子弟視為不二選的進身之階,因而趨之若鶩,拱辰軍由當初拱衛禁宮的精銳中的精銳直線墮落為大宋國最華麗的雜牌軍。
勝負已經沒有任何懸念,十萬宋軍一夜崩潰。王弼失魂落魄地回到了興隆府,站在宮殿裏最高的宮台上遙望北國江山,天空晴朗,萬裏無雲,一眼能望出去十幾裏遠,望著望著王弼淚如泉下,自大興元年做皇帝起,他已經享有了二十年的太平歲月,放著好好的太平天子不做,偏去哭什麼唐,這下倒好,李統沒領自己什麼情,自己卻把自己的江山給哭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