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327.伐宋(1 / 2)

李熙詔張龍回朝,調盧士枚為襄陽道節度使,充江陵、襄陽等地招討使、宣慰處置使,主持西麵戰場。詔周野為徐州道節度使,充徐州招討使、宣慰處置使,主持東麵戰場;詔王儉為潁州招討使、宣慰處置使,主持中路戰事。三處共有禁軍兩萬,藩軍六萬,州軍及地方土團四萬人。

誘敵深入,化外線作戰為內線作戰,目的是激發各地藩軍南征的激情,大唐換了皇帝,元從將士都已經成為新朝的得利者,絕大部分人已經過上了“百畝地,兩頭牛,老婆孩子熱炕頭”的小康生活,那種把當兵吃糧當作養家糊口職業的職業雇傭軍在藩軍和州軍裏已經近乎絕跡。

一聲令下,三軍齊發的豪壯局麵一去不複返,現在要打仗就得先把賬算清楚,吃虧的仗已經沒有人願意打了。

宋軍在北伐初期連戰連勝,一時氣勢如虹,東路軍連克濠、泗、宿等州,直逼徐州城下,中路軍渡過淮河,連戰連捷,包圍潁州城,向西攻占了光州。西路軍攻克複州後,屠城一日,坑殺戰俘百餘人。大宋東路軍戰果最輝煌,也最冒進,李熙決心拿張起開刀。

陳海道奉命率左神策軍主力一萬五千人秘密東進徐州,在建國方略中,左神策軍駐守江南揚州、潤州、越州等富裕地區,此次詔陳海道南下正是為此目的。陳海道現為左神策將軍知軍事,是左神策軍的實際當家人。

“禁軍出馬一個頂倆”這是唐軍中的一句諺語,說的是禁軍戰鬥力之強大,實情是禁軍出馬以一敵十也不在話下,還有一種說法是“禁軍過萬能捅破天”,意思是禁軍戰鬥力隨著規模的增加而呈現倍增趨勢,一旦人馬過萬,放眼天下已無對手。張起承認大唐禁軍戰鬥力超過一般軍隊,但並不相信大唐的禁軍是不可戰勝的,天下哪有不敗的軍隊,傳說中的“萬人”昔日不也是經常吃敗仗嗎?

北伐上手很順,三拳兩腳就打的讓大宋君臣談之色變的周野落荒而逃,前揚州大總管府直將有些飄飄然,昔日他在李熙軍中見識過李熙領軍作戰,李熙取勝的法寶無非是兩個:以多欺少,打不過就跑。

李熙常掛在嘴邊的一句口頭禪是“傷敵十指不如斷其一指”,又說“要集中絕對優勢兵力來一個個個擊破”,戰情不利時則必曰“全軍為上,不必去計較一城一地的得失”,為拔腿開溜尋找借口。西王李熙能打勝仗靠的無非是這兩樣法寶,打的過就打,打不過就跑,尋找機會再打,完全是一種流寇作風。這樣的軍隊的確是很難戰勝,因為他根本不給你跟他過招的機會。什麼樣的將帶出什麼樣的兵,大唐天子如此,他麾下的將領又能好到哪去?這個周野曾是大唐江西道的將領,虔州一戰被李熙俘虜,變節投誠,這樣一個連氣節都沒有的人,又算得什麼大將。

自打張起在心裏將周野看扁,進軍的步伐就明顯加快,起初還有監軍禦史告誡他穩健為上,但張起連戰皆捷,周野丟城棄地,宋軍氣勢大漲,唐軍抱頭鼠竄,此種情形下,監軍禦史再也開不了口,張起也因此一步跨到徐州城下,他望著這座高大厚實的城池,心裏在想:“我若能破此城,則山東、河北之地盡歸我大宋所有,那時我就是大宋的白起!”

大宋的“白起”在遇到大唐的“霍去病”後,雄風不在,五萬宋軍在徐州城下一朝覆亡,張起本人被生擒活捉,陳海道馬不停蹄揮師向南,一路如入無人之境,揚州城的士紳、將吏還在慶祝北伐大捷的宿醉中尚未醒來,陳海道的大軍已經進抵城下。

揚州大都督李軌倉皇南逃,甚至沒來得及帶走自己的寵妾和一雙兒女。李軌是王弼的妹婿,曾任溧水縣令,任上貪汙公帑四千貫,論罪當死,狀子告到大聖國右禦史台,時任禦史大夫李熙批示嚴查,後因王弼說情才免於一死。李軌的最大優點是聽話、踏實,王弼很喜歡這個妹婿,用他取代了張如衝為揚州大總管,做張起北伐的後盾。

借張起的光,李軌剛剛加官特進,慶功宴尚未結束,揚州大總管便倉皇奔回江南,令人啼笑皆非的是李大總管一路報捷,聲稱張起攻克徐州,全殲大唐守軍,陣斬守將周野。消息從揚州大總管嘴裏說出來自是無人不信,江南各州縣官府組織百姓提燈上街慶賀北伐大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