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1章 第一百五十七章(3 / 3)

她一點即通,即刻就明了了原委,不需要多加解釋,但皇帝並未因此感到欣然,他眉目間陰沉之色更重:“我與這些東宮舊臣並無私交,此事也不宜冒然開口,而太子妃與文賢太子夫妻多年,守寡後又入庵堂苦修為夫祈福,很得這班東宮舊臣的敬重,每逢年節都有書信前來問安。若由她來牽線搭橋,自當事半功倍。”

話說到這裏,就像一個圓終於首尾相連,前因後果也徹底拚湊完整。“所以太皇太後動太子妃,就是為了攪亂這件事?!”皇後想通此節,心裏怦怦亂跳起來,她完全沒料到裏麵竟藏著這麼多思量。原來皇帝從一開始就打的不破不立的士意,根本沒想和那群朝臣妥協。能想到這借力打力的法子,大刀闊斧地革故鼎新,已是相當有魄力膽略了。而太皇太後隻在短短兩個時辰就猜出他的心思,想出克製之策將他的謀劃斬手跺腳,且還在他們眼皮底下順利施行,更可謂一山更比一山高。

但一經想通,也更添酸楚。文賢太子手下自是能人輩出,而皇帝並非嫡脈,從不曾被好好培養,又因為變故被趕鴨子上架倉促上位,便落得個手中無人的尷尬局麵,隻能小心籌謀,借亡兄之力為己用,卻被人一眼看穿,肆意破壞,頃刻間多少心血都白費了。

不過一日一夜,這番謀略間的博弈就已經無聲無息間殺了兩個來回。而這,似乎僅僅隻是個開始。

皇帝從座位慢慢站起,緩步走到屋角書桌邊,手按在桌上:“我自與太後起衝突至今,一直都表現得傲慢而被動,許多人隻當我誌驕氣盈,為色所迷,所以昏招迭出,能往深處想的或許有一些,但能想到要害之處的寥寥無幾,太皇太後顯然是其中之一,所以她才會在得知消息後兩個時辰內猜透我的全部謀算,直截了當下手斷了我謀定的兩條後路。要讓我所圖之事全盤落空,真正淪為一條困獸。”

他的手背上青筋暴起,仍死死壓在桌麵,苦苦壓抑心裏的翻江倒海。“自幼便常聽眾人讚長信殿睿智深遠,心細如發。想必此番才是她真正出手,直切要害,一招斃命,確實非同凡響。”他一個字一個字慢慢吐出,仿佛每一個字都在胸口刻了一刀,皮開肉綻,刻骨銘心。

皇後哪見得他挫敗消沉,忙道:“既然咱們也清楚了她的用意,該如何應對呢?變故才剛發生,亡羊補牢為時未晚。有什麼法子補救嗎?你說大嫂是橋梁,她如今遭遇不測,那咱們索性直接與這班東宮舊臣聯係,不也能達到目?”

皇帝卻索然搖頭:“以一隅而觀全局,長信殿既然能猜到我有這個心思,不出手則已,一旦出手必要永絕後患。若我所料不錯,昨夜不止有這兩撥人,還會有幾批人各自出發,用盡各種方法搶在我的人之前見到那些舊臣,動之以情,許之以官位,定要搶得先機,好將我的後招釜底抽薪。”

“不但如此,若長信殿再狠些,定會順水推舟將我昏庸名聲坐實。登基後這一年多還算政通人和,我才有把握能請動陸沛諸人來朝中,令他們心甘情願臣服於我。一旦暴露出所謂昏聵狠毒的真麵目,這些人最珍羽毛,自然不肯甘心為我所用。即便我恩旨召他們來朝,必也夾雜諸多猜忌,不能齊心。”

皇後越聽心裏越發焦躁。他這一招鄭伯克段於鄢委實計不逢時,分明已經鋪墊完畢,隻待最後一擊便可出其不意翻轉局麵,更除舊布新,令朝堂氣象一新。卻在決癰潰疽的緊要關頭被人橫刀阻斷。隻差最後一步,一步而已,可惜一步之遙便是天塹之隔,終究功敗垂成。且箭已離弦,若後繼無力,必反受其咎。可若釜底無薪,後繼之力何來?太皇太後一出手便以最小的代價將他們前後路都堵死,的確眼光精準,手段毒辣。但她草菅人命,為達目的連嫡親的孫媳和侄孫女也能肆意算計殺害,實在令人齒冷。

她沉沉吸一口氣:“那我們……”

這時,門外突然傳來幾聲叩門聲。隨即殿門被推開,黃玉和小滿提著食盒站在門前,連門檻都不敢跨入,滿臉賠笑道:“皇上,殿下,新的早膳剛送來。熱騰騰的,正好趁熱吃。”

皇後全忘了自己還沒吃早飯這件事,可她毫無興致:“我沒胃口,隨便放著吧。”

“殿下。”黃玉小心翼翼看了她一眼,低聲提醒道,“……皇上也沒吃。”

皇後頓時心裏一軟,忙改口道:“那你趕緊擺上。”