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氏家族立國後,經過四代君主的改革和經營,安南封建社會迅速發展並再次走向繁榮。16世紀初期以後,黎朝政局發生了重大變化。黎威穆帝重用莫登庸,開啟了黎朝外戚掌權的先例;黎襄翼帝時排斥莫登庸,重用鄭維產,招來殺身之禍,黎氏政權旁落。黎昭宗為反對鄭維產勢力,重召莫登庸掌權。1527年,莫登庸殺黎恭帝自立為王,盤踞京城。黎莊宗在大臣阮淦的支持下,在越南南方崛起,與莫氏政權相抗衡。這樣便在越南曆史上出現了兩個平行的王朝—南朝和北朝阮淦死後,其女婿鄭檢輔佐黎朝,消滅了北方莫氏勢力;同時阮淦的後輩阮演南下,在南方建立政權。這樣又形成了北方的鄭氏和南方的阮氏各自割據一方的局麵,越南國土被一分為二。從此越南山河破碎,封建豪族混戰不斷,民生塗炭,安南曆史進人了南北割據的鄭阮紛爭時代。這一時期,鄭、阮雖然隻稱王,未稱帝,形式上黎氏仍被尊奉為帝王,但已是徒具虛名,實際權力操縱在鄭阮兩家之手口為爭奪對全越南的最高統治權,鄭阮之間進行了長達半個多世紀的戰爭。由於雙方勢均力敵,不分高下,都付出了慘重代價。戰爭使人民的賦稅、搖役十分沉重,大量田地荒蕪,五穀不收,甚至出現了人吃人的淒慘景象,而且手工業蕭條,內外商業貿易陷於停頓,因此人民反對這場不義之戰。18世紀末,西山農民大起義爆發,鄭阮兩家封建集團和沒落的黎氏王朝迅速瓦解,1789年後黎朝滅亡。
五、喪權辱國的末代阮朝
1771一1802年爆發的西山農民起義是越南曆史上規模最大的群眾起義。起義的根本原因是阮氏割據政權還未來到順化和廣南地區之前,這裏的農民受封建剝削相對比較輕〔阮氏官吏和軍隊來到之後,農民們受到的剝削和壓迫十分沉重,不滿情緒與日俱增。歸仁府的西山村莊園是阮氏三兄弟的故鄉,1771年西山一帶的農民在小稅吏阮嶽的領導和阮惠阮呂的協助下發動起義,攻占歸仁府,不久從廣南擴大到平順府,迅速占領越南南方各地。1778年推翻了阮氏王朝,結束了越南曆史上一個多世紀的封建割據混戰局麵。1778年阮嶽自稱皇帝,建立西山王朝。但西山王朝存在僅十餘年時間,三兄弟就為爭奪皇位和地盤而三分天下,嚴重削弱了西山王朝的力量。1802年阮氏遺族阮福映引狼人室,借助法國兵力和先進的大炮殘酷鎮壓了西山王朝。
1802年,西山王朝被滅後,阮福映稱帝,改元嘉隆,國號南越(取安南的“南”字、越裳國的“越”字,相傳越南曆史上曾經存在過古“越裳國”),定都富春(今天的順化)。越南最後一個封建王朝—阮氏王朝建立,長期陷於戰亂和分裂的安南重新獲得統一。阮福映立國後,力求改善同中國清政府的關係。1803年派遣使者赴清廷請求冊封,清政府不同意“南越”國號,賜國號“越南”。越南國名由此而來。
阮氏建國後,經過前四位君主的努力經營,越南封建社會一度恢複和發展起來,國家完成統一,政局穩定,人民基本上能過上平安的生活。今天越南國家的版圖和疆域就是在阮朝時確定的。
從18世紀起,歐洲人紛至遝來。1749年,法國人皮埃爾·波福爾在越南進行調查活動後,向法王路易十五密奏:必須迅速占領這個國家,以免落人英國人之手。1787年,法國百祿多主教再次建議路易十六占領越南。由於法國爆發大革命,這一計劃沒有實現。1817年法國正式向阮朝提出了割讓土倫港和昆侖島的要求。
阮福映為了維護自身利益,拒絕了割讓領土的要求,但允許法國人在越南境內白由通商和傳教。1857年法國侵略者派兵強行登陸土倫港並進一步占領西貢,以此為基地用武力向四周擴張。1862年,法國強迫阮朝簽訂了《西貢條約》。在國家麵臨生死存亡的危急時刻,阮氏王朝卻昏庸腐敗,束手無策。1883年法國又強迫阮朝簽訂了《順化條約》,讓越南接受法國的保護,淪為法國的殖民地。1885年,戰敗的清政府與法國在天津簽訂了《中法會訂越南條約》,中國正式承認越南是法國的“保護國”。中法簽約後,中國清政府放棄了對越南的宗主權,結束了兩國之間的“藩屬”關係。
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法國貝當政府於1940年6月22日向德國法西斯投降,同時,日本軍隊進攻越南北部,法國維希政府同意日本在北越駐軍。1941年法國又同意日軍在南越駐紮,越南淪為日、法兩國共同統治的殖民地。1945年,日軍武力解除法國在越南的武裝,接管了法國殖民機構,並扶持阮朝末代皇帝保大上台,組成傀儡政府。1945年8月19日,越南人民在胡誌明領導下取得了“八月革命”的勝利,30日下午,在順化故宮門外有數萬人參加的群眾大會上,末代皇帝保大將金印和寶劍交給臨時政府代表團,存在近150年的阮氏王朝退出了曆史舞台。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