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章 第九十三章 露風聲渝州揭京都 排奇曲明皇會蘭陵(2 / 2)

桐音齋把從前寫二爺在沂州賑災的戲折子翻出來讓各處園子先唱著,自個掏錢包場子,也吸引了不少人來看,但也就不溫不火,又有人拿二爺斬官的事嘀咕,但好多小老百姓覺得就應該斬貪官,看著解氣。桐音齋把暗訪的情節給摘了,換了斬貪官的情節來,果然看客多了許多,舉著拳頭喊殺得好。

因為二爺的傳聞引起千層浪,各茶館都開始講起了二爺的評傳,繞著彎往那風流事上引。一些戲園子看著別家園子排了沂州斬官的折子有些熱度,於是也琢磨著怎麼弄點人來自家花銀子。

也就又過了七八日的功夫,京城中最大的戲園子梨香苑排了一出新戲,說的是唐明皇登基後觀《蘭陵王入陣曲》斥責其“非正聲”命天下禁演。實則是唐明皇登基前夢中見蘭陵王音容兼美,於是與他有一段情史。蘭陵王說自己要托胎蜀地不能再與他相會,唐明皇不舍,恨他薄情,從此再聽不得蘭陵王三個字,所以登基後禁了此曲。唐明皇後遇壽王妃楊氏,發現其容貌情態與蘭陵王相似,又出生蜀地,認定了是轉世輪回,也顧不得倫常一定要納她為妃,譜寫了一段淒美佳話。

此戲一出,京城轟動,誰人都知唐明皇蘭陵王代指何人,又有那史實相接,這半虛半實之間最是引人遐想。觀戲之人趨之若鶩,梨香苑的門檻都叫人踏平了。

隨之而來的事卻出人意料,二爺的傳聞正處在風口浪尖上,官府就出動大批官兵封了所有戲園茶館書齋,說是稽查□□曲劇書冊。一時間,戲子墨客人人自危。

徐府的側門被連夜敲開,徐大小姐一身勁裝帶著人把門外的長衫先生扶進府內,那人朝徐小姐行了禮,徐小姐也趕緊回禮道:“先生不必言謝,早些歇了,外頭有晚生在。”那先生也就不再客氣,微微點頭,隨著下人去了偏院休息。

京兆尹府很快就解封了京中戲園茶館,隻不許再演隱喻當朝的戲曲,但獨獨封了桐音齋不提解禁一事。

官府這番動作十分古怪,若說是為了維護皇室名聲,卻也沒發公函辟謠,更沒抓什麼人;若說是稽查□□曲目書冊,這桐音齋文墨一貫清澄,不該封的。隻此書齋長有話本子涉及男風尤其愛隱喻大爺二爺之情,我朝官麵上是忌諱的,所以眾人推斷是宮裏發了話要徹查封禁。

京城中大爺二爺情斷之聞越發盛行,再加上桐音齋遲遲不肯解禁,桐音齋的容巾們心急如焚。

京兆尹府內,司法參軍捧著一隻漆木盒仔細端詳,看著做工精細實乃上品。一個司務前來彙報:“回大人,那幾個女子又捧了文書跪在府衙外求開桐音齋。”

那司法參軍擺擺手道:“無需管她們,再過幾日就散了。”

“是。”

京兆尹府外,鈴蘿已經帶人來了三天,現在滿京城都知道桐音齋的容巾被抄了家,每日到府衙門口看熱鬧的閑人圍了一圈,都看著這些容巾都能喊些什麼說辭。

“你們聽說了嗎?前兩日這些容巾在府門口唱《鍘美案》,鬧得好大的動靜。”

“好好的唱這出做什麼?”

“我知道,我知道,因為半個月前桐音齋在歡宜苑搭設戲台與民同樂,帶動一眾商戶趁此經營,這是京城裏國喪後頭一回唱這麼大的戲,城中一日的稅款竟比得上元宵燈會,這連朝廷都驚動了。內閣為此褒獎京兆尹府體察民情,以民為本。可這才半個月京兆尹府就查抄了牽頭辦桐音紀的桐音齋,那些容巾們就用這戲暗諷京兆尹府是陳世美,忘恩負義。”

“哎喲,這幾個姑娘怎麼敢和官老爺硬碰,這不是自尋死路嗎?”

“嗐,你們不知道這桐音齋背後有人,在京城辦了那麼久沒被查封那是有貴人保著,碰不得。”

“不單單是桐音齋,那幾個有頭有臉的詩社背後也有貴人,所以京兆尹府很少幹涉她們行事,怕得罪人。”

“那這回怎麼動了桐音齋的門麵?”

“我瞧著就是宮裏知道了這事,親自來斷這情了。”

“宮裏若是出手,這些容巾還敢在這鬧嗎?早悄無聲息的沒了。怕是其他家的勢力趁著風頭搞這家吧。”

“梨花那家?”

“不能吧,他們家被人坑的那麼慘,哪有功夫摻和這些事。”

“旁的我不知道,就前段時間那無名新戲是真絕,可惜不讓演了,好像就是桐音齋的先生寫的本子。”

“不怕是亂編的戲文,就怕真有那麼段事兒,假托了戲名兒,真真是奇詭軼事,引人遐想啊。”

。您提供大神平沙萬裏盡是月的夏纏秋,水存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