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十章 幫助部屬走向必然的成功(二)(1 / 3)

利益分配得公平與否比多少更重要

這一天,孫叉叉和往常一樣,早早地走進辦公室,泡一杯綠茶,然後打開電腦,查收電子郵件。一封主題為“孫經理:有些想法與你溝通”的郵件引起了他的注意。看郵件來源,他知道這封信是下屬高飛發來的。

孫叉叉打開郵件,正文部分這樣寫道:

孫經理:

您好!思來想去,覺得沒能當麵與您溝通,實在是非常不禮貌,但是為了避免不必要的尷尬,還是選擇了發郵件給您。

截至目前,我已經進公司兩年了,隨著經驗的積累和能力的提升,為公司創造的價值也日益增多。現在,我調到咱們的項目部,工作量相比之前大幅增加了。我希望自己的薪資也能夠得到相應的增長。加薪申請表我已經填好了,在附件中,請您查收。祝好!

高飛

對於下屬們的薪資,身為部門經理的孫叉叉隻有建議權,卻沒有決定權。公司所有員工的薪資調整,都需要由總經理最終拍板。孫叉叉的部門剛剛成立,而且還沒有為公司創造顯著的成果,所以,這時候提出加薪申請,在他看來是不合時宜的。但是,下屬的加薪申請如果不給予滿意的答複,必然會影響到工作情緒,甚至導致離職事件的發生。

孫叉叉決定找人力資源部門黃總監溝通這件事。他走進人力資源部,黃總監恰巧剛到辦公室,兩人就站在門口交流了起來。孫叉叉把郵件內容基本上一字不落地說給黃總監聽了。黃總監聽完,說道:“他的加薪理由很‘官方’,我覺得他沒有說出真正的原因,這樣,你先跟他深入溝通一次,了解他的真實想法和對薪資的要求,我們再來商議此事,你覺得如何?”

孫叉叉點頭說道:“好的。”

處理完重要的事情,孫叉叉一看表,正好10點整。他撥通了高飛的電話:“小高,請你來我辦公室一下。”

高飛敲門而入,兩人會心一笑。簡單的寒暄之後,孫叉叉把話鋒引向正題:“你發的郵件,我看了。我理解你的想法,你說得合情合理。”

經過與高飛的深入交談,孫叉叉了解到促使他提出加薪申請的真正原因。原來,高飛並不是認為自己的薪資過低,而是相比於其他同事來說,他覺得不公平。

他說:“我隻是覺得,自己付出的勞動和作出的貢獻,一點兒也不比其他夥伴少,甚至比他們更多,但我的工資卻比一些人少,我覺得這不太合理。”

因為項目部的所有成員都是從其他部門調崗過來的,每個人之前的職位和工作內容都不盡相同,所以薪資也各有差別。現在,部門組建伊始,工作也啟動不久,孫叉叉還沒來得及調整大家的薪資結構。

在交談的過程中,孫叉叉頻頻點頭,表示對高飛的理解和認同。當高飛說完申請加薪的原因後,孫叉叉問道:“那麼,你希望自己的薪資上漲多少呢?”

高飛略加思索,回答說:“其實,我隻是希望自己的工資能夠與付出和貢獻成正比,得到公平的待遇。”

與高飛交流完畢,孫叉叉來到人力資源部,如實向黃總監反映了剛才溝通的情況。黃總監聽完後,用肯定的口吻說:“很顯然,高飛是覺得現在的薪資設計不夠公平。我早上聽你說這件事的時候,也猜到了這一點。在還沒有做出成績的情況下,下屬們一般是不會輕易提出加薪要求的。高飛提到‘公平’這兩個字,一定是拿自己的薪資與其他同事相比較了,所謂的公平,不正是在比較中得來的嗎?在絕大多數情況下,員工們不會糾結於工資的絕對值,而是關心與其他人相比起來,自己的待遇是否公平。”

孫叉叉點頭說:“你分析得很有道理。不過,現在應該怎麼辦?部門剛剛成立,還沒有做出顯著的成績,現在我向總經理提出調高下屬的薪資,八成不會獲準,即便總經理同意了,心裏也會對我產生一些不滿的情緒。”

黃總監補充說:“嗯,萬一總經理那邊通不過,高飛那邊必然會有負麵情緒;總經理那邊通過了,其他員工也會產生想法,到時候紛紛提出調薪,那就難辦了。”

孫叉叉想到這些後果,感覺非常為難。

黃總監為他支招了。一般來說,讓員工感覺到薪資設計是公平的,需要堅持一個原則:按崗設薪。在很多企業中,尤其是組織架構還不完善的企業,員工的薪資被嚴格保密(其實紙是包不住火的),而且也是“因人而異”,即便是相同的職位和級別,薪資也可能有所不同,導致大家相互比較,產生出“不公平”的感覺。高飛的情況就是最好的證明。按照崗位設置薪資,是規避這種情況發生的最好辦法。

如何“按崗設薪”呢?

具體來說,首先確定崗位,然後根據不同崗位的工作量及其價值貢獻的大小,設定相應的薪資水平;再針對相同的崗位,根據工作內容的難易程度及價值貢獻的大小,設定不同的級別(如“課程研發”這個崗位,根據由低到高的順序,可以設定這樣幾個級別:課程研發專員、初級課程研發顧問、中級課程研發顧問、高級課程研發顧問等),為不同的崗位級別設定相應的薪資水平,最後選調或招聘合適的人來任職。

很多管理者沒有堅持“按崗設薪”的原則,他們根據主觀上對員工能力的判斷來確定其薪資水平。這樣做必然導致“同崗同級不同薪”的情況,員工們通過比較,“不公平”的感覺自然就萌生了。孫叉叉的情況比較特殊,因為他的部門是新組建的,員工們從不同的部門選調過來,薪資本來就各有不同,但是現在大家的崗位和級別相同了,這就導致高飛產生待遇“不公平”的感覺。

黃總監對孫叉叉說:“咱們現在做一個整體的薪資調整方案給總經理,而不要僅僅針對高飛個人的薪資進行調整,這樣能從根本上解決你部門的薪資問題。”

孫叉叉點頭說道:“這樣甚好,具體怎麼做?”

黃總監賣起了關子,他說道:“具體的做法,我已經成竹在胸,你看我的吧。”

黃總監首先對項目部的崗位進行分級,按照由低到高的順序分為項目專員、項目顧問、項目經理三個級別,然後為每一個級別設定詳細的匹配條件及薪資待遇。為了讓合適的人勝任合適的崗位,他決定采用競聘上崗的方法。

孫叉叉很快就收到了黃總監發來的詳細方案,他打開文件一看,欣喜地拍掌叫“好”。方案也很順利地獲得了總經理的支持。

在黃總監的牽頭下,孫叉叉的部門開展了競聘上崗的活動。經過管理層的慎重評估,確定了每個人的職位級別。高飛通過競聘,成為了項目顧問(第二級),薪資相比於之前有所上漲,更重要的是,他覺得通過競賽的方式來確定職位的級別和薪資是非常公平的。

孫叉叉和黃總監的做法,給予我們的啟示是:

第一,不輕易承諾,量力而行。

孫叉叉得知高飛的加薪請求之後,沒有輕率地答應,而是慎重思量自身的職權。身為管理者,無法確保兌現的事情,就不要輕易向他人承諾。因為一旦承諾無法兌現,下屬們對上司的信任感就會降低甚至喪失,上司的權威也將受到負麵影響,這些都不利於管理活動的有效開展。因此,孫叉叉在力所能及的範圍內向下屬作出承諾,量力而行,這是聰明的選擇。

第二,不魯莽地作出決定,而是在充分了解真實動機後思考對策。

在黃總監的建議下,孫叉叉與高飛進行了深入而坦誠的溝通。通過溝通,孫叉叉了解到高飛提出加薪申請的真正動機。在獲知真相的基礎上,孫叉叉才作出了調整薪資設置規則的正確決策,而不是單純地提升高飛個人的薪資待遇。

第三,不偏不倚,保持中立。

有些管理者為了拉近與下屬的關係,有意站在公司的對立麵,以表明自己與下屬的立場是相同的。他們常常對下屬說:“我覺得公司在員工待遇這方麵是吝嗇的,其實我也對自己的薪資非常不滿意。”這樣的說辭隻會進一步激發下屬對公司的不滿情緒,挫傷他們的工作熱情,增加管理難度,更降低工作的成效。當然,管理者明顯地站在公司的立場說話,也會被下屬視為“資方的代表”、“剝削者的監工”。正確的姿態是不偏不倚,保持中立。簡單地說,管理者把自己看成中間協調人(非最高管理者),在溝通中發揮“上傳下達”的樞紐作用,保持中立,既能夠贏得上司和下屬的雙重信任,也可以使部門的工作順利推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