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八章 拿成果複命,而不是結果(2 / 3)

孫叉叉好奇地問:“那你是怎麼工作的?”

黃總監說:“兩個字:聽話。上司叫我做什麼,我就做什麼。我當時認為,聽話是沒錯的,不會有什麼不妥。後來,我自己當了上司,下屬們很聽話,我卻被他們的聽話折磨瘋了!因為當所有下屬都非常聽話、畢恭畢敬地站在你的麵前,說:‘老大,接下來,我應該做什麼?’當你費了很大工夫告訴他們該幹什麼之後,他們折騰了一通,然後回來告訴你:‘老大,我按照你說的做了,但是做不到,我該怎麼辦?’一天就八個小時,所有的時間隻夠用來回答這些問題了,想做點自己的事情,根本不可能。我於是明白了一點——上司真的一點兒也不喜歡聽話的下屬。”

這裏的聽話,是沒有自己的主意、隻知道等待上司命令的意思。

身為下屬,應該為上司和公司提供有價值的結果,也就是成果。那麼,思考“怎麼辦”的問題,應該是下屬的本職工作。上司負責設定目標,下屬負責執行,並且拿著成果向上司複命。這是一個基本規則,上司不可能過多地去思考“怎麼辦”的問題,因為具體的執行工作,根本不是上司的職責。就像打仗一樣,老大負責研究戰略部屬,協調軍隊,然後說,兄弟們,衝啊。真槍實彈地衝鋒陷陣,那是士兵們的事情。

責任就像一隻猴子,當下屬被授權之後,他們就是肩負著責任的“猴子”,然而,當他們反問上司“怎麼辦”時,這隻“猴子”就悄悄跳到了上司的肩上,上司對此卻毫無覺察,而下屬們往往也是無意為之,他們隻是被習慣的力量驅使。當下屬看上去非常聽話地問上司怎麼辦的時候,就偷偷地把自己的責任推給了上司,讓上司替自己代勞。

責任的“猴子”在上司與下屬之間來回跳動,不僅耗盡了上司的時間和精力,也無法讓下屬們得到真正的鍛煉。

上司希望看到下屬自動自發地圍繞著目標製訂計劃,開展行動,最終拿成果複命。上司不會喜歡下屬每天“三請示五彙報”,遇到困難就尋求幫助。身為部屬,理應為上司排憂解難,分擔責任,如果反而添加其負擔,那就該認真反思自己存在的價值了。

自己製訂計劃,尋找方法,解決問題,取得成果,這是一名合格下屬需要具備的基本素養,也是晉升的前提。你不具備這些基本的條件,又怎麼指望上司能夠提拔你呢?

如果遇到困難需要請示上司,那麼,在請示上司之前想好問題的解決方案,在問題彙報完畢之後,附上你的解決方案,解決方案最好是多個,並說明每一個方案的利弊,然後請上司選擇或者給予指導。這樣做,你就肩負起了全部責任,上司隻是履行決策權而已。

鏟除通向成果路上的障礙

孫叉叉走出會議室的門,正巧碰到王濤,看見他垂頭喪氣的樣子,猜到這次拜訪客戶肯定不順利了。

果不其然,王濤對孫叉叉說:“這家客戶,我想放棄了。”

孫叉叉問:“為什麼想放棄?這家客戶你都跟蹤半年了,投入了巨大的時間成本,輕易放棄太可惜!”

王濤說:“客戶太不誠信了,上次說要那樣,這次又說要這樣!變化無常,而且價格壓得太低。”

孫叉叉說:“你說的這些,並不是真正的問題。客戶不誠信、價格壓得太低,這些都是表象,不是問題!如果你希望把問題鏟除掉,就要先找到真正的問題。”

在孫叉叉的提示和引導下,王濤詳細地重述了拜訪經過。經過分析,孫叉叉找到了真正的問題所在——這家客戶進行組織結構調整,高層管理人員變動比較大,新的領導在想法上與前任有所不同,導致合作方案的內容變動。

認識到這一點,王濤聯係上了新的負責人,經過深入溝通,很快達成一致意見,促成了合作事宜。

身為下屬,一旦遭遇問題就輕言放棄,那麼,存在的價值就微乎其微。要取得成果、創造價值,就需要設法鏟除阻擋在前進路上的障礙。

能否有效解決問題,決定著你能否得到認可並被提升,同事是否尊重你,你能否在職場中有所成就。

問題就是這樣——你越膽怯,它反而越強大;你越逃避,它反而離你越近;反之,你越無畏,它就越弱小;你越自信,它離你就越遠。

隻有切實解決問題,才會抵達成果,體現價值。那麼,如何有效地解決問題呢?

第一,準確定義問題。

我們總是在一發現問題時就立刻想找到解決方案。可是,很多時候,我們並沒有找對真正的問題所在,也就是說,我們急於解決的,根本就不是問題本身。找錯了問題,怎麼可能有效地解決問題呢?

因此,當問題出現時,首先問:“到底出了什麼問題?”你需要把問題寫下來,然後召集所有人給問題下定義。

準確地定義問題,你會發現很容易就找到合理的解決方法。事實證明,有50%的問題在定義階段就能得到解決。

有時,一個大問題實際上是由多個小問題組成的“集群問題”。通過準確定義問題,可以把大問題分解成若幹個小問題,這樣你就能立刻解決每個小問題。

在定義複雜問題(這些問題由多個問題組合而成)的時候,你還需要安排解決問題的順序。哪個問題需要首先給予解決?這個問題通常並不明確,但值得你多花點時間把它找出來。

第二,識別原因。

在尋求解決方案之前,先自問:“使問題產生的真正原因是什麼?”僅僅簡單地提出解決方案是不夠的,首先要找到產生問題的根本原因。

第三,製訂解決方案。

接下來,你可以針對問題製訂解決方案了。

把你想到的所有解決方案都寫下來,越多越好。先不要考慮可行性,隻要不離譜,把你能想到的方案都寫下來。

不要局限於一種解決方案,在許多情況下,顯而易見的解決方案並不是最佳方案。有時,最佳方案恰恰與你最初的想法大相徑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