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叉叉開門見山地向王濤講述了製訂激勵方案的事情。王濤聽完,說道:“這是好事呀!”雖然他的口氣聽上去是興奮的,但孫叉叉還是敏銳地從他的反應中看出了一些顧慮。
孫叉叉鼓勵他,說道:“我知道你心裏還有一些想法,我們不妨開誠布公地交換意見,上次我們在咖啡廳溝通,你的真誠令我非常感動。”
聽到上司這麼說,王濤也就打開了話匣子,他說道:“製訂激勵方案,讓大家知道努力工作將獲得的收益,這當然是非常好的,我相信也一定能夠很好地調動大家的工作積極性和主動性。不過,我有兩個擔心:第一,這個激勵方案,最終能不能順利地兌現?第二,方案中會不會設置苛刻的條件,使得大家再怎麼努力也拿不到規定的收益?”
王濤反映的兩個“擔心”,孫叉叉認為合情合理,而且他相信其他下屬也一定存在這樣的想法。擔心承諾的“好處”會不會順利兌現,擔心兌現的條件會不會設置得太高,這是下屬們麵對激勵方案時普遍存在的顧慮,如果無法有效地消解這些顧慮,激勵方案就難以發揮激勵作用,甚至會被下屬們認為是上司誘惑自己拚命工作的餌料。
在下班回家的路上,孫叉叉一直都在琢磨消解這兩個“擔心”的方法。終於,他有了令自己滿意的答案(賣個關子,留待下文詳細闡述)。
半個月後,黃總監把一份詳細的激勵方案擺在了孫叉叉的辦公桌上。這份方案明確而詳細地描述了每一位項目成員在圓滿完成項目後將得到的獎勵。
孫叉叉召集部門的所有成員開會,並邀請總經理、人力資源部黃總監一起出席會議。作為會議主持者的孫叉叉身穿一身利落的西裝,大家都看出來了,他是經過精心打理的。很顯然,他格外重視這次會議。簡單的開場後,孫叉叉邀請總經理宣讀激勵方案,讀完後,當著大家的麵,總經理和黃總監都鄭重地在文件上簽名。黃總監大聲宣讀道:“本激勵方案即日起執行。”
孫叉叉起身,代表所有項目成員,接過了“簽字畫押”的激勵方案文件。會議室頓時響起了掌聲,久久不息。有人甚至激動地喊道:“太給力了!”
會議結束後,孫叉叉並沒有就此罷休,而是一鼓作氣,與下屬們繼續開會。
孫叉叉語氣激動地說道:“同誌們,這一次,公司拿出20%的毛利與大家分享,據我所知,這個力度是非常大的,下麵,我就帶大家來細致地算一算這20%究竟意味著什麼!”
接下來,孫叉叉以他去年親自操作的項目為案例,詳細說明了項目的利潤情況,他說:“去年5月份開始,肖涵、小王和我,在宋經理的帶領下,用6個月的時間成功完成了營業額450萬元的項目,11月份項目結案,公司還為我們舉行了小型慶祝會,大家也都在場,相信對當時的情況非常了解。經過公司財務部門的核算,這個項目的毛利率為33.2%,大家幫忙算一下毛利是多少?”
話音剛落,就有人算出來了:“毛利是149.4萬元。”
“謝謝,你的算術真好!”孫叉叉誇了一句,接著問,“149.4萬元毛利的20%是多少?”
很快又有人算出來了:“是29.88萬元。”
孫叉叉說:“嗯,將近30萬元。也就是說,按照公司這份激勵方案上說的,我們4個人用半年的時間,操作完成一個450萬元的項目,就會額外獲得近30萬元的獎勵,相當於平均每個人有7.5萬元。”
下屬們看著孫叉叉在白板上寫的數字,紛紛點頭說:“嗯,沒錯,是這樣的。”
孫叉叉緊接著說道:“我知道,大家的心裏一定還有一個很大的問號,那就是‘我們能完成450萬元的項目嗎?’有這個問號存在,是很正常的事情。我在剛剛開始做項目的時候,一直都心存這個問號。不過,現在我可以肯定地告訴大家:能!一定能!當初,我們操作那個450萬元的項目時,肖涵和小王都是初出茅廬,現在,我自己的經驗豐富多了,更重要的是,在座的各位也都是出類拔萃的高手。各位,你們對自己有沒有信心?”
下屬們不約而同地回答:“有。”
“太棒了!堅定的信心是實現目標的基礎。”孫叉叉接著說,“不僅要有信心,還需要有詳細的、切實可行的方案,那麼在接下來的時間裏,我們大家一起來商討策略,請大家積極地貢獻智慧吧!”
大家就“策略”問題展開了充分、熱烈而富有意義的討論,會議連續進行了一天半,最終,大家把年度目標定為730萬元,每個人都對這個目標的實現充滿了信心,因為大家一起討論出了切實可行的實現目標的方案。
孫叉叉的做法,給予我們的啟示是:
第一,不越俎代庖,把屬於他人職權內的事情交給他人去做。
孫叉叉沒有擅自主張,自己製訂激勵方案,而是找到人力資源部的黃總監。製訂激勵方案是黃總監的“分內事”,也是他擅長的事情。孫叉叉請求他的協助,不僅是對他的尊重,也減輕了自己的工作,畢竟,製訂一份合理的激勵方案需要付出相當多的時間和精力。
第二,沒有直接找最高管理者,而是請一位中間人(人力資源部黃總監)從中協調,留有回旋的餘地。
如果身為項目經理的孫叉叉直接與總經理商談激勵方案的事情,一旦總經理不同意,那麼,這件事就會流產,沒有挽回的機會。聰明的孫叉叉通過黃總監向總經理提出自己的想法,既避免了為自己部門謀私利的嫌疑,又為進一步周旋留下了餘地。假如總經理不同意,孫叉叉還可以想別的辦法達到目的,不至於被“一棒子打死”。當然,在案例中,總經理同意了孫叉叉提出的建議。
第三,宣布激勵方案時正式而隆重。
孫叉叉盛裝出席會議,而且邀請總經理和人力資源總監列席會議,顯示出他對待這件事情的認真態度,引起下屬們的重視。如果孫叉叉隻是“輕描淡寫”地說出這個消息,恐怕大家也都不會當真吧。重要的事情,就得通過舉行隆重而嚴肅的儀式表現其重要性。有時候,“形式主義”不可或缺,因為形式與內容密不可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