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題,**;第二題,複數運算;第三題,簡單三角變換;第四題,立體幾何求體積。第五題,充分必要條件的考察。這幾道題沒什麼好說的,大家都會的。細心的話,會全對的。但如果不能全對,那該麵壁了額。第六題,我這裏看的不清晰,但大概知道什麼意思,先從奇偶性就直接排除兩個,再用單調性答案就出來了,也沒什麼好說的,技巧也不明顯。接下來,第七題!“P是三角形ABC所在平麵內的一點”...同學們,看到這句話,激動嗎?有了這句話,我們可以開掛秒殺了!前麵說過,特殊化!我們默認為,這個三角形是以B為直角頂點的等腰直角三角形!然後條件裏麵有BC+BA=2BP(向量)一眼看出來了吧?P就是斜邊中點。那,答案一秒鍾就出來了。這就是秒殺!給你說一個例子,關於我自己的,高二時候的(那時候我還是個小白呢,嗬嗬)我高二就開始做成套的高考卷了,當時做全國一的壓軸題,是用歸納法做的。第一遍,苦思無果。最終,無奈之下,看答案,茅塞頓開。第二天,再把那道題拿出來做,比第一次好了點,但做了一點疑問就又出來了,又做不下去了,苦思無果,隻能看答案,第二次茅塞頓開。第三天,再做,悲劇的又卡住了,然後第三次茅塞頓開。明白了麼?你感覺會了,其實你不會。這也是我前麵一直強調一張套卷重複做的原因之一。我說的方法,都是有依據和原因的,質疑者們所質疑的,我也早想到了,其實目前來說,這種方法沒漏洞。什麼方法?依然是秒殺方法。我反複說過,凡是看到一函數、一數列、一直線、一三角形...(誒,省略幾千字,可見秒殺法的普遍性),就用秒殺法。題不是說F(x)是奇函數麼?那好,我們令F(x)=x,滿足題意吧?那麼,F(X-4)=x-4F(4-x)=4-x,所以,F(X-4)=-F(4-X)就這麼簡單,無語吧?秒殺額...而且絕對不會忘,對不?同理,偶函數時,令F(X)=X平方答案不用說了吧?所以額,秒殺法對於高考來說,極度重要。還記得,高三時候,有一次老班讓我給同學講學習方法,那次我講的就是秒殺法。隨便找了10道高難度但能秒殺的題,讓同學三分鍾之內全部做完,結果三分鍾過去後,隻有少數成績不錯的學生做出來一兩道...都說不可能。不過我講了秒殺法以後,一個個無語了...幾秒鍾一道高難度的題,而且全是選擇、填空裏麵的壓軸題。給大家一個任務額,隨便找張卷子,看你能秒殺幾道題。
大家都反映看書沒效果,其實是大家不會看書。我是怎麼看書?看到一句話的時候,我看的不是這句話,而是想這句話對應這我曾經做過的哪道題,對應這我見過的哪個陷阱。如果是我,怎麼利用這句話出一道題。這才是我所謂的看書,即書就是題題就是書這句話,大家明白嗎?做一道題的時候,腦中想的是書上的那句話;看書上的那句話的時候,腦中想的是曾經做過的那道題。
高二,那你就有時間,但不要以為時間很多,因為你馬上就高三了。暑假,記住,你這個暑假不是玩的,是魔鬼訓練的!
暑假每天一套英語模擬卷、數學模擬卷,兩天一套理綜卷(我高二暑假是這麼來的),建議你買《45套》(都是本省的優質模擬題,稍微有點),英語、數學、理綜的都買了,我高三就是靠這三本書過日子的。一開始,你會錯的很多、很慘,而且很多都不會。沒關係,重複做、用心做,將陷阱及時總結出來(這是寶藏!),有不會的題說明那方麵知識欠缺,立馬去翻書。就這樣,在做題、重複磨練、翻書中,不知不覺間,你已經成為高手!同時,如果你覺得我前麵說的方法適合你,那就配合著一起做。45套很有名的教輔是全國各地都有專版的。但注意買你們本省的
我做英語時,單選閃電掃過,但是,到了完型,我往往至少做四遍,有時甚至能做七遍,為的就是能確定所有選項而得滿分。(你會懷疑,有那麼多時間?試想,單選兩三分鍾掃過,閱讀二十分鍾搞定,作文五分鍾,你說有時間沒?)第一遍,粗讀文章,選上少數已經確定的答案。第二遍,略讀,嚐試填上些不確定的。第三遍,細讀,盡量將空填完。第四遍,一個單詞一個單詞的精讀,鑽研所有不確定的選項,並再次檢驗確定的選項。第五遍,如果所有選項確定完畢,那整體通讀,再次確定,否則繼續讀。看不懂中心?其實不少時候,我做完一篇閱讀,我都不知道文章有什麼內容。我都是直接看問題,然後直接找答案,順帶著看下上下文,以免誤解。這樣一篇閱讀,很快就解決了,而且還把時間重點放在答案上,而不是文章上。其實有些東西,一旦會了,就是一看就看出來怎麼回事,但不會的話,就是很茫然。就像生物,其實沒難度,隻要你知道、了解、掌握要考的東西,稍一分析你就得出答案,但你若沒基礎,你說你怎麼答?回歸課本~!...我高二的時候,中午看似是在睡午覺,其實不然。因為腦中不斷的推演著數學公式、定理,以及上午沒做出來的題目,還有化學、生物、物理剛學的以及學過的概念、易錯點等等的東西。邊閉目養神、邊回憶著這些東西,很有好處。一般情況下,經過一個午覺的思考,起床時,不會向別人那樣賴床,會精神煥發(我是這樣),這是我高二時候的一個好習慣。高三時候知識的融會貫通、信手拈來和這脫不開關係。不建議晚上睡覺前想,因為可能導致失眠。僅供參考
望大家看了帖子後,不要盲目學習這種方法,盡管我已經盡量將其大眾化,但還請大家不要效仿!最後,希望高一高二、以及初中的朋友努力為理想奮鬥,高三的朋友不要放棄最後的幾天,豬你們高考成功!我不是讓大家題海戰術,你沒讀懂我的意思。我做的題總量很少,但都很精
學習分為兩個部分1,研究性學**結、類推、聯想等等的)2.訓練(為的是鞏固、速度、細節、步驟、正確率)二者結合,才能有效學好數學、理綜、英語,研究型學習的方法我沒時間說了,因為現在壓力大了,我不想讓這個帖子影響到我的生活,見諒。訓練的方法我上麵有提到。就是這些了。
【總結】
先說明一下,我用了很長時間才寫完的,就是為了一個目的,讓看了的人沒。有疑惑並且有收獲!讓看了的人沒疑惑,這點很難很難做到,我要試想一種情況。就是“一個學習超差、又有點討厭學習,但又想學好,也沒多少鬥誌”的同學看了
都能明白、理解,並且產生奮鬥和成功的欲望,隻有這樣,才能保證絕大部分都能理解。但是這樣寫真的很難,既要考慮一些尖子生,又要顧慮一些差生。這種情況下,我改變了之前的思路,裏麵增加了我自己各個階段的學習曆程以及采用的學習方法。可以說,看了後,大家便能明白為什麼我從一個成績平平的學生到高三能考出省內前幾名的成績,也能明白我之前提出的一個個方法是何時以及為何想到的,以及具體怎麼實施的,也能明白麵對一個個瓶頸我是怎麼突破的,麵對學習上一個個困難我是怎麼戰勝的。(PS:裏麵不包含秒殺法)看了之後,如果你還是不理解,那我真沒轍了。說實話,很多同學學習都是在做無用功,成績不見長進,努力卻不見收獲慢慢也就失去奮鬥的動力。。。
這篇文章、並不具體提出怎樣的學習方法,而是偏重於學習方法的原理,以及對以前我說的爭議性較大並且很多同學沒有正確理解的方法做出解釋,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啊!
任何一件事的成功,需要的是什麼?方法僅僅是一方麵,再好的方法,沒有自身素質的支撐,絕難成功。自身素質其中決定因素便是靈活的思維(相對於定勢的思維而不是指聰不聰明,大家智商都一樣、除非是弱智,但是顯然、弱智是不會來這裏)以及長久的成功的願望。之前,我以為,大多能理解我說的意思,但是後來發現明顯大多不能理解我的意思,這當然於我的表述有關,但是、要用多少字才能讓大部分同學理解我的意思呢??而且有些東西確實難以言傳、比如“什麼是自由的學習”、誠言我也隻能用一些例子以期待大家能自己體會到我想要表達的意思。
這篇文章、我盡量用一些原理讓大家理解更多的原理,從而最終明白什麼是自由的學習。
一、考綱!
把考綱放在第一個講足以說明它的重要性,誇張的打個比方,如果考綱對數列不做要求了,那如果你還繼續攻數列的話、豈不是做無用功?當時很多人質疑、說還剩幾天就高考了,這方法又有何用?我說,這十天、如果是我、我能提高一百分。就算明天上午高考、那我還有今天一上午、下午、晚上的時間來準備考試、足以!以我期末考為例子來說明怎麼突擊,,說明考綱的核心地位。大學裏有些科目有些人純粹是靠臨時突擊來應對的。平時因為要學專業外或者由於一些活動等等的原因、我不少科目(比如高數、物理)平時沒學過多少。不過一般考試前都有一天左右的空閑時間!這一天、足以讓一個會學習的人而且會考試的人完美應對一場大學期末考!(我不是在教大家學壞哈。。。我隻是用這個例子來闡述考綱的重要性。。。)當然、前提是這本書起碼得會三分之一吧?如果一頁都沒看過書、一竅不通的話、難度就太大了,那一天不夠。上午。首先、用各種關係弄到幾份這科目前幾年的期末考試題(相當於高考考綱、或者本省高考題!)然後看課本目錄、對比著考題把考點勾出來,然後再翻看另一張考題、繼續勾考點,直到把卷子都弄完(一般這卷子很難弄、也就兩三張)。這樣下來,便很清楚的知道了要考什麼。然後用三個小時左右的時間集中看考點對應的內容,這三個小時達不到對所有考點熟爛於心,隻能是對所有考點(一般也就二十多個)有個大致的認識。看完之後、便知道了哪裏難哪裏易。然後用一個小時的時間、去做相關考點對應的課後習題,難的多做、簡單的考點少做。打個比方、如果十個考點的話、做個15道題目就夠了,難的兩道、簡單的一道。這一小時結束後、可以說你會對考試內容、難度、重點等核心要素有了個比較清晰的認識。這時候也該吃飯了、叫外賣....外賣、吃飯、午睡(其實是閉目養神、大腦依然在思考、畢竟時間有限嘛)加起來大概一個半小時吧,這段時間把之前整理的各個考點對應的核心公式多瞄幾眼、同時聯想做的課後習題裏麵與之相對應的題目。下午兩點。通過上午的看考點、做課後習題、記憶公式,便有了應對這場考試的基本能力,但真正的考題是什麼樣、難度如何心裏還沒底(畢竟剛開始看考卷隻是為了知道考什麼、畢竟幾個小時前還沒多少知識基礎呢、怎麼能看出題目的深淺呢?),所以下午就要利用好手裏的卷子了!大學一般科目正常考試時間是2小時、但明顯沒那麼充足的時間來完美的模擬考試了,所以用一個半小時的時間做第一套卷子,這時候的水平,能解出三分之二左右的考題,剩下的難題、放棄(這是突擊、不是平時訓練),然後用半小時的時間核對答案、把未解出的題弄透徹。下午四點。通過做考題、對考試的認識進一步加深,對考試有了個整體的感知,這時候是時候根據自己對這一科目考題的猜測、理解再回顧課本了,強化自己的不足,集中攻克一些難點。這一遍看書要有輕重、有選擇,而且要很細致,對於必考的或者很可能出壓軸題的考點開始嚐試著做難度較大的習題。弄完之後、該吃飯了,繼續外賣...同時繼續熟悉公式。晚上七點、拿出第二張卷子,真正的模擬考試!這個時候、最重要的就是全局觀、全局觀、全局觀、全局觀!也就是我之前反複強調的不管時間多麼短、你務必要用任何方法在考試前有了成竹在胸的感覺!
這種感覺可以來源於你完成了自己的既定任務(甚至你隻完成了我所說的第二步、也可以說是一種程度的完成了任務、因為你大概了解了有什麼知識、會考什麼,而不是像開始時那樣什麼都不知道。明白我這個意思嗎?這種感覺、考試前的最後時刻、必須找到!),也可以來源於最後一次模擬考試的成功,也可以來源於對知識的總體把握等等。晚上九點半、回歸課本、考綱,將所有考點簡略的在腦中一一閃現,有助於找到“那種感覺”。然後、第二天、信心滿滿的去考試就行了。我的高數(上、下)、物理(上、下)、線性代數等等的科目、無一不是用上述方法突擊,結果沒有一門低於90的,高數(上)和線性代數都是滿分~。用上麵那麼多字來將我突擊的例子、其實就是為了講考綱。通過我的例子、你能體會到考綱的核心地位嗎?正是有了前幾年期末試題(相當於高考考綱)的指導,我的複習才能做到輕重適當,有條不紊。如果沒有考綱、那備戰高考便失去了方向、失去了對考點輕重的把握。對於考綱裏麵“了解”、“會用”、“掌握”等等的要求等級,你各應該下多大的功夫、研究透徹到什麼地步,自己心裏必須有個譜。對於考綱的講述、就到這裏,如果還是沒理解.....那我沒轍了。
二、再論基礎知識
基礎知識有多重要?先介紹一下我大概的學習曆程。高一、荒廢。(高一同樣荒廢的童鞋們要看到希望哈、高二不能再廢了!)高二上、覺醒(當時成績勉強班裏前十、580-600左右的分),也開始了尋找一些學習方法,搜了半天總結出來也隻有倆字“基礎”!然後拉一個朋友陪我一起把桌子拉到教室的最後麵的角落裏、不聽課、不做作業,學習方麵唯一做的就是把書特認真的從頭看起,不斷的在目錄和內容之間轉換,對課本的核心內容、難點研究的很透徹。對於基礎考點,采取小雨攻勢;對於綜合難點,進行狂轟亂炸,各個擊破。隻要是考點、隻要是不順手的,就硬著頭皮做到十分順手的地步。當時的執著程度、可以說是到了一個極致,放棄了中間的月考,因為當時心裏很清楚,還有一些東西沒弄好。也就是說、我前麵所說的“那種感覺”還沒找到。其實我從幾個星期前便決定放棄這次的月考,目標直指下個月的全校通考!PS:當時這麼固執是因為我無路可退,當時做出了承諾、對於一個在班裏前十都站不住腳的小菜來說、狀元可以說是癡心妄想,所以我沒有選擇的餘地,如果不背水一戰、拿出極大的決心來改變學習方法、改變學習態度的話,我學習會依然平庸下去。要想脫穎而出、就要有獨樹一幟的勇氣和魄力!但是、我不建議大家效仿!切記!除非你也沒有退路了。大家還在月考的時候、我卻在老師辦公室裏獨自啃著還未完全掌握的難點...一個月後的全校通考。考試過程中、感覺到前所未有的舒暢!整個數學、物理、化學、生物這些理科科目沒有一門有一絲的不順手的地方!那種做題過程中的安心、踏實,以及喜悅是以前從未有過!最終、人生第一次在班裏考第一!高中學習生涯的轉折!當時的成績從久久不能突破的580多分直接突破到640+。很難想象、當時的壓力多大。把桌子拉到角落、放棄月考,等等的一連串別人無法理解的行為,就連爸媽都不支持我。當時隻能把苦藏心裏、化為動力,用結果證明給他們看!可以說、這兩個月的對基礎知識的努力,為我以後成績繼續上升打實了基礎,而且把基礎知識砸的很實。當時的水平:
1、看目錄腦中能想起書裏的具體內容、並且對重點過程能理解其原理、能獨立推導(算是基礎知識勉強過關的一個標準吧)
2、能解決平常見到的大部分題目,但步驟、卷麵、速度等等的還未達到能考全校前幾名所需的標準
3、開始接觸高考題,開始接觸奧賽(但對奧賽一片迷茫)
4、語文、英語較差,都穩定在100左右
5、剛開始實施帖子裏麵所說的“小本子”撇單詞、短語
6、剛開始實施午睡時冥想一些數學公式、化學基礎、物理模型等等的方法
從這些大家可以看出來一個比較完善的方法的雛形了吧?這些都是在那次通考過後總結自己不足時候想到的解決辦法,但都是剛開始實施。學習曆程暫停、回歸正題(我為什麼講我的曆程呢?而且把每個階段我的水平、所用方法等等的解釋那麼清楚呢?從我的曆程找到自信、找到自身不足、找到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吧!)何為基礎!?靈活靈活再靈活的去理解什麼是基礎知識、!你可以理解為、基礎知識就是你覺得你應該會、但做起來就是不順手的知識,就是高考必考但你卻很反感(本質上是你很害怕)的題目,就是你心裏覺得會但一實踐起來卻感覺技窮的知識。看出來沒,都是自己的軟肋!現在要做的、就是攻擊自己的軟肋,把不順手的硬著頭皮弄順手,反感的(害怕的)咬著牙弄的透透徹徹,感覺會但一實踐卻不會的就將實踐進行到底!讓自己變強的唯一方法就是讓自己沒有弱點!舉一個最簡單的例子,對於理科生、減數分裂都特熟悉,但是,你能不看書的把減數分裂每個階段的圖像特征(包括染色體特征、紡錘體特征、核膜特征、紡錘絲特征等等的)都信手拈來的畫出來嗎?(是畫出來!畫!而不是空想!去實踐!)如果感覺很別扭的話、你基礎知識還差得遠。基礎知識到此為止、希望大家能理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