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42章 財務分析(9)(3 / 3)

從兩個財務比例之間的關係看,越接近則越好,因為它們的不同就在於減去存貨與否,越接近則說明存貨越少,這樣存貨周轉率就會越高,存貨周轉率高一般是產品銷路好的佐證。但也要注意一個情況,它們的接近是由於應收賬款過多導致的,因為應收賬款放大了對比的基數,使得存貨在流動資產中的影響變小了,若是由於這種情況導致兩者的接近則是不好的。

如果想知道一家企業賺錢艱難的感覺,看看中鐵二局就明白了,這是典型的“民工公司”,在年報中無時無刻不感覺到資金鏈就一個字——“緊”,為了接到工程有活幹,不得不把報價壓得很低,毛利率隻有個位數,淨利潤率處於微利中的微利,這還靠大量的舉債提高淨資產周轉來完成的。接下一個工程後,公司不得不先投入大量的資金,而最終回報卻甚微,投入100萬元最終可以賺1.68萬元,相當於三個月的銀行定期存款年化利率,區別在於那個可是無風險收益。

從近三年的公司財務表現看,流動比和速動比與一般標準2和1的要求,都雙雙不及格,更別說達到我們要求的速動比1.5的表現,同時兩者之間的差距又太過懸殊,說明流動比中很大一部分存在於存貨中,在資產負債表中可以看出這個推測是對的,在09年存貨為8,792,498,307元,占流動資產比例為38.84%;而速動比中照樣“水分”不少,在流動資產中除了存貨外的第二大數字就是應收賬款為6,474,962,768元,兩者合起來占流動資產比例為67.45%;經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就算是不合格的流動比與速動比,也還是沒有質量的。

綜合而言,如此低的毛利率與淨利率說明公司經營並不從容,淨利率逐年下降又帶來不小的經營壓力,從上一篇我們知道這種情況下公司想賺錢隻能提高“銷量”,而這一塊還麵臨自有資金供給的大量短缺,不想坐以待斃隻能夠大量舉債,以提高淨資產周轉率求得自保,流動比與速動比在這種公司中就顧不得了。顯然公司這幾年的經營成果是不錯的,但確實來之不易,而且在以後要保持這樣的業績需要宏觀經濟、政策和行業環境的配合,公司經不起任何風吹草動,特別是銀行銀根收緊、應收賬款壞賬增加、工程量減少使得淨資產周轉率下降,那簡直是致命性打擊,我喜歡這種企業自強不息的精神,卻不會戰略性投資此類股票。

71穩定性與成長性

所有投資人都認為投資企業即投資未來,從理論上可以認為投資即是購買企業未來的現金流入淨額,問題在於如果知道未來現金流入淨額,另外如何準確折現的問題,長期現金淨流入正常情況下隻有在淨利潤的基礎上才可實現,否則肯定存在大量負債,所以業績好壞及發展趨勢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企業的價值;從這個意義上說投資的中心問題,在於找到經營情況良好且穩步上升,有充分理由相信這樣的表現可持續保持下去的企業。

至此給理想型投資標的資產作個定義,從“經營情況良好”可以排除業績不好或趨勢長期向下的公司,如果現在經營情況不錯,但有跡象表明未來的發展不容樂觀也站在排除之列;從“穩步上升”這個要求中可以排除業績表現忽高忽低或龐然大物缺乏成長性的公司,即是說周期性行業和大型國有企業不是一種理想的長期投資對象,雖然這兩類企業都有可能滿足經營情況良好這個要求,這時候要看你是進取型還是保守型投資者了,保守型對這類企業很有興趣;最後要滿足“可持續保持”這要求,就必須擁有某種超越競爭對手的絕活,這可排除產品更新換代過快和競爭激烈的行業;總結下來可以用這麼一句話概括理想型投資標的:有確定性穩步成長型企業才是真正的明珠。

有確定性穩步成長型企業可以分解成三部分:有確定性、穩步、成長型;從某種意義上說穩步可以跟後者組合起來,即變成:有確定性、穩步成長型,從這兩個部分我們引申出兩條原則,可以作為綱領以求識別“明珠”,分別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