Δ饑餓使人尊嚴掃地
我被開車的巴桑推醒時,細長的GMC已經悄然駛抵約伊邊界。朦朧中極不情願地揉開沉重的上眼皮,原本漆黑如墨的汽車玻璃開始跳躍橘黃色的路燈……高達丈餘的薩達姆畫像迎風屹立,就像文革中無處不在的毛主席。此時我才發現,在安曼和我們同乘一車的小胡子和彪形大漢不知何時下了車。大概由於我一路吹噓自己是卡紮菲、阿拉法特的鐵哥們兒,伸胳膊蹬腿,弄得人家很不舒服。低頭看看脖子上的萊卡還在,車身後部的行李也一件不少,眼前晃動著司機巴桑的剪影,正比畫著讓我準備護照。我習慣地看了一眼手腕上的大鐵表,時間是伊拉克時間2000年5月20日淩晨1點15分。
我最後一次來伊拉克是1993年7月,距今已經有7個年頭。1998年我因血液病住院期間,看到一本《CCTV現場直播巴格達》,說中央電視台一行8人“租用4輛通用汽車公司生產的GMC‘巡洋艦’越野吉普”,在大使夫人率領下前往巴格達。沿途在“死亡之路”上膽戰心驚險象環生。一行十餘人在約伊邊境被約旦扣留,由於大使夫人出麵擔保才重獲自由,可還是被抹掉了一盤錄像帶……從這些情況看,約伊邊界的險惡情況正日趨惡化,越來越難以捉摸。盡管我的簽證上特別注明我是文化新聞部長的私人客人,可我還是對過伊拉克海關憂心忡忡。國際傳媒習慣把卡迪西亞說成世界上最莫名其妙的海關,幾乎所有的西方報刊都把伊拉克描寫成“公然違背國際準則的國家”,有人自稱過關花了20多個小時。我真不知道現有的各種手續是否管用,下一步會發生什麼。
卡迪西亞海關是伊拉克驕傲的象征,原來叫塔布裏勒,薩達姆上台後弘揚愛國主義才改名卡迪西亞。公元637年(回曆16年),12萬波斯人以33頭戰象為前導入侵巴比倫。被囚於卡迪西亞監獄的死囚埃布納赫吉戴罪請戰,率3600名穆斯林大敗12萬波斯人,史稱“卡迪西亞大捷”。
現在,整座卡迪西亞海關籠罩著一層很厚的灰塵,燈光昏暗,氣氛沉重,仿佛剛挖出來的兵馬俑。悶熱的空氣到處彌漫著灰塵和各種懸浮物,無數小蟲正圍著渾濁的管燈跳舞。我搖下車窗,四周熱鬧但寂靜無聲,估計是剛才睡得過死短暫失聰,於是趕緊狠拍自己的太陽穴,加速大腦的清醒過程。恍惚中想起一段古詩:“朝臣侍漏五更寒,將軍鐵甲夜渡關。山寺日高僧未起,算來名利不如閑。”想必“鐵甲夜渡關”指的就是眼前這種情形。
GMC在第一個崗哨前緩緩停下,司機看似隨意地把一團鈔票塞給圍上來的黑影,這頗令我大驚失色。在我的印象中,伊拉克公職人員是拒絕小費的。海灣戰爭以來,我曾經連續7次通過卡迪西亞海關,可這種公職人員明目張膽的權錢交易還是首次目睹。伊拉克生活水平一直很高,伊拉克人驕傲而在乎麵子。《古蘭經》嚴禁說謊、賄賂、盜竊等不義行為,如果不是萬不得已,驕傲的伊拉克人決不會行此下策。
海灣戰爭前,我曾向幫助我的伊拉克官員贈送禮品,他們大都謹慎地把禮品擺進各自辦公室,因為這是工作中的職務行為。阿拉伯民族複興社會黨一貫把利用工作之便收受賄賂視作反革命行為,一經發現,嚴懲不貸。薩達姆總統更是以身作則,堅持把世界各國送給他的禮品集中到博物館,開辟了8個巨大的展室供人參觀。想不到饑餓使人的尊嚴掃地,持續戰亂摧毀固有的良知和社會價值觀,生存成了每個人必須麵對的實際問題。從個別公職人員的腐敗行為可以推測政權的腐敗程度,10年封鎖已經使人類最古老的文明淪落到這等地步。我開始為偉大的伊拉克人民擔心……
Δ“兄弟間是不要錢的”
我被帶到一間大約40平方米的移民局辦公室,按常規填寫各種入境表格。令我擔心的是伊拉克移民局怎麼也不相信我就是護照上的那個英俊少年,任我掏出身上的身份證、駕駛證作為佐證,他們仍然將信將疑:“你們中國人都像煙霧一樣變化快嗎?1996年的護照還不到5年就天翻地覆,連頭發都掉光了。”我說那得賴美帝的貧鈾輻射,我大病一場靠中藥、藏藥才活到今天。5年前我眉清目秀滿臉燦爛,現在萎靡不振、滿嘴粗話,一聽警報就想臥倒。別說你不認識我,連我媽都不敢認我。聽得移民官連連高呼打倒布什。
基於多年浪跡江湖的血淚經驗,我首先拿出與伊拉克共和國衛隊司令的合影炫耀一番,接著把箱子裏最大的鏡頭、最唬人的相機、馬達堆滿一桌子,以此顯示自己不同於普通旅客的特殊身份,從而贏得士兵尊敬,避免逐一開箱檢查。盡管我兩隻箱子中除了食品、藥物沒有任何違禁品,可真要由著這幫沙漠餓狼性子來,還真不知道會發生什麼。我隨身行李中最大的一個包裹是一幅薩達姆畫像,這是著名畫家袁熙坤先生的大作。袁先生以專畫各國領導人著稱,先後為鄧小平、克林頓、密特朗、撒切爾、葉利欽、曼德拉、穆巴拉克、海部俊樹、加利等幾十位世界政要畫過像,並請他們在畫作上簽名。這次他畫了薩達姆,卻弄不到薩達姆簽名,找到前外交部禮賓司司長魯培新幫忙想轍。魯培新也沒轍,又找到中國前駐巴格達大使鄭達庸。鄭師兄說這事兒隻有唐老鴨能辦成,於是袁先生把畫送到了我的新華社宿舍,我又背著它來到巴格達。我一直擔心這幫小子點點戳戳會弄破袁先生大作的包裝紙,傷了薩達姆總統的臉麵。好在我護照上注明是文化新聞部長的私人客人,司機巴桑又不停地變戲法般地金錢鋪路,所以沒費太大周折就得以順利通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