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秋天對於我來說除了落葉就是蕭條。
這些都隻留給了我,把我整個人都裝得滿滿的。
這悲涼蕭條的風景,它深深地印刻在我腦中揮不去也抹不掉。
在文人墨客的眼中筆下,秋天似一位少女樣多愁多情。
秋風、秋雨、秋葉、秋花、秋情、秋興、秋韻,樣樣都美,詩歌散文信手拈來。
那隨風擺飄的落葉、一步一回頭的無奈,是葉對樹的依戀;是這個季節的無情;更是悲壯,零落成泥碾作塵。
我眼中的這個季節,沒那些情愁,有的隻是草木枯黃,天氣陰涼,沉悶煩燥,心無所歸。
更伴著秋風和秋雨,給我留下的就隻有一種感覺,就如農村裏人的微薄收入,無奈。
無奈是一種的感覺,比寂寞還可怕感覺。
當一個人身不由已的時,就連自己本身都不屬於自己而仍人宰割時,就能真切地體會到這種感覺。
天空中,細雨還在無所拘束密密實實地下,一絲連著一線,帶著我的心也隨細雨在往下滴落。
一點一滴地掉落。
已是黃昏獨自愁,更著風和雨。
風雨中,天與地之間更是煙雨朦朧,隱而約見。
細細的雨,是最能令人產生那種傷感的情緒,猶其是一個人的時候。
秋風秋雨獨自愁,
四年,人的一生能做事的時間有幾個四年?
四年,石榴大學畢業了,聽說剛分配到縣城一個單位工作。
四年,陳德瑞的果園也賺了錢,也有了孩子了。
四年,賀曉芸也要結婚了,新郎不是我。
四年,我在建築工地上成了管理人員,同時也是一個小口袋,賀曉芸的結婚使我失去的比得到的多,心情比我當年沒考上大學還要差。
牧馬山的山並不高,是由黃泥頁岩所構成的一片片起伏的丘陵,它因五代蜀王在此牧馬而得名。
皇墳山也隻不過是柳河岸上牧馬山邊湧起的一個小山包,因傳說是先主劉備的墳,盡管是無從考證,但在這片山上,也比較出名,我們村的名字也因此而得來,盡管有先主在此,他並沒有給我們保佑,一說到皇墳村,都知道是一個窮山村,山沒有多高的山,水也隻有黃墳山這個小山包靠著柳河。
皇墳村是我的故鄉,盡管它是個窮山村。
故鄉這兩個字,是優美的,也是傷心的;是多情的,也是殘酷的。
故鄉代表的就是農村,與城市有著相當大差別的農村。
皇墳山頂有幾株野生的桉樹,仍站在風中搖曳著,那是幾株生命力極強的野生樹,正因如此才能仍憑風吹雨打它都傲然地站在那兒迎著風頂著雨,多年來都沒有倒下。
山腳下柳河對岸的川西壩子,籠罩在一片煙雨朦朧之中。
田野裏,收割後的稻草還一堆一堆地堆在田間裏,其間點綴著一個個青綠的院子,那一叢叢的竹林,還頑強地留著了這秋收後的生機。
雨小了,和冬天的濃霧差不多一樣,卻也能打濕衣裳。
田間小道上有二三個的戴著草帽的十二三歲孩子牽著牛兒回家。
這就是所謂的牧童,說到牧童,在詩詞人的眼中那是一道美麗的風景。然而,此時此刻,誰會認為這是一道美麗的風景的話,他腦袋一定是進水了。這是一道令人心酸的景象,現在上學比我們以前還困難,當然是指經濟方麵。
它並不美麗,反而是一種沉重,隻因為這裏是農村。
樹葉上的雨水滑落下來,滴在頭發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