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大家覺得自己的工作不一般
顧芳芳是一位招人喜歡的姑娘,伶牙俐齒。她既是項目專員,又兼孫叉叉的助理。上周,她負責跟進的一家重要客戶主動邀她見麵,希望最終促成雙方的合作。顧芳芳覺得這次會談至關重要,所以拉上孫叉叉一起去,孫叉叉也欣然答應。
兩人坐動車前往客戶所在的城市。車上人很少,一半以上的座位都是空著的,孫叉叉頗有些惋惜地說:“看來,這趟動車要虧錢了。”
動車在平原上飛速疾駛,窗外明媚的春色紛紛倒退,陽光照進車廂裏,格外地溫暖人心。顧芳芳幹淨而白皙的臉龐在陽光的映照下,非常動人。孫叉叉真誠地誇獎道:“顧,你今天真漂亮,神采奕奕。”
“謝謝。”顧芳芳嫣然一笑。都說女人是禁不住誇的,果不其然,雖然表麵上還是矜持的模樣,心裏卻樂開了花。
孫叉叉決定抓住這個大好機會,與顧芳芳就部門的工作進行一次深入溝通。
孫叉叉問:“顧,你覺得,我們部門最近的工作狀態怎麼樣?”
顧芳芳有些遲疑地說:“嗯,還行,還行吧。”
孫叉叉說:“你的眼神告訴我,你沒有說實話。我這次出差,可是為了幫你簽單啊,我希望聽到你的真心話,不然我就不幫你了。要是你足夠誠實,我不僅幫你搞定客戶,還請你吃大餐。你覺得怎麼樣?”
顧芳芳說:“那好,我保證以下說的話都是發自肺腑的。我覺得吧,我們部門現在的工作狀態,確實存在著一些問題,大家缺乏工作的熱情,非常被動,取得的成果也很有限。”
孫叉叉問:“那麼,你覺得原因是什麼呢?”
顧芳芳說:“我不知道其他人是怎麼想的,對我來說,我主要是覺得自己做的事情沒有什麼意義。”
孫叉叉雖然作好了受打擊的思想準備,但聽到這句話的時候,還是感到驚訝:“沒有意義?”
顧芳芳接著說:“是啊,現在的工作就是賣賣東西,我想做更有意義的事情。”
孫叉叉追問道:“那麼,你覺得更有意義的事情是什麼?”
顧芳芳說:“我的外公是一名外科醫生,他的工作是救死扶傷,我覺得這是更有意義的事情;做一名教師也很有意義,因為教師是建造人類靈魂的工程師嘛,他們的工作,為更多的人創造了更大的價值。”
孫叉叉對眼前這個伶牙俐齒的姑娘刮目相看,她說的一番話,引發了孫叉叉深深的思考。
這次拜訪客戶取得了理想的結果,經過麵對麵交流,他們與客戶在合作上達成共識。回來的路上,顧芳芳難掩興奮之情,不斷重複著與客戶的“精彩對話”。孫叉叉也為她感到高興,不過,他已經陷入了對“工作意義”的思考之中。
獲得一份不錯的薪資,被很多人認為是自己工作的動機。“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為了追逐利益而工作,這是再正常不過的事情。但是,如果以為“錢”是推動一切的力量,那就有些片麵了。
默克製藥公司曾經決定開發一種叫“美迪善”的藥,這種藥專門用來治療“河盲症”。在一些相對落後的亞非拉國家,有上百萬人感染了這種可怕的疾病。患者的體內有大量寄生蟲,它們在人體組織裏遊動,最後移到眼睛,造成令人痛苦的失明。但是,患有這種病的窮人們卻買不起這種藥。默克公司清楚地知道推進這個計劃絕不會有很大的利益回報,卻毅然決然地推動。最終,默克公司不僅免費把藥品贈送給病人,而且還自行承擔高額的藥品分發費用。無數人對默克公司推進這個計劃感到不理解,畢竟,作為商業組織,贏利是首要目的。默克公司的掌門人這樣解釋道,如果不推動生產這種藥品的話,可能瓦解默克公司的科學家的士氣,因為公司曾明確地認定是從事“挽救和改善生命”的事業。①1
有人為“錢”而工作,有人卻更看重工作的意義,顧芳芳就是他們中的典型代表。讓大家感覺自己的工作不一般,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這是激勵部屬的重要方法。那麼,具體怎麼做才能讓大家感覺自己的工作不一般呢?
孫叉叉經過認真思考,覺得應該從“幫助他人,為他人創造價值”來塑造工作的意義。在顧芳芳眼中,醫生、教師所從事的工作之所以更有意義,是因為他們做的事情能夠為別人帶來更多福祉,而她覺得“賣東西”沒有多少意義,是因為在她看來,賣東西有時候就是“忽悠”,讓顧客付錢,但賣給顧客的東西未必有多少實用價值。所以,顧芳芳覺得目前的工作“沒有什麼意義”。
為了改變這種看法,孫叉叉找到尹總,詳細說明了用意,希望他能夠提供公司近兩年內與客戶合作的成功案例。
尹總直接帶孫叉叉來到了儲藏室,拿出鑰匙,打開一個櫃子,裏麵整整齊齊地擺放著項目資料。
尹總說:“這裏都是項目結案資料,有客戶的文字反饋,還有圖片、音頻和視頻文件,你根據需要使用吧,這些資料對你開放一個月,這是鑰匙。”
孫叉叉在檔案櫃前翻看了一會兒,備感興奮——這正是自己想要的資料!他在這些寶貴資料的基礎上,製成了一個很炫的PPT,通過圖片、音頻、視頻材料,詳細而生動地展示了公司為客戶創造的價值。
孫叉叉特意將周例會提前兩小時,他滿懷激情地為下屬們演示了這個PPT。為了更有說服力,他邀請到一位重要客戶,請他詳細講述了合作為他們公司帶來的收益。
現代社會的分工越來越細,不同的組織之間通過合作達到資源互補的目的。為他人或其他組織創造價值,同時也為自身創造收益,這本是一件非常有意義的事情。隻是,這些意義往往是隱蔽的,需要一雙慧眼來發現。
孫叉叉還注意到,很多時候,僅僅因為人們表述工作時的用詞不同,意義就會有天壤之別。默克製藥公司說“我們做的是挽救和改善生命的事業”,而不是說“我們是製藥和賣藥的”;沃爾瑪超市說“我們存在的目的是為顧客提供物有所值的東西”,而不是說“我們致力於出售廉價商品”;迪士尼公司說“我們帶給千百萬人快樂”,而不是說“我們製作動畫片,還在全世界開發主題公園”……因此,孫叉叉在表述工作內容時,有意地使用“為客戶創造價值”、“合作共贏”、“共享企業成功的機會”、“以公平的價格為客戶提供優質服務”、“成為客戶的合作夥伴”等詞語,避免用“賣”、“賺錢”、“讓客戶買單”等詞語。
第二天,孫叉叉為了檢驗會議的效果,他把顧芳芳叫到自己的辦公室。讓他沒想到的是,顧芳芳還沒等他問起,就主動說:“孫經理,你昨天的演講非常精彩,讓我從心底明白了自己所做的工作,原來很不一般,而是富有意義的。”
孫叉叉欣慰地點頭微笑。
顧芳芳問道:“經理,您找我有事嗎?”
孫叉叉說:“現在沒有了。”
孫叉叉的做法值得借鑒,主要有以下兩點:
第一,用富有意義的詞彙表述工作的內容、目的和價值。
所謂富有意義,具體來說,就是具有前瞻性、正義性和利他性。工作不是短期的行為,而是會延續相當長的時間,眼前所從事的工作與未來目標的實現息息相關;工作是合法的,獲利的方法也要正大光明;工作能夠為他人創造價值,是為了讓這個世界更加美好。
讓我們看一看卓越的組織對於工作意義的闡述吧:萬豪連鎖酒店對工作意義的表述是“讓離家在外的人覺得置身朋友當中,而且真正受人歡迎”,摩托羅拉公司對工作意義的表述是“以公平的價格向顧客提供品質優異的產品和服務”,通用電氣公司對工作意義的表述是“以科技創新改善生活品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