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夫人已經為她想過。
“雖然還沒有見過,但從以前查到的情況,詢問的他們漁村的村鄰得知的情況,那個孩子是個好相處的。等她回到家中,你這做嬸娘的,可要好好待她。”老夫人掃一眼大兒媳,再掃一眼二兒媳,心裏暗自歎息。
老大家的蔣氏以前看著不像是個蠢的,今兒怎麼這麼不開竅。
她自個兒的親生閨女,也不說兩句好聽的,真是……
老二家的江氏捂嘴小樂,“母親,這還用您說啊。大姑娘在外邊兒受了十七年的苦,回來以後在家中也待不了多少時她日,能待個三年那已經是極限中的極限。也許隻能住上幾個月,我雖然隻是個做嬸娘的,那也得抓緊時間的疼。
要不然,不夠時間。您以後就瞧好吧,給大侄女的禮物,我可是都準備的妥妥的。就等著大姑娘回府。”
“我可聽著,到時候可不許耍賴,別不承認。”婆媳倆一來一往,說的熱熱鬧鬧,搞的蔣氏一臉黑,心裏暗罵。
她怎麼想的,無非是不在二姑娘麵前表現的心裏隻有那從未見麵的親生閨女,與養女生份咯。
所以一直沒有怎麼插嘴,說一兩句好聽的。
下午,各房都收到了楊清送來的海貨。
至於他們怎麼處理,楊清可管不著。
她正忙著。
忙著掙銀子,忙著發展。
夜晚,老太爺楊宏濤拖著疲憊的身軀回府。已經快到宵禁時間才回到家中,滿腦子都是一團漿糊。
休沫日,被皇帝喊進宮談心,一般都沒有好事。
事實告訴她,確實沒有好事。
皇帝雖然沒有明說,可那意思已經擺在那兒。
玖親王王妃的位置一直空懸著。
玖親王命硬可是全天下出了名的,從十五歲到現在二十五歲,一共克死了八位未婚妻。
皇帝還特意提起沒有回京的大姑娘,意思是那位的命運也不咋地,也許能負負得正。
暗示了他一天的時間,一直磨到他說回府與老妻商量商量,皇帝才放他出宮。
之前他一直在裝聽不懂。
回府之後,老爺子直接來到老妻居住的院落。
一身頹廢的揮退下人們坐在太師椅上直歎氣。已經卸掉一頭發髻的老夫人,素服素顏的走到丈夫身邊,“出了什麼事?看樣子出了什麼難事,喪氣的很?”
“夫人,我是有口難言,不知道怎麼說,可不說吧,以後聖旨下了以後,我怕你會怪我。可真不是我要答應的?”老爺子當然想家裏出一個親王妃,還是不用參與奪嫡多好啊。
玖親王可是當今一母同胞的親弟弟,自幼由皇帝一手帶大,說是兄弟情感,也可以說是如父子一般。
皇帝比玖親王大一輪。
當年太後不受寵,名為中宮皇後,卻還不如那賢妃在當時皇帝心目中的地位。
宮務也被分出去大半給賢妃掌管,要不是當時的皇帝突然死在賢妃的床上,如今的皇帝是誰那還真不好說。
也就是因為這些,當今那時候一直過得不是很好,時刻護佑著親弟弟九皇子。
當今登基的時候,還多虧了玖親王。十三歲的少年,用半條命為當今換來了時間。
才給了當今皇帝時間,順利的登基。
十二年的時間,玖親王從十六歲以後就一直駐守邊關,抵禦瓦剌。
常年不回京城,都說他是煞星轉世。命最硬的未婚妻也隻是堅持了一年,其餘的幾個月就換一個。
對於這樣的親王妃,老爺子不願意有。萬一大孫女被克死,他可成了罪人,親王妃的位置自家沒有得到,還損失了一位孫女。還是一位剛被找回來的孫女。
到時候,外麵謠言滿天飛。什麼用鄉下長大注定不會高嫁的嫡孫女換取一個親王妃的機會。
他其實都想好了,等大孫女回府,到時候給她找一個家境一般,身家清白,家庭人口簡單,人品好的新科進士,到時候有自家人提攜,諒他也不敢欺負大孫女。至於嫁進門第相當的人家,他都不敢想。
都不是傻子,自幼在鄉間被虐待長大的孩子,就算嫁的門當戶對,對她來說大半都不會幸福。還會陷進後宅的泥沼中。
為此他早已與老妻商量好,達成了共識。
老夫人手中拿著一封信遞給老爺子看,“老宅的來信,你先瞧瞧,再說發生了什麼事情?”
許久之後,老爺子放下書信,歎息道,“是個聰慧的孩子。可是!”
說完可是,又望了眼外麵,才繼續說道,“今兒進宮,皇上說起了玖親王,還說起了大姑娘……”
話還沒有說完,老夫人就覺得心髒不舒服,跳動的太快太亂。玖親王妃,她可不願意大孫女去,即便一輩子沒啥出息,嫁的丈夫一般,但隻要日子平安,也比去做玖王妃好。
那就是個虎窟狼窩。老夫人自己都沒有發覺,她的頭搖的像撥浪鼓。
嘴裏還一直念叨,“不成,嫁進小門小戶都比去做那個來的好。”
“是,可,皇命難違,現在皇上是讓我們自己商量,隻要我說不。直接還是委婉,估計下一次就直接是聖旨賜婚,沒有任何拒絕的餘地。”老爺子很明白皇帝可不是真的與他商量,能耐著性子與他周旋大半天,那也是因為玖親王克妻的名聲太勝。
已經死了八人,即便是皇帝也不好意思直接逼大臣。
妥協是因為死的太多,也是因為這個原因,皇帝才放低要求,才選擇楊家剛找回來的孫女。
一是,想著楊家人與那孩子沒有多少感情,會舍得。
二是,想著那也不是一個好運的姑娘。如若不然也不會從出生就會被人調包去了千裏之外的小漁村。
如此衰,應該不會給一下子就被克死,也許能支撐到為九弟生下一兒半女,隻要九弟以後有了後人,他就不再逼九弟娶妻。
不娶妻不代表九弟身邊不能有女人。
皇帝都已經想好。以後怎麼辦?
不得不是皇帝渾身都是心眼兒,想的真多,難怪大半的皇帝都不長壽。
“讓她在老宅多住一段日。以後無憂無慮的時光就會遠離她。”老夫人也知道沒有任何的轉圜餘地。隻是在心底歎息,孩子命苦啊。
“行,你給老宅去一封信。”
老爺子彎著腰駝著背走了出去,精神萎靡,感覺人一下子老了四五歲。
真是瞬間老了許多。
幾天後,京城楊府迎來了天使(太監),全府的老小跪在地上,“誠心”的聆聽天使宣讀聖旨。
隻是聽著這聖旨,所有人都嘴裏冒苦水。與沒有回府的大姑娘是沒有感情,可就這麼看著她被克死,多少有些不忍心。
也有人暗自慶幸,有這位剛回來的年歲大的大姐姐頂在前麵。如果沒有被找回來的大姐姐,可能被賜閻王婚的就是她。
捂住心口,慌得心髒蹦蹦亂跳。
隨之而來還有賞賜。
又賜了閻王婚,全京城又多了一個熱門話題。順帶的一群婦人閑的無聊,挖出了新晉的準玖王妃的身世,幾天後滿京城都知道這位準玖王妃是被人調包,自小在鄉下漁村長大。不識字,沒有規矩,不懂禮儀。
孟府的宴會
楊府女眷參加,平安侯的女眷參加,京城有權勢的還有世家大族,皆有參加。
一座寬敞的三間連通的大廳內,張二奶奶(楊漫二姑娘)坐在婆婆的身後。此時走過來一位年輕的婦人,一身富貴,走在平安侯夫人身後,聲音高亮,“楊漫,我聽說了,想不到啊,你居然是一位漁民家的女兒。你的命可真好啊,居然飛上了枝頭,進了楊府。
嘖嘖,可真是苦了楊府真正的大姑娘。本應該金尊玉貴的長大,卻被你這養一個長相一般,氣質一般卻最是會裝可憐會裝好人的賤民給鳩占鵲巢。
可憐喲,你怎麼好意思占著人家的父母,還占著本應該屬於大姑娘的嫁妝。”
聲音大的三間相通的大廳的人全能聽的真真的。另外一邊馬上有人響應,也接過話茬說,“對,張二奶奶你怎麼好意思坐在這,怎麼好意思還去祥雲樓買上那麼些首飾。那都是楊大姑娘的,你是不是想著在大姑娘回京前花光,也不好讓你再讓出來嫁妝不是。
昨兒我還聽到你說,那是大姑娘自己命不好,自己沒福氣。
親耳聽你說,即便大姑娘被找了回來,還不碎沒有福氣,命裏帶喪,一回來就被賜閻王婚……”
此話一出,一直用裝可憐以不變應萬變的張二奶奶,慌裏忙張的站起來,流著眼淚慌忙擺手,“不不不,我沒有我沒有我沒有……”
多的解釋也沒有,一直含糊的反複說:我沒有我沒有。
在場的人精多著呢,個個老成精。一些年輕的精明的暗自撇嘴,誰不知道誰啊?
以前吃多了這位的虧,都學精了。還有這邊都是女眷,可沒有那些喜歡柔弱女子的蠢男人。
不少年輕的婦人不顧禮儀的撇嘴,真會裝。
老人精們相互對視一眼,都不說話,隻是淡淡一笑。小兒把戲,都是她們年輕時候玩剩下的。
被雙人圍攻的張二奶奶楊漫在心底記下了,小黑本本上狠狠的寫上了二人的名字。㊣ωWW.メ伍2⓪メS.С○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