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41章 財務分析(8)(1 / 3)

另外,靜態市盈率同樣不能看出發展趨勢,比如有兩家企業,一家每年都盈利5000萬,另一家近五年的盈利分別是:1000萬、2000萬、3000萬、4000萬、5000萬,現在的市值都是5億,對於第一家動態與靜態市盈率都同樣是10倍,但對於第二家,動態市盈率雖也是10倍,可靜態市盈率卻是16.67倍,單單從靜態市盈率看第二家股價明顯要比第一家貴,可事實上以發展的眼光看,第二家明顯要比第一家值錢,因為其發展趨勢比第一家強上許多,現在兩家市值相當,即是說第二家現在要比第一家股價更便宜了。

例子:“中興通訊”(000063)

按今日收盤股價計算,股票行情軟件顯示中興通訊動態市盈率為123.6倍,軟件沒有理會一個事實,公司08年一季度淨利潤占全年比例3.67%,09年一季度淨利潤占全年比例3.2%,09年一季度淨利潤為7865.5元,今年一季度淨利潤為10986.4元,屬於正常增長水平;即是說今年一季度不出意外恐怕淨利潤占全年比例也會在5%以下,用5%×4=20%來代表全年的100%,明顯是不妥當的,中間居然出現80%以上的偏差,那麼出現123.6倍的動態市盈率就不奇怪了,從本質上而言,已經失去了其應該具有的參考意義。

中興通訊2009年-2005年淨利潤分別為2458121000元、1660199000元、1252158000元、766972000元、1194343000元,5年總共為7331793000元,平均每年為1466358600元,即大概等於14.66億元;目前公司總市值為443.8億元,以靜態市盈率按5年為期計算,443.8元÷14.66元=30.27倍,30倍的靜態市盈率與123倍的動態市盈率之間相差4倍有餘。本來按道理企業不斷成長會使得淨利潤越來越多,動態市盈率應該比靜態市盈率低才對,但按行情軟件的算法,卻出現這種有反常理的現象。不過前麵也說了靜態市盈率本身是有很多缺陷,並非理想的估值方法,但這不能否定其判斷股價高低具有的基本參考意義。

68市盈率與市淨率

市盈率在上一篇已經討論過就不再重複了,現在首先對市淨率作一下介紹,然後再討論市盈率與市淨率之間的關係。市淨率指的是每股股價與每股淨資產的比率,也可以是總市值與淨資產的比率;市淨率可作為股價高低的參考,一般來說市淨率越低的股票投資價值越高。最通俗的理解是公司實際股東權益,在資本市場的溢價水平,表現投資者願意以股東權益多少倍的價格買入其股票。

市淨率的計算方法:市淨率(P/B)=每股市價÷每股淨資產=總市值÷淨資產;市盈率與市淨率衡量股價高低的主要區別是前者以盈利為參照,後者以淨資產為參照;至於那個更重要,更具參考價值?這樣的問題並沒有多大的實際意義,如果一定要分出高低那我覺得市盈率相對更需要重視;前麵說過無數次各指標之間是互補關係,而不是競爭關係,就是因為市盈率有不足之處才要參考市淨率。

每股淨資產是股票賬麵價值除以總股本得出的,賬麵價值中資產多以購置成本計量,當然也包括固定資產,前麵我們已經討論過,認為淨資產並不能對投資安全提供有效保障,即是說PB提供的是一種投資標的價格的相對參照,而不能理解為對投資的保障程度,這點要特別注意。比如說PB等於2倍,就認為如果公司現在破產清算,那10元的投資可以拿回5元,這樣理解在實踐中肯定是不對的。雖然PB並不能表示盈利能力,也不能代表投資安全保障程度,可這不妨礙該指標對投資的參考意義。

上篇說到動態市盈率很容易出現波動,因為盈利很難有穩定的表現,特別是對於中小型企業和周期性行業,或季節性強的企業更是如此,所以會出現如“中興通訊”(000063)這樣的現象;淨資產除了資本運作外一般不會有突然間的大幅變化,所以市淨率表現得要相對穩定得多;短期變化主要由於股價因素導致的,不會出現如利潤本期大幅增長使得PE變得很低,或大幅下降使得PE變得很高的現象,因此更能反映股價高低變化情況。

由於市淨率隻計淨資產而不考慮資產盈利能力,如果長期市淨率很低而市盈率很高,說明該資產達不到正常盈利能力水平,則基本失去了經營的意義。這種企業在光景好的時候還可以勉強經營,如果宏觀經濟或行業一旦有什麼風吹草動,這類公司就如操場上的糠一樣,不知道會被風吹往那個地方。如果A股不是有借殼上市這招,也會有很多公司常年PB小於1的,可如今這些公司的股價比誰都貴,不是因為業績有爆發增長的可能,而是因為有資產重組的預期,這種現象很不健康,對市場的長遠發展不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