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愛我的家鄉。
我愛生我養我的熱土。
不管我在外麵能走多遠。
都不會忘記我的家鄉。
也忘記不了我的爺爺和奶奶。
在那裏我度過了無憂無慮的童年。
在那裏有我美好的暗戀。
有我的成長日誌。
我記得考大學的時候。
是經曆一番痛苦周折的。
我忘不了接到錄取通知書的幸福和喜悅。
我忘不了四處尋找複讀學校的尷尬和難堪。
第一年我高考落榜。
沒辦法我決定複讀。
但我就讀的那所高中教學條件太差。
我於是決定換個學校。
但都需要交納高額的學費。
我的家裏根本負擔不起。
最後我還是留在原來的學校裏了。
我第一次嚐到了生活的無奈。
窮人都是無奈的。
這是我所知道的。
那時我發誓一定要有錢。
成為一個富人。
至少不會為前途命運擔心。
窮人和富人是有區別的。
窮人天天為生活發愁。
他們擔心每天的米和麵。
而富人卻可以去實現自己的理想。
他們不會考慮錢的問題。
我自然是一個窮人。
一個響當當的窮人。
我徘徊在生與死的邊緣。
稍不留神就走進了另個世界。
我的憂慮和擔心是所有窮人都有的。
我羨慕富人。
我渴望成為一個有錢人。
像他們那樣有車有房有女人。
但我什麼都沒有。
我隻有一顆自尊頑強的心。
也許是因為從小家境貧寒。
我學會了節省。
我從來不亂花一分錢。
這是母親知道的。
所以在外麵母親很放心。
有的人說我不會享受。
我拿什麼去享受呢?
我的童年很有意思。
我們村子裏的孩子很多。
東頭和西頭對立起來。
我是西頭的首領。
每天都幹上一仗。
而每次都以母親把我從人堆裏強拖回來宣告結束。
我不知道我為什麼會那樣。
可能這是與生俱來的一種天性吧。
有人的地方就有爭鬥。
連我們小孩子也不例外。
我成了傳統意義上的軍閥或是土匪。
但我們不偷不搶。
隻是拉出隊伍漂亮的跟對方幹上一仗。
就像民國時期連年征戰的軍閥。
當然目的隻有一個。
那就是地盤。
我們為此還發明了粗糙的弓箭。
我不禁讚歎起我們年幼的智商來。
“你給我回家去!聽著了嗎?”母親又一次從人堆裏把我拖出來。
“我不回去,我還得跟他們幹仗呢!”我一邊掙脫著一邊據理力爭的說道。
這時我身後的那些嘍羅們都嬉笑起來。
“老大太麵了!”一個孩子肆無忌憚的說道。
“我就是不回去!”我幹脆躺在地上打起滾來。
“你這個孩子怎麼越來越不聽話了呢?回家給我學習去!”母親板著嚴肅的臉說道。
我也懼怕母親的表情。
母親從來都沒打過我們。
這是我趾高氣揚的唯一理由。
不像別的孩子那樣。
像我這樣調皮不聽話的。
我想幾次打那是肯定挨定了。
可母親不舍得下手。
她總是在人前這樣說。
“孩子不是打出來的,是教育出來的!”她每當看到別的家長動手打孩子的時候都這樣說。
母親也沒罵過我們。
有時她都被我們氣哭了。
父親的脾氣一向很暴躁。
他可沒有母親的耐心。
不出幾句話就掄起了笤帚疙瘩。
我最怕的就是父親的發怒。
當父親對我們下手的時候。
母親總擋在我們身前。
“要打就打我吧!”她大義凜然的說道。
這個時候父親就像泄了氣的皮球一下子就軟了下來。
他們總是吵來吵去。
但從來沒動過手。
在十裏八村可算稱得上是模範夫妻。
我最終還是被母親硬拖回去的。
不過第二天照樣還開始我們的戰爭。
我從學校回來的時候。
都會弄得埋埋汰汰的。
母親經常批評我。
但我從來不長記性。
第二天還是灰頭土臉的回來。
上小學的時候。
我的同桌是一個漂亮的小女孩兒。
說話脆生脆生的。
我們就住在一個村子裏。
有一天我們鬧了矛盾。
她說什麼要跟我分開。
她用鉛筆在桌子中間劃了一條線。
“你以後不許過來啊!”她嘟著小嘴說道。
“憑啥啊!”我反駁道。
“這是咱倆的界,千萬別過來啊!這邊就是我一個人的了!”她瞪了我一眼說道。
我沒有了辦法。
她看我退縮了。
臉上現出很得意的表情。
她衝我扮了一個鬼臉。
幾十年後我對此仍然記憶猶新。
隻是不見了那個漂亮的小女孩兒。
她們全家搬到城裏去了。
後來我又見到了她。
不過那時我們都是高中生了。
她是城裏的靚麗女孩兒。
而我是土裏土氣的山野孩子。
我知道我們之間產生了無可名狀的距離。
她這次來是為了看望她生活在這裏的上了歲數的爺爺。
她是和她的父母一起來的。
我並沒有去見她。
我羨慕她。
甚至有些嫉妒她。
她的爺爺是黃埔軍校的高才生。
哪期的人們都不記得了。
隻是知道國家給他的待遇不低。
他生活相當滋潤。
前幾年老伴離世。
他又經別人介紹重新結了婚。
也是。
兒女不在身邊。
一個孤老頭子怎麼生活呢?
他新娶的妻子是一個五十多歲的老太太。
她也有過不幸的婚姻遭遇。
男人跟她離婚了。
她很傷心。
但她也慢慢想開了。
她要尋找新的生活。
於是就走到了我們村子。
和我同學的爺爺開始了梅開二度的生活。
城裏的生活和農村的生活天差地上。
我在二十歲之前沒過上城裏生活。
也不知道城裏生活是個什麼樣。
我敢斷言。
農村和城裏的生活各有特點。
但沒過過農村的生活的童年是不完整的。
也是不精彩的。
從小長在城裏的孩子永遠不知道農村裏的快樂和美好。
農村裏的孩子是幸運的。
也是自豪的。
城裏孩子每到春天的時候都會去親近大自然。
可農村的孩子無時無刻不在大自然中成長。
而且是原汁原味的大自然。
城裏的孩子童年是蒼白的。
春天的時候我們可以去田野裏挖曲麻菜和婆婆丁。
夏天的時候我們可以去河裏打水仗摸魚。
秋天的時候我們可以去山上采蘑菇摘榛子。
冬天的時候我們可以在自家院子裏支個篩子扣麻雀。
我想這些都是城裏孩子沒有經曆過的。
我想農村的孩子長大後再走進城裏那就完美了。
在他們身上有著農村人的樸實和堅毅。
還有是對城裏生活的珍惜和崇拜。
這才是一個完整的人格。
這樣的童年是完整的也是優秀的。
這幾年農村的發展是迅速的。
也出乎了我的意料。
過去在我們農村電視隻有一個台。
好一點的有個中央台。
這就是我們的生活。
現在坐在炕頭就可以看幾十個台。
國內的國際的重大事件沒有我們不知道的。
信息化的時代也走進了農村。
手機電腦也走進了我們的生活。
過去我在城裏買個手機回到農村就成了一個廢品。
我們附近根本沒有局域網。
可如今卻大變個樣。
油柏路鋪到了我們的家門口。
再也不必擔心路途上的風塵和顛簸了。
時代在飛速發展。
我們的生活也日新月異。
怪不得有些城裏人都向往農村的生活呢?
我有的時候總在想。
在城市裏能夠實現的理想在農村也同樣能實現。
但我為什麼去城市裏漂泊流浪呢?
追求我們所謂的理想。
我不是一個人。
和我有著一樣想法的人太多太多了。
我不知道是不是自尊和麵子在作怪。
傳統觀念認為一個人考上了大學就是幹部。
從此吃上了皇糧。
脫胎換骨,升天得道。
如果再回到農村的話。
人們會恥笑我們和我們的父母。
我就是在這樣的觀念下成長起來的。
我懂得為人子的責任和重擔。
我代表著我父母的臉麵。
大本戀愛了。
一開始還偷偷摸摸的。
後來成宿成宿的打電話。
吵得我們都睡不好覺。
大本也好象覺察到了這一點。
於是一個人躲到廚房或是陽台去打他的沒完沒了的肉麻的電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