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5章 情之夭夭,灼灼其華(1 / 3)

情愛在某個時刻的某個地點,會突然迸發出無法抑製的熱情,常會令人在措手不及的時刻就陷入愛戀的沼澤無法自拔,這份感情的曼妙之處便在於它的無法預知,當你無法得知你會如何愛上一個人時,或許,你早已經在偶爾回眸中,發現了那份與你可以眉目傳情,兩廂愛戀的人,即便千山萬水,也無法阻隔。

男子,來追求我吧

——讀《召南·摽有梅》有感

摽有梅,其實七兮。求我庶士,迨其吉兮。

摽有梅,其實三兮。求我庶士,迨其今兮。

摽有梅,頃筐塈之。求我庶士,迨其謂之。

暮春時節,楊梅成熟,有風吹過來的時候,小梅子不時掉落枝頭。樹下路旁一位姑娘見此情景,她敏銳的內心感觸到雖然青春無價,可是時光流失太快太無情,自己依然婚嫁無期,便有了這首詩歌。這樣描述盡管和當時的真實有所出入,但大致就是如此。

女子恨嫁的詩歌曆史上不少,從北朝民歌的“門前一株棗,歲歲不知老。阿婆不嫁女,那得孫兒抱”,到元朝《牡丹亭》中杜麗娘感慨的“良辰美景奈何天”,再到現在《吐魯番情歌》中的“葡萄成熟了”。《召南·摽有梅》算的較早的一首,寫的也很好玩。詩中的“七兮”和“三兮”都是虛指,七及其往上表示的是很多的意思,三及其往下就是很少,因為古代沒有現在這麼發達,東西也少,即使東西多的數不過來時候就用多表示虛指。所以,在最前邊的兩句中說的意思就是,快去摘那些梅子吧,你看果子還有七成,還比較多,還可以多挑挑,你們這些小夥要是喜歡我的話,快去挑黃道吉日來求婚吧。

這個女孩子很聰明,可愛伶俐,在話語中把自己比成楊梅,請小夥子們采摘,宛轉的表達了自己的心聲——來求愛吧,對自己來說保留了女孩子的矜持,自己也沒有掉價。一舉兩得。無怪乎春秋時期晉國人範宣子來到魯國,想請國君幫助晉國伐鄭,卻又猜不透魯君時候,就吟了這一段:“摽有梅,其實七兮。求我庶士,迨其吉兮。”詩歌運用到政治上,範宣子既表達了請求的意思,又給兩國雙方留下回旋的餘地。因為沒有挑明,木訥的將士諸侯怕還不知道怎麼回事。魯君是個明白人,聽了以後,也采取了相同的措施,自己也吟誦了一段詩——《小雅·角弓》:“騂騂角弓,翩其反矣。兄弟婚姻,無胥選矣。”意思是說彎弓的弦線要時常調整,兄弟親戚之間,也要市場敘敘舊,要不然關係都遠了。言下之意是,我們兩國是親戚關係啊,彼此的事不分,我同意幫你們打鄭國。詩的作用很大,兩句詩,超難度的政治問題已經辦妥。

那麼《摽有梅》中聽到女子呼喚的男人們如何作答呢?是不是他心領神會,也以詩作答?答案是讓人失望的。

隨著梅子樹上的果實漸漸掉落,身邊的閨中密友也一個個陸續嫁掉,女子的心有點急切了,於是接下來唱出的日子數木就變少了:由“七”減到“三”——樹上的梅子可就隻剩下三成了,要來下聘禮今日也好,要是你不下,明天人家來迎娶了也說不定,到那時候你後悔可就來不及啦。女子的心確實有些急切了,梅子落地,青春太容易失去了,羅丹就說,真正的青春,貞潔的妙齡的青春,全身充滿了新鮮血液,體態輕盈而不可侵犯的青春,這個時期隻有幾個月。眼看婚期將盡,怎能不急?

不知道這個女子幾次拋出繡球的對象究竟是不喜歡她,還是傻乎乎不明事了,聽了女子的進一步表白還是沒有一點反應,女子也隻好使出自己的殺手鐧——放下矜持身段,拿出最勇敢的勇氣,也許是她有生以來說過的最勇敢的話語:帥哥,你別走,和我來說幾句話,感覺感覺我們合適不?合適就嫁給你了。如此直白的話語,驚爆所有人的眼球,看來女子老大愁嫁,古代也是有的。

不知道經過這次赤裸裸的表白,男子是否接受,不過這首詩最令人稱道的地方就是女主人公毫不掩飾自己對愛情的渴求,大膽用語言表達出來,情感炙熱性格潑辣的程度比今天的女孩子也有及。女性在內心深處對情感寄托的欲求是最真實的,天經地義,無可指責。可生活在現實之中,要將這些想法無顧忌的說出來,是需要莫大的勇氣的,即使社會運行到了今天也不是那麼容易表示,所以,千百年來,對《摽有梅》的女主人公,人們一直給與謳歌與陳讚。

《詩經》中還有《鄭風·褰裳》也是女子愛的勇敢的典範:

子惠思我,褰裳涉溱。子不我思,豈無他人?狂童之狂也且!

子惠思我,褰裳涉洧。子不我思,豈無他士?狂童之狂也且!

都以為古代的女子是一副小家碧玉弱柳扶風的樣子,《蹇裳》中的豪爽美女在溱河洧水,不客氣地朝河對岸的帥哥說:你要真的愛我,就提起衣角涉水過來,倘若你不來愛我,天涯何處無芳草,難道就沒別人麼?真是狂妄傻氣的小子,一邊去!去去去!

愛的勇敢的女子,還有什麼比她的天然去雕飾、活出真性情更打動人心?《蹇裳》中的女子熱辣大膽、天真爽朗,估計對岸的男子就答應了。要是實在不答應,也不用著急,她還有時間,不像《摽有梅》的女主人公,這也是她們區別之處。

詩評家龔橙《詩本義》中說:摽有梅,急婿也。一個急字,抓住了全篇的情感基調,很有道理,與這首詩歌要表達的意思一樣的是唐朝杜秋娘的《金縷衣》:“勸君莫惜金縷衣,勸君惜取少年時。花開堪折直須折,莫待無花空折枝。”《金縷衣》中用鮮花來指代時光,花朵悄無聲息的枯萎,留下無數歎息,意蘊猶在,相比起來《摽有梅》則更能讓人觸目驚心。因為它直奔主題——青春的大好時光,就隨著楊梅落了一地,伴著嘩啦啦的聲音。直逼如今鍾表一秒秒流失的滴答聲。

這首召南中具有代表性的詩,比恢弘壯麗的周南詩靈活有餘,不時有口語點綴,似是我們日常的對話,不免有些雨中江南小鎮與北京城的感覺,生活味道的凝重,更加體現出當時的風情吧,來聽:

梅子落地紛紛,樹上還留七成。有心求我的小夥子,請不要耽誤良辰。

梅子落地紛紛,枝頭隻剩三成。有心求我的小夥子,到今兒切莫再等。

梅子紛紛落地,收拾要用簸箕。有心求我的小夥子,快開口莫再遲疑。

雖然直白的無藥可救,但必須要承認的是,有一種愛情叫表白。

豔遇事件:幸運的男子與懷春的女子

——《召南·野有死麇》臆想

對於性愛話題,我們或多或少都有些遮遮掩掩,羞羞答答。其實在先秦民風開化時候,男女相悅交合是很自然而然的事情,未婚男女還都要參加政府組織的“鵲橋會”等。

詩聖杜甫的《麗人行》中寫的:“三月三日天氣新,長安水邊多麗人”就是描述當時的盛況,三月天氣,萬象皆新,草木瘋長,陽光明媚,麗人們徜徉河邊,臨水照花,愛慕者們在努力追隨、接近……《

詩經》中有不少篇目直接反映男女情愛及性愛的活動。這就是《詩經》中別樣的愛情,比如山野媾和,這樣妙趣橫生的愛情使得詩經與現代挨得很近,也讓那些道貌岸然的所謂聖人們異常害怕,用力向經學上靠,卻適得其反。他們不知道愛情有時候也需要激情,在山野間嗶剝燃燒出來的火焰,會成為日常生活裏最嬌豔的色彩,想必也會讓那些經學家心曠神怡。

不過,他們沒有《召南·野有死麇》中那個稱為“吉士”男子的好運氣,大概是懷著妒忌的心理吧。吉士,就是現在大帥哥的意思,不過理解為幸運兒更合適些。

野有死麇,白茅包之;有女懷春,吉士誘之。

林有樸樕,野有死鹿;白茅純束,有女如玉。

舒而脫脫兮!無感我帨兮,無使尨也吠!

德國詩人歌德說過:哪個男子不鍾情,哪個少女不懷春。兩情相悅,愛情的火苗怎樣撲都撲不滅,一個人的好運氣來了,萬重千山都難以抵擋。《野有死麇》中,幸運的人就是這樣:弓剛剛拿出來,箭還沒有搭上來,一頭肥碩的獐子就躺在了他前邊的茅草地上,他走過去隨手在地上拔了一把茅草,將獐子扛在肩上,要回家去。真是一個好獵手,箭法雖然不知道深淺,但是運氣是最好的。好運當頭,連他自己都感到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