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九章 幫助部屬走向必然的成功(一)(1 / 3)

明確告訴部屬“做到的好處”

孫叉叉晉升為事業部經理後,連續三個月,部門的業績總和比他之前的個人業績竟然要少得多。

原因很簡單,就是他製定的目標總是不能百分之百地得到下屬的執行。

與其他人一起合作,共同來實現目標,很多時候會成為可怕的夢魘,孫叉叉麵臨的挑戰也隻是冰山一角,還有更多的人被傷得很深,在利益和情感上遭受雙重損失。最後,他們悲傷又無奈地歎息道:“我還不如自己一個人來做這件事!”有時候,一個人“單挑”反而比合作更高效。

可是,想取得很大的成就,就不得不學會與他人合作。在成為項目經理之前,孫叉叉的成績就由他一個人所創造,而晉升之後,他的成績則是團隊中每一位成員成績的總和。身為上司的孫叉叉,要麼掌握與他人合作的技巧,要麼從管理崗位上撤下來。

想想那些卓有成效的在職者吧!尤其是在事業上已經有所建樹的“大俠”們,他們與人合作的能力相當高超。不過,可別以為他們天生就八麵玲瓏、人見人愛,在與人合作這件事上,他們也曾馬失前蹄,付出了淚和血的代價。隻是經過努力的修煉,終於有所收獲。

身陷在痛苦泥沼中的孫叉叉決定改變現狀,思來想去,他覺得應該先找下屬們聊一聊。

孫叉叉第一個約談的人是王濤。王濤曾經是他親密無間的戰友,並肩作戰兩年多。有一段時間,他們倆一起做項目,在一間宿舍同住了三個多月,彼此談天說地,無話不講。可是,自從孫叉叉當上了項目經理後,兩人的關係變得有點“怪怪”的,讓人覺得有種說不出的別扭。孫叉叉感覺到王濤總有意回避自己,刻意跟他保持著距離。不過,畢竟有友誼的基礎,孫叉叉第一個找到他,希望能從他的嘴中“挖掘”出有價值的真話。

聊天的地點是孫叉叉有意選擇的,是公司二樓一個無人打擾的包廂。那裏沒有了辦公室的嚴肅和一本正經,空氣中流淌著讓人放鬆的音樂。

一番寒暄後,孫叉叉開始切入主題:“這一個多月以來,我們部門工作推進的速度,你覺得怎麼樣?”

王濤回答:“老實說,有點慢,不盡如人意。”

孫叉叉接過話茬,說:“我們倆的看法完全一致,我甚至比你更悲觀,很多工作簡直可以說是停滯不前。”

王濤點頭表示同意。

“那麼,你認為其中的原因是什麼?”孫叉叉問道。

王濤想了想,回答說:“我覺得,是大家的工作動力沒有被激發出來。大家都等著你去推動,你推一推,大家才動一動。”

王濤的話顯然戳到孫叉叉的心坎上了,他激動地追問:“那麼,依你看,我應該采取什麼改善的措施?”

王濤說:“我們是多年的戰友,所以我就對你袒露心聲了,就拿我自己來說,之所以感覺到工作的動力不足,是因為我沒有看到努力工作將得到的好處,起碼現在我沒看出來努力工作和混混日子有什麼明顯的區別。”

孫叉叉喜出望外,歎道:“我早該找你聊聊的!”

談話在愉快而真誠的氛圍中結束了。孫叉叉回到辦公室,抑製不住內心的激動,興奮地來回踱步。王濤的話仍清晰地在腦海中縈繞。他平複了一下澎湃的心潮,坐下來製訂改善的措施。

雖然談錢很傷感情,但是不得不承認:絕大部分人付出行動的根本目的,就是為了獲得“錢”。在這裏,“錢”是廣義的,它代表好處,諸如物質回報、精神滿足、發展機會等等。完全不計較收益的人,在現實社會中,恐怕隻能是傳說吧。

人們為了獲得好處而工作,這也是理所當然、天經地義的。總是試圖隱瞞這一點的人,反而容易給人造成虛偽的印象。

與其他人合作的時候,如果沒有明確說明“這樣做的好處”,卻希望他人付諸行動,這無異於異想天開。雖然身為上司,可以憑借自身的職權強迫下屬們“這樣那樣”,但是結果隻會和孫叉叉一樣,陷入泥潭一般的困難境地。

有人會疑惑地問:“公司不是為員工支付薪水了嗎?這難道不是好處嗎?”

這當然是好處。然而,這樣的好處總是被人們忘記,事實上,薪水從來都不是激勵的手段,它隻能讓員工們每天按時上班、準時下班,僅此而已。如果大家的工作不管做多做少、做好做差,最終得到的薪水都是固定不變的,那麼,就別指望有人主動承擔工作了!人們隻會爭著推卸工作。

所以,要激勵人們多做工作,就需要設定一個“多勞多得”的規則,也就是明確告訴大家“做了將獲得的額外好處是什麼”。

讓我們來看一看孫叉叉的具體做法吧——

他來到人力資源部,看到黃總監正端坐在電腦前,就徑直走了過去,笑著說道:“黃總監,您現在方便嗎?我有點事情,想請教您。”

黃總監順手拉來了一把椅子,笑著說:“孫經理,您客氣了,請教談不上,我現在正好有時間。來,我們坐下聊。”

黃總監的親切和真誠打消了孫叉叉的顧慮,於是,他就開門見山地掏出了自己的想法。他說道:“黃總監,您看,我們能不能製定一套激勵製度,可以使得下屬們多勞多得、少勞少得、不勞不得呢?”之後,孫叉叉詳細地說明了這樣做的好處和必要性。

黃總監一聽完就很興奮,握住孫叉叉的手,說:“你的想法我覺得完全可行,我也一直想做這件事,隻是覺得時機未到,而且工作量大,現在你既然主動提出了這個想法,我們就不妨從你開始導入激勵製度,也為公司樹立一個榜樣。”

沒想到,他們倆一拍即合,之後,倆人一起商量了很多具體的做法,黃總監都事無巨細地記錄到紙上。最後,他說:“孫經理,我覺得咱倆的想法交流得非常充分,現在我把這件事提上日程,作為人力資源部本月的重點事項,我來牽頭推進,你配合,我們一起把你部門的激勵製度做出來。我現在就去征求總經理的看法。”

孫叉叉從人力資源部走出來的時候,高興得輕聲哼起了小曲。他沒有回自己的辦公室,而是直接把王濤喊到了會議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