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板,來一份5元錢的臭豆腐,多放一點酸菜哦,微辣。”依依對臭豆腐是情有獨鍾一段時間不吃就決得心裏難受,千方百計也要吃到。
“小姑娘我給你們講個關於臭豆腐的小故事怎麼樣。話說康熙八年,徽安省仙源縣舉子王致和進京考試名落孫山,欲歸故裏,又苦於路費無著,隻好留京等下科再考。幼時曾在家做過豆腐的王致和為維持生計,便在所住的京城前門外延壽寺街羊肉胡同“徽安會館”內,用手推的小磨,每日磨上幾升豆子做成豆腐沿街銷售。有一次,豆腐賣不出去,剩下較多,又時值夏季,怎麼辦?猛然他想起家鄉有用豆腐製成醬豆腐的一道菜,但具體不知怎樣做法。於是他試著將豆腐切成小塊,加鹽及花椒封在壇裏,一直沒管它。到秋涼之後,他才想起這些豆腐塊來;這天,他剛打開壇蓋,一股臭氣撲鼻而來,再仔細一看,豆腐已呈綠色了。他好奇地入口試嚐,味道卻很美,送鄰裏人品嚐,也一致稱讚。從此,王致和的臭豆腐揚名了。
到了清末,王致和的臭豆腐竟成了慈禧太後的禦膳珍品。那時,禦膳房每天要為慈禧準備一碟用炸好的花椒油燒過的臭豆腐,而且必須是當天新從“王致和南醬園”買來的。但有時去買晚了或趕上王致和“停業盤底”,買不到新的,太監們就隻好用剩下的頂替。為人狡詐的慈禧考驗侍奉她的太監,有一次在進膳時,把一粒花椒暗藏在臭豆腐中。到了第二天進膳時,慈禧拔開碟中的臭豆腐一看,那粒花椒果然還在,於是她嚴厲地處罰了主管太監。從此,太監們隻好到“王致和南醬園”去求方便,以保證不誤“上用”。”賣臭豆腐的老板是一個很健談的中年大媽,一邊聲情並貌的講著故事,一邊麻利的做著臭豆腐。“好了,小姑娘,你們是打包帶走還是現吃。”
“我們要邊走邊吃。”付完錢,依依就迫不及待的吃起來了,吃得心滿意足的,讓其他人看了也很有食欲,於是兩個人一邊走一邊分享臭豆腐。晚風徐徐,邊吃邊逛真是人生一大樂事。
“我的錢包怎麼不見了?”一個年輕女孩子焦急的翻著口袋。一看找不到,女孩子顯然真的著急了,那裏麵錢到是不多,但是她的身份證,簽證,護照,銀行卡都在裏麵呢。原來這個女孩子是從新加坡過來B市玩的,在這邊又沒有什麼親戚朋友。
很快這個女孩身邊就圍了一推看熱鬧的人。看著這個女孩都快急哭了,旁邊的人紛紛咒罵小偷真沒人性,大家議論紛紛。旁邊的人建議女孩趕緊先報警,也有很多人勸那個女孩最要緊的是先掛失銀行卡,不要讓小偷把卡裏麵的錢取走了。這個年頭想抓住小偷太難了,顯然那個女孩也沒有信心可以找回東西。但是她還是按照大家的建議先報警,然後再打電話掛失。
趁著人都圍在一起的時候,依依在人群裏轉了一圈,很快就知道誰是小偷了。原來小偷偷完東西後,還混在人群裏偷東西。於是依依悄悄的捅了下老麥,“看到了沒有那個穿著深藍色牛仔外套,年齡大概20多歲,臉上長滿了青春痘的年輕人就是小偷,他身上還藏有一把美工刀,你打得過嗎。”老麥仔細的觀察了一下,對依依比了個OK的手勢。老麥悄悄的靠近那個小偷,看他沒注意,對著他的腳用力的踩下去,趁他吃痛的時候用膝蓋對著他的襠部猛踢了一下,迅即用一隻手的肘部猛撞小偷的肋部。小偷馬上痛得在地上打滾,為了防止小偷緩過神來反擊,老麥趕緊走過去把他身上的美工刀拿出來。
這一變故就發生在一瞬間,圍觀的人還不知道發生什麼事小偷就倒在地上了。這時老麥從小偷身上掏出幾個錢包,對著圍觀的人說道,東西就是他偷得。這有幾個錢包,你們看下還有誰不見了東西。這時圍觀的人才反應過來紛紛查看自己的包,有好幾個人東西都不見了。老麥讓丟東西的人都說下自己的包裏麵都有什麼東西,看說的都沒錯就把東西還給失主。那些丟東西的人對著老麥一陣感謝,那個新加坡的少女更是感激的不知道說什麼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