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41章 財務分析(8)(2 / 3)

市盈率與市淨率之間有著微妙的關係,我們先思考這樣一個問題:在同樣市盈率的情況下,是高市淨率好還是低市淨率好?一般人都會回答當然低市淨率好,因為PB越低說明股價越便宜,投資就越安全。真的是這樣嗎?

假設現在有兩家公司,市盈率(PE)都是20倍,第一家市淨率(PB)是2倍,第二家市淨率(PB)是4倍,其它情況安全一致,包括資產負債率、所屬行業、所在地區、品牌優勢等等。現在把這兩家公司的數據具體化看看,假設兩家公司總市值都是2億元,那麼20倍PE說明去年盈利都是1000萬元,第一家PB等於2倍的淨資產是1億元,第二家PB等於4倍的淨資產是5000萬元。一般人的理解是用2億買1億的淨資產總比買5000萬的強吧,可從這個事實可以看出第二家5000萬資產是第一家1億資產盈利能力的兩倍,認清了這個事實看來起第二家公司就比第一家公司更有吸引力了。

經過以上分析是否可以得出一家公司的PB越高越好這樣的結論,這與一般常識有悖,確實,不能這樣絕對化的看問題。現在的中國人最不講是非,隻看實力的,但中國人的思維方法全以是非模式來,非黑即白的覺得不是壞人就是好人、一方對另一方就一定錯、戲劇中一定要有十惡不赦的大反派、不適用就一定要革命而沒有改良的餘地,這樣的思維很膚淺,奇怪的是《周易》的“相對論”正是源於這個民族,如果想深入去分析問題,必須改變“非黑即白”的思考模式。如果一家公司PE是8倍、PB也是8倍,那要嚴重懷疑這樣的盈利水平是否有可持續性,不要太相信人定能勝天,投資最應該依賴的就是常識,它的作用不可替代,所以看到這種情形很自然就會想到公司本期有很多一次性收入,而目前的股價已經遠遠高估了。

當然估值簡單的靠PE、PB是不理想的,但它們所發揮的就是“常識”作用,很多的忽悠其實都經不住常識的考驗,我已經有自己一套符合自己投資思想的估值方法,但若有一家公司得出的估值結果與PE、PB常識大相徑庭,我會首先毫不猶豫的選擇相信常識,而查找為什麼我的估值結果與常識不符合。在考慮過動態與靜態市盈率之後,再用市淨率加以判斷可以比較客觀的反映股價是否嚴重泡沫,隻是沒有辦法得出具體估值,而且輕微的泡沫也看不出來;巴菲特說:“極少數情況下可以明顯看出股價過於低估還是過於高估,但90%的時間我並不知道。”而要看出這樣的情況,PE、PB完全可以勝任。

萬丈高樓從地起,也許你現在不應該去盲目追求如巴菲特一樣的估值能力,而應該從簡單、實用的PE、PB深入學習和運用開始,至於將來能對投資領悟到什麼層次,那除了天分和眼光之外,有時候還要靠機緣巧合,強求也不會有什麼好的結果。前麵無數次提到價值投資的性格,其實跟性格一樣重要的還有眼光,為什麼有意回避眼光的重要性呢,因為性格從某種程度上是可以學習的,但眼光幾乎沒辦法學習,對於沒辦法改變的事就不提出來打擊有誌成為價值投資者的朋友了,也不是說沒有很好的眼光就成不了價值投資者,隻是最後能達到的高度不同而已。

例子:“沙河股份”(000014)、“南方航空”(600029)

沙河股份股票行情軟件顯示目前動態市盈率7.7倍,單單從這個字數上看股價應該是低估了,可市淨率卻是3.96倍,對房地產行業而言又說明股價並不低,再仔細看看其一季度盈利情況,去年、前年同期還是虧損的,去年全年淨利潤才8022.68萬元,而今年一季度就淨賺6846.2萬,主要原因係房地產項目進入結算期所致,軟件的PE計算方式前麵說過,全年利潤計算方式為:6846.2×4=27384.8萬,非常之“浮誇”,也即是說這樣的業績並沒有可持續性,顯然這個動態市盈率會誤導一些“不明真相的群眾”。

南方航空股票行情軟件顯示目前動態市盈率8.7倍,單單從這個字數上看股價也已經低估了,可市淨率更達到4.18倍與沙河股份旗鼓相當,一季度業績同比增424%,主要原因係出售珠海保稅區摩天宇航空發動機維修有限公司50%股權,取得投資收益11億元所致,總利潤14.19億,即是說除開11億元的投資收益後淨利潤就3.19元,這樣的業績同樣沒有可持續性,市淨率此時就可以提醒投資者去揭開利潤的麵紗,看看背後真實的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