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43章 財務分析(10)(1 / 3)

首先要投資有“護城河”的企業,護城河除了前麵我們提過的四種壟斷形式外,還有其它各式各樣的護城河,總之可以為企業提供持續競爭優勢的都能算在內,就是依托母公司強大實力作後台支撐的,也算在這裏所定義的護城河;不管那種護城河都能對投資提供安全保障,隻是因為護城河的寬度和深度不同提供的保障也各不相同,公司隻有在護城河保護下才能做到業績有確定性,當然也不排除有些許公司沒有護城河也能得到發展確定性,這裏我們隻就一般性情況而言。

其次要投資成長型的企業,在有了護城河的前提下,成長型企業從長期而言所能獲得的投資回報使人瞠目結舌,這點是千真萬確毋庸置疑的,到目前已經基本滿足了有確定性成長型企業這個定義。但為什麼要強調“穩步”這個恐怕很多人不理解,不是越高速的成長越好麼?但從中國人的傳統智慧中我們知道“欲速則不達”的哲學道理,這就是本篇的主題所在,要重點研究討論的就是快與慢的辯證關係。

要知道難以持續的高成長很多時候是在透支未來發展空間,一味的追求高成長性的企業很容易落入狂熱陷阱,比如降價促銷使營業收入大增,短期業績因此大增,而產品以後要重新提價就十分困難了;這種暫時得到的高成長很容易成為長期發展的拌腳石,對價值投資是有百害而無一利的,而投資於成長性企業最大的投資風險在於業績下滑。

在資本市場上成長型企業的股票估值都會相對較高,而支撐高股價的根本因素在於業績趨勢向好,這時候如果這個根本上的因素得不到維持的話,則股價很有可能一落千丈,投資損失從這個意義上說是真正發生了,我們對待投資的得失態度,前麵已經說得非常清楚了。股價短期的下跌所帶來的浮虧我們不認為是虧損,而業績下滑導致的股價下跌,不是由於市場的非理性造成的,從根本上說原因在於公司基本麵發生了變化,若有證據表明這不是暫時性的變化,則投資的虧損就是實實在在發生了。

從以上的討論大家應該都明白,為什麼要求穩定性與成長性要相對平衡,這個平衡實際上是用部分成長性來換取穩定性的保障。因為我們不想投資虧損,所以這個成長性要有可持續性作為支撐,而長期可持續性不可能建立在超高速成長的情況下,從可持續性成長再“翻譯”過來即是有確定性穩步成長。知道了這個說法的論據之後,反過來說如果一家公司有超高速成長性,而且可以證明其具有可持續性那我們並不排斥,正確的說是歡迎之至,隻要價格合適會大幅買入其股票。

最後討論一點如何看待穩定性與成長性是否平衡的問題,我想這一般需要三個階段:回顧、分析與展望;回顧是要看其以往業績表現是否穩定且合理,即有穩定的業績且不是以犧牲長期利益或某種特殊方式才取得的,在此前提下再看其成長性情況;分析即對公司目前的現狀深入研究,對公司情況的了解程度做到符合投資需要,但並非一定要了如指掌;展望當然是以充分回顧和分析為前提條件,從以往和現在所能看到的情況綜合判斷未來的發展,這時候得出的判斷結果應該是相對可靠的。如果說以目前的業績成長性可以得到保持,即是說有可持續性,表明穩定性與成長性是平衡的,反之則意味著存在投資風險。

從近五年的財務指標可以看出七匹狼處於高速發展階段,目前的股價從2008年10月31日起呈45度角穩步上漲,應該說這種K線形態基本可以判斷裏麵有“主力”,而“主力”炒作也是需要借口的,不是隨隨便便說拉升就拉升,借口可以千奇百怪,但無一不是利用某種事實,有的炒作借殼上市預期、有的炒作行業前景、有的炒作區域概念等等,七匹狼則是炒作業績向好。

首先看到主營業務收入增長率無論怎麼變化,毛利率與淨利潤率都十分穩定,這非常值得稱道,我們認同這樣的表現,而這正是品牌的力量,否則很難做到這一點。稍稍有點不理想的是淨利潤增長率小幅落後,可由於幅度很小且高速擴張時期管理費用與銷售費用增加在所難免,也就不加追究了。與此同時淨資產周轉率大幅、穩步提升值得肯定,就這點而言說明公司整體經營效率得到改善,而且看來能得以保持。

不如意的是主營業務收入增長率增速已經有下降趨勢,而這是業績最先行的指標,不得不引起我們的警惕,公司的高速增長是否已經遇到瓶頸,從淨資產增長率與淨資產收益率看,公司現在發展情況還在不斷改善,其07年前者大增後者下滑的原因是由於增發造成的。前麵已經說過這兩個指標對發展前景並不敏感,以後若主營業務收入增長率增速放緩,則淨資產周轉率也會同時放緩,毛利率應該會保持相對穩定,想短期大幅提高也不太現實,要是到了這種境地,那麼利潤增加隻能從期間費用著手了,但這部分能壓縮的空間畢竟也是有限的,實際上淨利潤率長年也保持在10%左右,想動這部分腦筋再榨出多少利潤看來也不現實,想到這不免擔憂公司業績發展的可持續性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